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风雨人生之苦难与期盼 /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四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54章
  当父母的不仅最了解儿女的心思,也最熟悉儿女的生活习惯了,哪怕是走路的声音都听得出来。不用看人,只要听听脚步声就知道是那个孩子来了。赵金芳一进院赵老太太就喊道:
  “是三丫头吧,还有天明,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你娘俩!”
  李天明三步并作两步进了屋就一头就扎进了赵老太太的怀里。
  “姥娘,您好吗?俺想你了!”
  “好、好,姥娘也想你们!你娘俩要是再不来,姥姥就让你舅舅接你们去了!”
  赵金芳进屋后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母亲,母亲头上的白发比先前多了,脸庞也又黑又瘦,瞅着母亲那年迈体弱的样子,不禁肝肠寸断,暗自说:“娘,俺还没来得及报答您和俺爹的养育之恩,就撇下您和俺爹到关东去了,女儿不孝啊!”
  赵金芳虽然没有哭出声来,却控制不住眼泪,叫了一声娘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了下来。老赵太太—看闺女哭了不由得一惊。
  “你咋的啦,哭啥?谁又欺负你了?”
  “没人欺负俺,看着您又黑又瘦,俺心里难受。”
  “唉,这年头谁能胖得了,只要没有病就算烧高香了!”
  赵老太太虽然说得很轻松,其实这些日子她总是心神不定,三闺女不来她想得要命,三闺女来了她又觉得三闺女哪里有点不对头,反倒更不安了。
  “你娘俩就是来看看娘呢还是有别的事?”赵老太太焦急地问。
  “没啥事。时间长了就是有点想您,今天是特地来看看您。另外,年头不太好,俺怕天明有事,想让他给泰安奶奶上上香。”
  “唉!有什么法子,也只能求泰安奶奶保佑了。你娘俩先坐一会儿,娘去收拾收拾。”
  “娘,俺知道怎么做,您不用过去了,俺和天明过去就行了。”
  赵金芳和儿子来到西厢房,把供桌收拾干净后,倒了三杯白水当供品,点上香后跪在地上祈祷道:“泰安奶奶,俺一家在城关村实在待不下去了,明天就要走了,这一去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从今往后再也不能常来给您上香磕头了,希望您不要怪罪俺。泰安奶奶,俺不知道俺前世和今生都做错了什么,让俺全家一直这么不幸,请您保佑俺一家到了一个新地方后,能过上平安顺心的日子。泰安奶奶,俺走了以后,俺婆婆独自一人在家,俺实在是放心不下,求您保佑她平平安安地渡过灾荒年,等俺回来后也好让俺尽一点孝心。还有俺爹、俺娘,俺哥哥和姐姐,也求泰安奶奶多多保佑。”赵金芳祈祷完了以后,虔诚地磕了三个头。
  李天明跪下祈祷道:“泰安奶奶,感谢您这些年来对俺的关怀!俺就要去东北了,俺心里放不下俺奶奶和俺姥娘、姥爷以及所有的亲人,求泰安奶奶保佑他们身体健康,以后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李天明磕完头后对母亲说:“娘,俺想去看看俺干娘、哥哥和姐姐。”
  赵金芳虽然因为没有看见两个嫂子和侄子、侄女感到很遗憾也很不安,但她不想去看他们了,担心时间一长,自己和儿子都控制不住自己露了馅。
  “算了,别去了,让你干娘看出来就麻烦了。”赵金芳回到北上房对母亲说:“娘,俺回去了。”
  “你爹和你哥也都惦记着你们,等他们回来一块吃顿饭再走吧!”
  “来的路上俺已经看见俺爹和俺哥哥了,就不在这吃饭了。”
  “不管有啥难事都不要急上火,告诉娘和你爹一声,娘和你爹还有你哥哥都不会不管你!再过几个月就到了秋天了,秋粮下来后日子就好过了,再咬咬牙就过去了。”
  赵老太太一直把闺女送到村口,等闺女走远了才回家。
  赵金芳一步三回头,一看母亲回去了就小声哭起来。为了怕父亲和哥哥看见,没有从原路回去而是绕道回的家。
  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每逢重大的事情都希望吉祥如意天随人愿,当然饺子是最能表达自己的心意了。儿子全家就要到谁也不知道有多远的地方去了,起身饺子落身面,李老太太早就打定了主意,儿子一家走的那天早上一定要吃饺子,祝愿儿子一家一路平安,到了东北后事事顺遂。更何况这顿饭,不仅是一顿离别的饭,而且,还有可能是最后的一顿团圆饭。尽管李文翰夫妇对一些毫无意义的旧风俗旧习惯早已厌倦了,为了让母亲高兴,也只好按照母亲的意思办了。
  走的这天早晨,李文翰全家一大早就起来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布满了血丝。当饺子端上桌子后,一家人谁也没动筷子。
  “娘,您多少吃点吧,您要是不吃…”李文翰强忍着泪水说。
  李老太太看看儿子、儿媳和孙子,心里除了苦水还是苦水,别说吃饺子,就是一口水也咽不下去。为了不让孩子伤心,她只能说自己不饿,不想吃。
  无论李老太太说啥,都瞒不过赵金芳,赵金芳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直到临走了,李天明才切切实实地体验到生离死别的真正含义,生离死别到底有多痛苦,拉着李老太太的手哭了起来。
  赵老太太心想:孙子都太小了,他们的心灵是脆弱的,再也经不起痛苦的折磨了,如果自己不吃,饭不仅吃不成了,还会让全家人都痛苦一辈子。
  李老太太擦了擦眼泪,勉强笑着说:“来,都高高兴兴地吃饺子!吃了饺子,你们就能平平安安顺顺当当地到关东的新家了。等到了那里,就不用再过眼下的日子了。等你们日子过好了,奶奶就去找你们,到那时候咱一家人就再也不分开了!”
  李老太太说罢,首先夹了一个饺子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吃了。但是,谁都知道李老太太心里有多苦,尽管都端起了碗,但是吃的是那么的艰难。
  送行的人都陆续来了,王振岭和几个小伙子不声不响地往车上搬行李。尽管满院子都是人,但是没有一个人说话,同情、茫然、困惑一起凝结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沉默,尽管有千言万语,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让人透不过气来。
  从小就和李天明在一起捉迷藏、捉蛐蛐、拔野菜、一块上学、一起劳动、一起勤工俭学的小伙伴也都来了,小胖子也来,都含着泪天真地问李天明啥时候回来。
  什么时候回来?这是人们在离别的时候都要问的一句话,它是那么的普通那么的简单、直接和充满了期待。可对李天明来说,却是那么的不寻常、复杂和沉重,难以回答。李天明好半天才说,俺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但是,一定会回来。
  “李天明,大家都会想你的,到了东北后,一定要给大伙常来信。”
  “放心吧,俺无论走到哪里也都会想念你们。俺走了以后,希望你们都要像过去那样好好学习,争取将来都能考上大学,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永远都不要再过现在这样的生活。更不要像…”李天明本来想说不要像我一样背井离乡外出谋生,但是没有说出来。
  “天明叔,俺知道你心里很难过。但是,男儿志在四方,只要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是走到天崖海角也无所谓也值得,俺等着你回来!”通过苦难的磨练大春也长大了。
  “海内存知己天崖若比邻。咱们虽然不在一起了,可心是连着的。大春,张志华还不知道俺去东北的事,过后你告诉他,俺并没有忘了他,让他不要怪俺,到了东北后俺会给他写信的。你俩以后还要像过去一样要好,要像亲兄弟一样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学习共同进步。”
  “李天明,俺家对不起你们家。可俺也没办法,希望你不要记恨俺。”小胖子十分内疚地说。
  “小胖子,你不要这么说,无论到什么时候咱俩都是好同学好伙伴,你放心,俺也不会忘了你。”李天明很感动。
  过去有一种习俗,凡是离开家乡的人都要带上一包土,其用意一种说法是:故乡一捻土胜过他乡万两金。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发多大的财,当多大的官,都不要忘了故乡。还有一种说法是:人初到一个新地方大都不服当地的水土而常常闹病,只要在水缸里放上一点家乡的土,水就会变得像家乡的水一样甘甜,吃了就不会生病了。在大多人都沉浸在痛苦之中的时候,振岭媳妇猛然想起了这件事,慌里慌张地跑到村外挖回来—大包土递给了赵金芳。
  “婶子,您把这包土带上!”
  赵金芳一开始愣住了,但她马上就意识到了振岭媳妇的一片苦心。
  “振岭家,这不是一包土,而是比金子还要珍贵的一片心,它是用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不为别的,就为这一包土,婶子也得混出个样来!也得回来!如果混出不出个样来,婶子永远不回城关村!”
  “大哥,俺知道你舍不得城关村,也舍不得离开父老乡亲,你心里一定很难过,无论咋劝都很难让你高兴起来。但是,俺还是要对你说——别难过!大哥,凡是来到这个世上的人没有不想过好日子的,为了能过上好日子也没有不拼命地干的!从南到北,远走他乡的不光你一个人,你是为了过上好日子才去闯关东的,不是因为什么砢碜事没脸见人才去闯关东的,甭把有些人的闲言碎语放在心上!老话说得好:人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穷三富过到老。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没有这一天,没准明天就轮到老弟了。反过来也同样,谁也阻挡不了别人走向明天,老弟希望你高高兴兴地走!不久的将来扬眉吐气的回来!”王志刚说。
  “兄弟,谢谢你的肺腑之言和对大哥的理解!大哥只想对你说一句话:大哥不是孬种,有朝一日回老家的时候,一定扬着头踏上家乡的土地!”
  李文翰一家去关东对杨占全的触动很大,回想起过去的一些事情感到有些愧疚,他想对李文翰说句话,所以也来了。让他很惊讶的是,竟然有这么多人为李文翰送行,杨占全感触良多,暗暗地在想,如果去关东的不是李文翰而是自己,能有这么多人送自己吗?不会的,有一半也就满足了。杨占全走到李文翰跟前说了几句后悔的话。
  “大哥,你这一走让我感到很内疚。这几天,我把过去的事情都从头到尾地捋了一遍,在很多事情上我都对不住你,我很后悔,希望你别怪我原谅我,祝大哥全家一路平安。”
  事情就是这样,当你想得到某种东西的时候,你的心情是那么的急切那么的渴望,然而一旦得到了,才知道反而没有必要了,心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在这之前,李文翰多么想听到杨占全的这些话啊,如果杨占全的话早一点说,李文翰也许就不去闯关东了。尽管李文翰渴望听到的话来的太晚了,但是,他还是十分激动。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有你这句话也就足够了,俺是不会记在心上的。俺走了,最后再叫你一声杨队长,多余的话俺就不说了,希望你能带领大家平平安安地度过灾荒年。”
  “放心吧,我会尽力的。”
  张忠良从小和李文翰一块长大,喝的是同一口井里的水,吃的是同一块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在艰难困苦中一块走过,各种苦辣酸甜都一起尝过,从小到大也从来没有红过脸儿。两个人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天性——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感情,所以,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都显得很平淡,平淡的就像湾里的水一样,连一点波纹都没有。但是,面对着眼前的不同寻常的离别,酸甜苦辣犹如大海的波涛,一浪接一浪地冲击着他的心。他来得虽然很早,但是,心一直平静不下来,所以,直到最后才说话。
  “大哥知道,在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上你是冤枉的。大哥虽然是贫协主席,可也不是什么事都管得了都说了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却帮不了你,大哥心里有愧啊!这些年来,大哥也做过错事,请兄弟谅解。以后要记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到了那边,遇到事要三思而后行。咱不害人,可也不能被人害了。人生一世,千难万难没有人最难,没啥别没人。只要有人,没有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有。如果没有人,今天没有的将来也不会有,即使有也必然会失去。所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千方百计地保全这个家,把孩子教育好,让他们都成为有作为的人!”
  “大哥,你已经尽心了,是俺的命不好才这个样的。这两年,你没少照顾俺们一家,在俺被他们欺负的时候,替俺说了不少好话,吃了很多瓜落,这些俺都记着呢,等俺过好了,等孩子有出息了,俺一家会报答你的!大哥,兄弟不是斗不过钱有利,而是不想采取极端的手段去了结和他之间的恩怨。俺知道,大哥清楚兄弟为什么去关东,俺不是怕钱有利,而是为了把孩子拉扯大,让孩子们去实现俺的心愿!请大哥放心,无论将来有多少困难多少坎坷都挡不住兄弟,就是要饭也要把孩子培养成材!二十年后一定会见分晓!”
  “大哥和振岭、大成、冬子都相信,你们一定会好起来的!此去几千里,虽说一路上都有国家安排,但也难免有一差二错和不顺心的地方,一定要忍耐得过且过。好了,不说了,一路要多保重,祝你们一路平安!到了以后,别忘了给大哥、振岭、大成、冬子一帮爷们和弟兄回封信!也别忘了,大家都在等着你早日回来!”
  随后,其他人又都说了一些同情和鼓励的话。
  “张大哥、志刚兄弟、杨队长、各位乡亲,你们都放心吧,你们说的话俺都记着呢!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什么时候,都永远忘不了生俺养俺的城关村,也不会忘记城关村的老少爷们!俺知道,你们都为俺以后的处境担忧。但是,去关东是俺最后的一条路,俺虽然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俺别无选择。老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请你们放心,俺会慎重处理一些事情的,一定会闯过各样的难关,带着全家重回城关村!”
  此时此刻,李老太太有那么多的话要说,可是,都已经来不及了也说不出来了。她恨自己老糊涂了,有些话为什么不早点对孙子说。也许李老太的眼泪已经哭干了、也许李老太太不愿意让在场的人看到自己的眼泪、也许她不想让孙子们都哭着离开自己,她没有哭,十分平静地嘱咐孙子到了东北后,一定要听父母的话、要好好念书、要常给奶奶来信报平安。最后指着房子说:“别忘了这是咱李家的宅子,是你们的家,奶奶就是饿死也不会把它卖了,奶奶给你们看着守着,等着你们回来!”
  李文翰和妻子、五个儿子一起恭恭敬敬地给李老太太磕了三个头。说了一声谢谢诸位父老乡亲,和王振岭、大成、冬子赶着车出了大门。
  李文翰站在自己的大门口看了看钱家什么也没说。尽管李文翰什么也没说,可在场的人都知道他想说什么。
  要走了,李天明也呆呆地看了看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槐树,他在想什么不得而知。
  人们都默默地向李文翰一家挥着手,李文翰和赵金芳向乡亲们挥了挥手就转身走了,再也没有回头。
  李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城关村这块土地上,他们没有得到自己所希望的幸福,得到的除了泪水还是泪水,他们再也承受不了了,只好到兴许还有点希望的遥远的地方去了。
  儿子—家走了,到谁也不知道有多远的地方去了,等人们都走了以后,李老太太这才悲痛欲绝地大哭起来。
  “他们到底把李文翰一家逼走了,此去恐怕凶多吉少啊!”一个街坊叹息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吉是凶,不用多了,三五年后就知道了!”另一个街坊说。
  “李文翰不是窝囊人,纵然有千难万险他也能走出困境!等再见到李文翰时,即使不是锦衣还乡也绝不会是今天的样子!”众人纷纷说。
  李天明来到十字路口,停下来恋恋不舍地看了看城关村小学。第一次上学的情景立刻浮现在他眼前。还有他坐过四年的板凳、趴在上面写过无数次作业的桌子、曾经擦过无数次的黑板、自己亲手栽的树,种过花草和向日葵,一切都十分清晰地在他的脑海里一一闪过。他在想,从今以后,这一切都将成为永远抹不掉的记忆藏在心里了。
  进了城后,他又回头望了望高大的城门楼。随后,他一边走一边看,路两边的每一座房子每一条胡同都不放过。因为,每一个地方都有让他感到幸福和快乐的往事,也有让他不堪回首的记忆。当路过张桂清家门口的时候,过去那些美好的往事都一起涌上了他的心头,他很痛苦,他多么希望张桂清能像那次一样突然从里面跑出来啊。可惜,那扇他经常进进出出的大门紧紧地关着,似乎比任何时候都关得严实。车渐渐走远了,李天明依然望着那个大门,但是他所希望的并没有出现,他很失望,失望的心都快碎了。
  赵金芳也没有走。她喜欢张桂清,甚至做梦都希望张桂清能成为自己的儿媳妇,如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了,甚至一点希望都没有了,留在心里的都是遗憾、痛苦和怨恨。在这之前,她之所以不想让张桂清知道自己要去东北的事,是因为怕张桂清难过,怕看见张桂清痛苦的样子。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能看她一眼啊,哪怕一句话也不说呢,也就不再有遗憾了。还有儿子那痛苦的样子,让她更是悔恨交加。她后悔没有让儿子去看看他心上的人,以致由于自己的多虑和固执而让儿子有可能后悔和痛苦一生。直到今天她才知道,最痛苦的事情不仅仅是别离,还有遗憾。
  赵金芳万分痛心地自言自语地说:“晚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糊涂啊!自己为啥这么糊涂啊!”无比惆怅地对儿子说:“天明,都是娘的错。别难过了,如果你们有缘,千山万水也隔不住你们,终有一天会成为一家人。如果没有那个缘分,即使咱不走也没有用,这就是命,认命吧。”
  “娘,俺明白,俺不怨您。”
  李天明再也没有心思看其他的东西了,低着头迈着沉重的脚步朝东关的客运站走去。
  李天明没有想到快到东关的时候,出人意料地碰上了张志华。张志华的突然的出现,让李天明不知所措。
  “李天明,你这是干啥去?”张志华纳闷地问李天明。
  “志华,俺…俺要去东北。”
  “去东北,为什么?你去东北为啥不早告诉俺一声?”张志华既惊讶又困惑。
  李天明不知道如何回答低头不语。
  “你别走,俺这就叫咱姐去!”
  张志华说完转身就往家跑,无论李天明怎么喊头也不回。
  突然刮来一阵狂风,尘土和一些杂物满天飞舞,一片乌云如洪水猛兽一般从西北上滚滚而来,顷刻间天昏地暗,紧随其后的是一道惊心动魄的闪电和一声震耳欲聋的霹雳,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王振岭急忙把车赶进了一个大门洞子里,转眼雨水犹如洪水一般,夹杂着泥土和废弃物顺着街道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
  王振岭看着遍地的流水既心惊又心烦地说:“老天爷这是咋的了,是不是疯了!”
  这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李文翰和赵金芳很不安,都在心里暗暗地想:“从来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雨,在自己要走的时候,为什么突然下了一场如此大的暴雨?都说雨是苍天的泪,这雨到底是不是苍天的泪?如果是的话,是同情的泪还是后悔的泪?也许是一种暗示吧,苍天在暗示什么?不管暗示什么,开弓没有回头箭,是福是祸只能随它去了。”
  雨过天晴,张志华上气不接下气地回到了家,一进门就声嘶力竭地喊:“姐!快、快!”
  “出什么事了?别着急,慢慢说!”张桂清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立刻紧张起来。
  “李天明…李天明…”张志华急得连话都说不成溜了。
  “李天明咋的啦,快说呀!”张桂清以为李天明出事了,心立刻怦怦地跳起来。
  “李天明…李天明要…要去东北啦!”张志华越想说清楚反倒越说不清楚。
  张桂清惊呆了,李天明要去东北,去东北干什么?她忽然想起来了,最近有不少人要去支援边疆建设,难道他们全家也去?为什么事先一点风声也没听到?李天明为什么也不告诉自己一声?他们家的生活那么困难,自己为什么就没想到呢!张桂清恨自己太粗心了,恨自己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去看看李天明。她心里乱极了,乱得似乎把一切都忘了,像个木偶似的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张志华并不知道姐姐在想啥,又着急地喊起来。
  “你还愣着干啥,还不赶快去看看他!”
  “你为啥不拦住他?”
  “俺咋拦他?你快去看看他吧,去晚了就看不着他了!”
  是啊,弟弟能拦住他吗?别说弟弟,就是自己也不一定能拦住他啊!一切都晚了,都已经无法挽了,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看上他一眼,还有奶奶、大爷、大娘,张桂清又急忙问他们现在在哪里呢。
  “如果不下雨都到东关汽车站啦,没准现在都已经上车啦!”
  张桂清又愣住了。又埋怨起苍天来:老天爷,你为啥这么残酷!你为什么把俺俩拆开,让俺痛不欲生!此时此刻的张桂清只觉得两腿发软,连向前迈—步的力气都没有了。
  “姐!你现在去兴许还来得及,再晚了,就真得见不到他们了!”
  张桂清这才如梦初醒,刚要走忽然想起了给李天明做的鞋,打开箱子把鞋拿出来转身就往外跑。雨后的路虽然很滑,但是,她什么都不顾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也要看李天明一眼。她拼命地往前跑,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摔了个大跟头,爬起来又不顾一切地跑起来。
  路上的行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都用惊愕的目光瞅着张桂清。
  东关客运站门前的广场上,到处都是去东北的支边人员和送行的人。王振岭找了个没有水的地方把车停好后,离上客车还有一段时间,李文翰和王振岭、大成、冬子都不知道说啥好,都坐在车上闷头抽烟。
  张桂清进了汽车站,就一边四下里寻找李天明一边用嘶哑地嗓子大喊天明。李天明听见喊声抬头一看是张桂清又惊又喜赶忙迎了上去。
  赵金芳一看张桂清撵到车站来了,既高兴又难过,为了让张桂清和儿子多说几句话没有过去,站在原地满怀内疚和深情,目不转睛地看着张桂清。
  张桂清跑到李天明跟前,满腹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李天明—看张桂清满身都是泥水,心就像撕裂了一般痛,他恨自己辜负了张桂清真诚纯真的爱,他恨这个世界太无情了,为什么给自己这么一个残酷的结局。一切都已经无法改变了,李天明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姐,你别哭啦,你哭俺心里就更难受了。”
  李天明泪流满面。张桂清赶紧给李天明擦了擦眼泪。
  “天明,姐不哭了,你也别哭了。你要去东北,为啥事先不告诉姐一声,难道你把姐忘了?”
  “姐,俺不是不想告诉你,俺临走前想去看看你,俺娘怕你难过没让俺去,俺打算到了东北后就马上给你写信。”
  张桂清毕竟已经是成年人了,但她知道赵金芳和李天明不是把自己忘了,而是把自己看得比什么都重。李天明的话不但没有让她感到欣慰,反而让她更痛苦了。
  “天明,姐知道你们为啥走,也知道大娘的苦心,也相信你不会忘记姐,姐不怨大娘也不怨你。姐只想在你走之前看你一眼,如果不看你一眼,姐会…”
  此时此刻的李天明,心里虽然很乱,可就在这一霎间他想起了很多很多的事情,直到这时他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不甘心和无奈,而且,人一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痛苦的不甘心和无奈。
  “姐,你别难过了,俺无论走到那里都不会忘记你。到东北后俺一定好好学习,少则三年多则五年俺就能挣钱了,到时候俺一定回来接你!五年后,如果俺没回来,你就别再等俺了。”
  “天明,不准你说这样的话!姐知道你是个有心有情有义的人,说得到做得到!姐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永远和你在一起,没想到这么早就分开了。过去,姐虽然帮不了你,但是可以经常看到你。你这一去远在天边,姐想你的时候连看看你都办不到了,只能在心里念叨你,在梦里梦见到你!天明,你要记住,你将来有出息姐高兴,如果要了饭,姐也不嫌弃你,不管你将来什么样,都要回来!”
  “姐,俺知道。将来不管俺有多大的前程,俺也不会忘了姐姐!”
  “天明,这是姐姐给你做的鞋,你把它带上。姐虽然没有和你结婚,可你在姐的心里早已经是姐的人了。老人们都说,穿上妻子做的鞋,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回来。记着,山东还有个姐姐在等着你!”张桂清把鞋递给了李天明。
  “姐,俺一定不辜负你的希望!当俺再回来的时候,即使不骑马坐轿也一定是风风光光,决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姐,希望你不要难过,要多保重自己的身体,等着俺!”
  “天明,姐多么想和你一块去啊,可是…姐现在最后悔的是,为啥不早点和你照一张相,如果有张相片,姐姐想你的时候也好看看你。”
  “姐,等到了东北,俺一定照一张相片邮给你。你代俺向俺叔俺婶问好,谢谢他们这些年来对俺的关心!俺永远忘不了他们,他们的恩情俺一定报答!”。
  “天明,听说东北很荒凉,几十里地都看不到一个村子,你千万别一个人到荒山野林去。听说那里还特别冷,一定要多穿点衣裳。姐要是早一点知道你要走,一定想法给你做一件新棉袄。可惜,现在啥都来不及了。”张桂清把想到的事全都嘱咐了一遍,最后说:“来信时别忘了告诉姐姐你的脚多大了,以便姐姐给你做鞋,做好了就给你邮去。”
  赵金芳走了过来,替张桂清擦了擦身上的泥然后说道:“好闺女,有些事你也知道,大娘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去关东的。大娘明白你对天明的心思,大娘不忍心让你难过,所以才没告诉你。其实大娘也舍不得你…”赵金芳说不下去了,停了一会儿又说:“日后大娘要是过好了,天明也长大成人了,会回来接你的。如果…”
  下面的话,尽管赵金芳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也不愿意说出口,但是,张桂清明白是啥意思,她不相信那句话能成为事实,但是,她又是那么的担心会成为事实,扑到赵金芳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大娘,不会的!不会的!事情不会那个样!”张桂清撕心裂肺地说。
  “好闺女,大娘对不住你,回去吧,回去告诉你爹、你娘,别怪大娘临走前没去看他们,大娘实在是没脸去看他们。”赵金芳也流下了痛楚的泪水。
  “大娘,俺啥都明白,俺真想和您—起走,但俺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能看您和天明一眼,俺也就放心了,俺等着您和天明回来!”
  “好闺女,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你,大娘和天明也得回来!”赵金芳再也呆不下去了,说完转身走了,边走边擦眼泪。
  尽管周围有很多人,张桂清还是什么都不顾了,搂着李天明就亲起来。
  有谁知道张桂清的心里有多少说不出来的深情和难舍难分啊!不过,即使知道也只能理解和同情,却改变了现实。
  张桂清哭着走了。
  “姐!俺会回来的!”李天明肝肠寸断,声嘶力竭地喊道。
  张桂清听见李天明的喊声虽然站下了,但是,她没有回头,因为她不敢回头。
  “姐等着你!”张桂清坚定地喊道。
  李天明眼含泪水一直呆呆地望着张桂清,直到看不见了。其实张桂清并没有回家,而是躲在李天明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看着李天明全家。
  人们都相信,世界上什么都会衰竭、古老、死亡,只有爱情永远年青。都说真诚相爱的人终究会成为眷属。那么,未来李天明和张桂清能成为夫妻吗,除了上苍知道,谁也不知道。
  张志华在姐姐和李天明说话的时候就到了,他没有过去,一直在一边等着。张桂清刚走张志华就赶紧跑了过去,从兜里掏出几本小人书。
  “李天明,这是你最喜欢看的小人书,你把它带走吧。看见它,就会想起咱俩在一起的日子,就会和咱俩在一起时那样快乐。”
  李天明能说什么呢?他拉着张志华的手哭了,张志华也哭了。张志华又跑到赵金芳和李文翰跟前说道:“大娘、大爷,祝您一路平安,俺期盼着您早日回来!”
  “好孩子,大娘会回来的。”赵金芳的眼睛里又充满了泪水。
  张志华给李文翰、赵金芳行了个礼,说了声大爷大娘多保重,转过身去一边哭一边走了。李天明还是无奈地看着张志华走了,直到看不见了。
  一个干部站在人群里喊道:“大家请注意!离上车还有一段时间,有要办事的,请抓紧时间办,不要误了上车!”
  心乱如麻的赵金芳听了干部的话又想起了父母,朝赵家庄的方向看了一次又一次,在心里暗暗地说:爹、娘、哥哥、嫂子,俺多么想再看你们一眼啊!可是,已经做不到了!
  李文翰知道此时此刻妻子的心情:“他娘,你是不是还想去看看咱爹和咱娘啊?”
  “他爹,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了,俺心里总觉着对不起咱爹、咱娘,还有点工夫你再去看看他姥娘、姥爷吧。俺留下看孩子,就不去了。”赵金芳多么想去啊,可她不能去,她怕去了就回不来了。
  “俺这就去。不去看他姥娘和姥爷一眼,俺心理不踏实不说,总感到对不起两个老人。”
  “娘,俺和俺爹一块去。”李天明说。
  “去吧,替娘多看你姥姥一眼。”
  四个小儿子也都要去。
  “你们都小,走路慢,万—回来晚了咱就走不了了,就别去了。”
  李文翰和大儿子走了。赵金芳两眼望着娘家的方向,许久没有移开。
  也许父母儿女之间真得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时时刻刻都把父母和儿女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无论相距多远,双方的信息都会闪电般地互相传递过去。自从姑娘走后,赵老太太的心乱极了,总觉着三姑娘家要出事。而且,晚上还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对她说,你三姑娘要出远门了,你还不赶快去看看她,去晚了可就看不着了。醒了后就再也没睡着,所以就早早地起来了,屋里屋外来回走来走去。赵老汉问她咋的了,她把梦告诉了赵老汉。赵老汉立刻想起了昨天见到姑娘的情景。
  “自打昨天俺看见她,心里就乱糟糟的,说不上是什么滋味,难道三闺女家又出事了?不行,俺得看看去!”
  “俺和你一块去!”
  “你就别去了,俺先到那里看看是啥情况,如果需要你去你再去!”
  “金玉家,也不知道你三妹妹家有没有吃的,你赶快去蒸一锅窝窝头,让你爹给孩子带去!”赵老太太对儿媳妇说。
  窝窝头很快就蒸好了,李老汉装进一个袋子里背起来就匆匆忙忙地走了。当他兴高采烈地踏进李家的院子时,不但没看见活蹦乱跳的外孙子和闺女,反而听见李老太太在哭,不由得大吃一惊,进了屋一看屋里既没有姑娘也没有外孙子,只有振岭媳妇和李老太太,焦急而又十分恐慌地问李老太太:“嫂子,出啥事啦,孩子们呢!”
  “姥爷,俺叔和俺婶子全家去关东啦。”振岭媳妇抽抽搭搭地哭着说。
  “你说啥,去关东啦!为什么去关东,什么时候走的?”
  振岭媳妇说走了有一会儿了。赵老汉的头嗡的一声,霎时间只觉得天旋地转,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闺女会去关东,而且,事先竟然连一点风也没透露出来,仅仅隔了一夜,闺女一家就不声不响地走了。这一去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有可能再也看不见闺女和女婿了,再也看不见五个活泼可爱的外孙子了,把布袋使劲地往地上一摔,蹲在地上就失声痛哭起来。窝窝头从袋子里滚了出来,滚得满地都是。
  “老天爷!你为啥让他们走这一步啊?俺孩子到底做错了什么啦,你就这样没完没了地惩罚他们!到底为啥啊,谁能告诉俺,俺孩子命为什么这么苦啊!”
  “亲家,孩子没告诉你们,是怕你们伤心。”
  李老太太的话还没说完就昏了过去。振岭媳妇把老太太搂在怀里,一边掐人中一边喊。
  “大奶奶、大奶奶!您可不能就这样走了啊!你要是现在就走了,俺叔和俺婶子会痛苦一辈子的!”
  “亲家,你可不能有个好歹啊!”赵老汉也顾不上哭了。
  李老太太终于缓过来了,嘴里不停的叨咕:“命啊,这全都是命啊!”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