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红楼宗室子 / 第三十章 宫里来人

第三十章 宫里来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小丫鬟见凤姐儿问起紫苏,并没有防备,回道:
  “紫苏姐姐是世子身边的大丫鬟,现在府里事多,都是紫苏姐姐和周嬷嬷帮着打理。”
  延平郡王府谁不知道,刘剡夺了之前的内管家王嬷嬷的权,人都关到柴房去了。
  现在内院里,又没个女主子,可不得抱好了紫苏姐姐的大腿!
  周嬷嬷虽然资历深,可架不住她年岁上来了,待忙完王妃的丧仪,便是她不自请归家,世子也不能眼看着她一把年纪的老人家,在府里忙前忙后的。
  是以在世子成婚、延平郡王府有新的女主子之前,内院很多事儿,不出意外,都得看紫苏的安排。
  凤姐儿一听,便知道其中有些门道儿,拉了这小丫鬟的手,笑道:
  “哎哟,今儿个乍一看,倒是不知道,这位紫苏姑娘,这么大能耐呢!昔日不是说姑妈府里的内管家姓王?今儿个怎么不见她?”
  小丫鬟倒也有几分聪慧,主子褒贬大丫鬟的话,她自是不好接嘴的,至于王嬷嬷的事儿,延平王府的下人们,倒是知道几分,却也不能随意说与外人知晓,是以,哪怕凤姐儿对她态度再和善,她也只是笑笑:
  “王嬷嬷最近身子不太好,世子爷就把周嬷嬷请回来暂管几日府里的事务。”
  其余的,一句话也不多说。
  没料到,不过延平郡王府一个小小的丫鬟,嘴居然也这么严实。
  看来今日领路的那个婆子,是有意把那些个儿话说与他们二人听的了。
  既然从小丫鬟这里问不出什么,凤姐儿也不多留她,打发她下去了。
  四处瞧了一番,虽说匆忙些,院子收拾得却也算整齐,该有的东西都有了。
  凤姐儿夫妇往炕上坐了,夫妇二人说些闲话,今日一大早,就把自家府里的事儿,捡重要些的处理了,着急忙慌地来了延平郡王府,又跟着忙里忙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忙了一天,好容易可以歇息一会儿,等用完饭,再去前院灵堂前帮着守灵。
  把丫鬟婆子们都赶了出去,贾琏夫妇二人歪一块儿坐了,二人自幼青梅竹马长大,又是新婚不久,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
  说了一回闲话,贾琏便说到了今儿个的称呼问题:
  “这位表弟,年纪虽小些,却是半点不好糊弄的,这些年与咱们府上来往不多,情分自然也就浅了,连二老爷都称他为殿下,你怎么就非得叫他弟弟?”
  凤姐儿伸手拍下丈夫有些不太安分的手,正是姑妈孝期,又是别人府上,真在这儿发生了什么,真真脸都要丢尽了。
  把头歪在贾琏肩上,斜了他一眼,笑道:
  “正是不甚亲厚,更得叫得亲近些,否则不是故意把人往外推了?你怎么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了!”
  贾琏被凤姐儿看得心痒痒的,可惜正是孝期,也做不了什么,只得抓了凤姐儿的手在手里把玩,调笑道:
  “少不得请二奶奶多教教我。”
  “说正事儿呢,别闹!”
  贾琏把玩了一回新妇柔若无骨的柔夷,逗得凤姐儿羞红了一张俏脸,方才正色道:
  “你说的话,我如何不懂?虽说与这位表弟接触不多,却也能瞧得出他是个重情的,咱们肯真心待他,自然有咱们的好处。若是只想着从他那里得到什么,他也不是个傻的,岂会被人轻易哄骗了去?
  至于叫殿下还是表弟,实在是不足一提!”
  凤姐儿讶然,仔细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个事儿,有这份心意在,叫什么又有什么关系?
  若是亲厚,不会被一句殿下叫得疏远了,若是没甚么交情,就是叫得再亲近又如何呢!
  “二爷果真是诸葛孔明在世,就是比我这等妇道人家看得长远。”
  凤姐儿一脸崇拜地看向丈夫贾琏。
  琏二爷果然十分受用,夫妇二人这边一派温馨宁和。
  贾家荣国府,贾母院中,气氛却是有些凝重。
  时辰不早,回来后贾家众人随意用过晚饭,打发了小孩子们下去歇息,贾赦贾政兄弟、邢王二夫人以及宁府的贾珍,分坐贾母下首。
  老夫人一言不发地听完了贾政几人在延平郡王府的遭遇,恨铁不成钢地看向左手边,脸上尚带着不正常潮红的大儿子:
  “你呢?今儿个又往哪儿高乐去了?亲妹妹的丧事,都能不见人影儿!”
  “老夫人教训的是!”
  贾赦满不在乎,随口应道。
  虽说今日之事确实是他不占理,自家的亲妹子故去,他跑出去吃酒狎妓,家人找到他时,醉得不省人事。
  可要他来说,他又不知晓二妹妹去了,要知道,贾攸是昨日清晨去世的,延平郡王府昨日一早便有人过来,可府里却没几个人知晓这个消息的,这能怪谁?
  还不是老二家的故意隐瞒消息!
  西府里掌家的名义上是自家儿媳妇王熙凤,可她才嫁过来几天?又是老二家的内侄女,心里向着谁还用说吗?
  不是老二家的不懂事儿,把二妹妹仙逝的消息瞒了下来,何至于此?
  今儿个老爷出门前,也没人跟老爷说不能出去啊。
  便是贾政在延平郡王府吃了哑巴亏,也是他自找的。
  如今误了时辰,在外甥那儿受了气,不舍得说你那二儿子的不是,反倒怪起老爷我来了!
  大老爷口服,心不服!
  看着自家老大那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贾母就来气。
  可现在,却不是生气的时候,贾母不愿看大儿子那副丧气的脸,转头看向另一边的二儿子:
  “老二,你答应帮剡哥儿去寻一副板,给攸姐儿装殓,可有什么眉目没有?”
  延平郡王府不可能没事先预备下,可现在托了贾政,就说明之前预备的不满意了。贾政既然答应了下来,不说要寻多好的木头,起码不能比延平郡王府之前预备的差了去。
  “老太太放心,我娘家妹丈家,就有现成的木店,去他们店里寻一副上好的就是了。”
  王夫人帮着丈夫解围道。
  贾政不通庶务,他哪里知道何处有合适的板材?随口应答下来,还不是要她帮着添补一二。
  同为金陵四大家族的薛家,乃是皇商,家里买卖众多,正好在京里有个木店。
  “既如此,你们明儿从账上支了银子,去看一副好的送去延平郡王府。”
  贾母点头应道,这些个儿都是小事,在贾政他们回来之前,宫里来了人,与她说了些事儿。
  而这,才是她把几个儿子儿媳及东府里的侄孙留下来的缘由。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