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红楼宗室子 / 第三十六章 时机

第三十六章 时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剡舅甥二人出来,贾政跟着刘剡上了同一辆马车。
  “二舅舅有何事?”
  刘剡坐在主位,笑着给跟上来的贾政递上一杯刚倒的热茶。
  “殿下打算用哪一副板?”
  贾政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说想要那副樯木板吧,后面木店掌柜给出的价格,又没同意,八百两,这确实是亏本在卖了。
  说怕被牵连不想要吧,可是那副杉木板也没要。
  要说被店家欺诈,产生的愤懑,或者为自己识破店家行为,而产生的自傲,这些个情绪或者别的什么情绪。
  贾政都没能在刘剡脸上看出来。
  不像是装出来的在乎,倒是真的不以为意。
  这让贾政不由得心生感慨:
  自家这位本就相处不多的外甥行事,还真是让人不可小觑啊。
  不待少年回答,贾政又问:
  “既然这家不行,咱们既然出来了,可要去别的店里瞧瞧?”
  “不必,舅舅耐心等待即可。”
  少年微微一笑,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仿佛胜券在握。
  找贾家人帮着寻一副板,不过是个幌子罢了,刘剡早就看上了忠义老千岁定下的这副,书中这副板被用来给秦可卿装殓,这次他来了,正好想着给母妃贾攸办一场风风光光的丧礼,一副上好的板材,岂不合宜?
  至于现在亲眼瞧了这块板,却不买下来,可不是舍不得那八百两银子。
  别说贾政答应替他付这副板的钱,便是延平王府来出,这些银子也不算回事儿。
  延平郡王府只是没权了,并非没有钱财。
  至于秦可卿日后没了这副板装殓,少年表示,他将来自有安排。
  距离秦可卿香消天香楼,可还有十来年光景呢。
  而眼下要做的,便是等待,等待时机即可。
  ——
  有了亲王妃的身份,装殓的棺椁哪怕还没定下,却也有了眉目,又有礼亲王夫妇亲自帮着料理丧仪,贾攸的丧事有条不紊地继续下去。
  可巧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后坐了大轿,打道伞鸣锣,亲来上祭。
  戴权在灵堂给延平王妃上过香,刘剡亲自接待了,让至前院书房喝茶。
  戴权在上皇跟前奉驾多载,早已练得一副看菜下碟的本事,一路不着痕迹地奉承着刘剡,少年心下不解,却也到底是两世为人,不论戴权说什么,都能接得上话,一时间宾主尽欢。
  戴权此行也有些目的,见少年言谈得宜,进退有度,就这么套话,怕是什么都问不出来。
  在心底暗自夸赞少年的同时,也不由得有些纳罕,不过一个不到十岁的少年,我居然都套不出话来了?
  延平郡王的儿子,果真是不凡!
  也不由得换了副策略,既然从旁侧击问不出来,那直接问,该是可行的:
  “殿下不知,我此行除了来吊唁王妃娘娘外,还有一件小事,特来请问殿下,不知当讲不当讲。”
  陪着这老货说了这半日的闲话,刘剡也有些不耐了,见其总算说起了来意,心下越发从容,笑道:
  “内相请讲。”
  若是不当讲,难道你就不讲了?
  如此在心底吐槽了一句,只见戴权向上拱了拱手,笑道:
  “对殿下而言,确实是小事儿,上皇得知您献给陛下的‘晒盐法’,觉得此法的确是利国利民的良法,是以派我过来,是想问问您的意见,您觉得该派何人去施行此法呢?”
  “上皇问我该派何人去施行此法?”
  少年愕然,他能料到上皇派了戴权过来,是想问晒盐法的事,没料到,居然问他派何人去施行此法。
  这位上皇,果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啊。
  见少年反问了这一句,便沉默不语,戴权总算是松了口气,这才是少年该有的反应啊。
  方才聊了这半日,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在与一个年不满十岁的少年谈话,倒像是与久居朝堂的老狐狸周旋。
  现在刘剡总算是露出了点少年人该有的情绪,才让戴权有了些真实之感。
  刘剡向太子献了一道“晒盐法”,永康帝知晓不久,上皇便得到了消息,那天晚上,上皇彻夜未眠,心底想了些什么,怕是只有他自己知晓了。
  但第二日便下旨册封刘剡和刘清,还斥责了言语中对延平郡王不敬的十七殿下刘淇,上皇的心意,只怕是他身边的老人,都能猜到一二的。
  上皇他老了,心软后悔了!
  当年下旨诛杀疼爱多年的太子,若是换他回到过去,重新选择,只怕还是一样的结果。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何况还是皇权,是以哪怕上皇面对的是他疼爱多年的大儿子,也能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
  可不代表他不会后悔。
  后悔没为他亲爱的大儿子留下丝毫血脉,后悔自己做的是不是太过于决绝。
  这是人的天性,但若是当年的忠义老千岁真有个儿子活了下来,只怕太上皇又要担心得睡不着觉了。
  可现在在他看来,当年他的亲亲大儿子一家,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儿,现在,连唯一知晓他这个“孙女”身世的延平王妃,也已经仙逝。
  好大儿还留下了一道利国利民的“晒盐法”
  哪怕这道法子如今还在他当皇帝的儿子手中,哪怕这道法令不出意外将是永康帝手下的人去施行。
  可太上皇若真想插一手,永康帝也只能接受。
  派戴权来此,有此一问,也是想试探当年东宫是否对此法的施行,有了些许准备。
  而对此时的刘剡来说,你要是问他该如何施行此法,他还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至于施行此法的人选,他还真不知道!
  忠义老千岁及延平郡王薨逝时,原身不过是个刚满五岁的孩童,能知道些什么!
  是以少年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向戴权表示自己并不清楚晒盐法的施行人选。
  戴权再三追问,确定少年这里确实问不出来,也就略过不再多言。
  又喝了一回茶,刘剡心中打定了主意,因而趁便说出贾攸丧事预备得匆忙,没来得及预备合适的板材,看中了一副却又不太好用的话。
  戴权会意,因笑道:
  “不知殿下瞧中的,是哪一副板?”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