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他惭愧的不是小花的词写得不错,而是他这词的内容……
分明写的是《西游记》啊……
这不就应该是孙悟空被困在五指山下时内心回顾前尘往事时的所想么……
小花写这词给他,分明就是在直说:你刚刚写的那只曲子,根本就不是封神榜的主题,而是仍然说的《西游记》——分明就是早先准备好的宿稿啊!
至于什么“武王伐纣”之前的内心纠结,就完全是胡说八道了,当初武王出兵的时候,孤竹国两位王子伯夷叔齐,拦马劝其不可兴“无名之师”,那是不忠不孝的行为,结果武王根本鸟都不鸟,纠结个毛线!——两位王子非常不满,最后发誓不吃周朝一粒粮食,饿死在首阳山上。
你这里说武王的纠结,哪有根源呢?
乐曲中的情绪波动,是孙大圣在五行山下,怀想起昔日拜师学艺、自由自在的时光,又想到大闹天宫、与天地齐的不可一世,最后联想如今被困山下,吃铁丸饮铜汁的悲凉……
扯到封神榜上,未免没有一处能契合的,要是说哪吒化为藕身后的经历还像一点……
叶公子不得不承认被小花揭穿了小把戏,而且,他所作原曲,确实就是被困五行山五百年这一段啊!
他脸上又红又白,拿宿稿出来糊弄人,却被明眼人直接点破,实在是有些下不了台阶。
气氛一时非常尴尬,众人窃窃私语,也了解了大概。
叶书鸿没有办法,最后轻轻将纸放下了,对着陆逐虎,对着小花,又对着在座的各位长辈一拱手,羞惭道:“叶某求胜心切,拿旧稿子企图蒙混过关,所作所为实在是不妥,向各位长辈认错了……”
又对陆逐虎道:“破虏叔父,这次是我输了。”
叶老胖连连叹息:“你这孩子!为父从小教育你,为男子者当光明磊落行得正——你这墨水啊,也是白喝了……”感慨连连,不过听起来除了谴责儿子耍花招外,似乎还有吐槽他编瞎话都不会编的样子……
陆逐虎惊诧地看着小花,这混不吝、整天不着调、现在失恋了还要寻死觅活的吊丝男,还有这一手?
真唬人还是假唬人?
你能从音乐里就能听出人家作曲者想表达什么感情,叙说什么事迹?
未免……
太逆天了吧!
以我陆逐虎纵横乐坛十几年,从小就是幼儿合唱比赛鼓励奖,唱遍江浙赣皖鄂每一条地下通道的高水平——我都没有这本事!
你小子能做到?!
我不信!
打死我都不信!
小花冲着他忧郁地一笑,摸摸胸口:“可能是失恋之后,感悟渐深,对情绪的察觉敏锐了许多吧……”
陆逐虎不知道说什么好,拍拍他的肩膀:“行,你要是能一直保持‘失恋’的状态,我很看好你成为第一个拿‘肖邦奖’的中国人……”
在座的众人之前都觉得陆逐虎这个学生是来蹭吃蹭喝的,人又闷,基本上没有谁注意他的。露了这一手,
程大使哈哈大笑:“果然是我们复旦的学生,果然是他陆破虏的学生!叶公子也不必自责,那么短的时间,想新作一曲难度比之七步成诗还甚!再说了,就算是旧稿,你这乐曲也是写得极动人了!我要跟你们两位青年人喝一杯,你们都是我国家与民族,未来复兴之希望所在啊!”
叶公子蔫蔫的,经过挫败,很难打得起精神了,今天来赴宴是想显露一下自己的,结果连陆逐虎的一个学生都比不过,可悲可叹!
锦华怎么想?恐怕她现在觉得我老大年纪,还没什么本事吧……
从不可一世到自惭形秽,叶公子没用了15分钟的时间……
宴席结束的时候,才刚刚夜幕落下,大先生招呼众人去楼下喝茶聊天,叶公子觉得留下来挺没面子,想与父亲一起告辞。
陆逐虎是不介意“年轻人”争风吃醋所作出的无脑行为的,无论是叶家父子引进中国电影到欧洲,还是叶公子本身的才华,他都是很欣赏的——虽然别人都觉得他陆逐虎是“音乐鬼才”,可自己到这个时代后基本上是个彻头彻尾的“文抄公”了,中国的民乐、中国的文化想要继承、延续、发展,可离不了叶公子这些有才华的文艺青年的啊……
“叶公子留步!”陆逐虎不再用戏谑的“贤侄”称呼了,看着垂头丧气的叶公子,安慰道:“只是一个小游戏,又没有真正的输家赢家,图一个乐么。”输给我——不,是输给有强大而丰富曲库的谭校长,一点都不丢人。
“我对你写的乐曲还是很欣赏且看好的——你说想拍电影,想给电影做配乐,这非常好,我也很想看到这样的作品。国内现在不能拍怪力乱神,西游电影也‘立不聊项’,但有个导演准备的题材,我觉得你可以联系一下他,你俩若是合作成了,你的名声以后必然是流芳后世的……”
“嗯?”叶公子抬起头看着他,有点兴趣。
“这部电影叫做——《铁扇公主》。”陆逐虎向对方介绍了相关情况——不出意外的话,万籁鸣、万古蟾联合导演的这部开辟了中国电影新局面、鼓舞了全民抗战斗志、甚至影响了后世整个日本动漫产业的不朽杰作,近两年内就要开始筹备制作了。
“你说的是——”叶公子本来还挺有期待的,等听明白了是什么情况,有些愕然地讷讷道:“动……动……动画片?”
陆逐虎看过一个问题:美帝的国力究竟有多逆天?底下有一个高亮回答是:
在我国还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时候,美帝人民已经开始看《猫和老鼠》了……
没错,就是汤姆和杰瑞那个……
米老鼠和唐老鸭甚至还要更早。
赢得许多人纷纷惊叹:说美帝领先咱们五十年真不是盖的啊!
不过细想之下,这个答案似乎有那么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你觉得美帝人民那年头就看到动画片很了不起,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也能看到自己的国产动画长片,连带着军国主义统治下的日本人民也是看的我国的动画片啊!
因为在电脑动画技术问世之前,动画的每一帧画面都完全靠手工完成,10分钟的节目大约就需要绘制7000到1万张画面,因而耗工巨大,早期的动画片大都是10分钟左右的短片,美国的米老鼠唐老鸭是这样,中国二三十年代早期的诙谐动画也是如此。
时长增加意味着成本的无限上升和漫长制作周期的巨大压力,是非常考验一个动画制作厂商的技术与资金厚度的,所以早先除了美帝的迪士尼等大厂,全球范围内斗没人敢尝试动画长片。直到30年代末,好莱坞开始依靠雄厚的实力开始创作大型长片动画电影,并于1938年推出了投资百万元的动画片《白雪公主》,其长度和普通故事片相当。影片推出后,风靡全球,极大地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乃至后世的孩子们——不用怀疑,就是你小时候看过的那版《白雪公主》。
全球第一部动画长片,美帝的《白雪公主》;
全球第二部动画长片,美帝的《格列佛游记》;
全球第三部动画长片,美帝的《木偶奇遇记》;
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中国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从制作时间来看,也就比白雪公主晚两三年,和另外两部是同时期的。)
也就是说,《铁扇公主》不但是第一部中国动画长片,也是亚洲当时的第一长动画片,还是全球范围内除了美帝外第二个能制作出大手笔长篇动画的国家!
而与美帝的三部动画基本都是儿童向不同,1941年出品的《铁扇公主》虽然选择《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作为原型,但许多影片中许多内容可不低幼(甚至有芭蕉扇一扇,将女人吹成光着身体的少儿不宜画面,汗……)影片更是借孙悟空、牛魔王、火焰山焚天大火的具象化,映射对战的中日双方,用孙悟空的抗争形象来表达反抗侵略,号召全民抗战的斗志!
无论是画面、配乐、中国化的表现手法,这部电影都称得上是当时那种条件下的杰作了,即使嫌弃他民国时配音演员的口音,黑白的画面——但那也是时代局限,看看二十年后在新中国不计成本、汇聚群英后,万籁鸣再度指导的第二部西游题材动画,《大闹天宫》,就可以想象得出能得到全面支持的万氏兄弟,能将动画艺术上升到怎样的高度。就算时至今日,也可以说60年代的大闹天宫仍然是我国出品的投资最大、制作最精良、艺术成就最高、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殿堂级代表作!
叶公子有音乐才华,家里有资本,若是能对即将扬帆起航的万氏兄弟助一臂之力,在后世留名——对双方恐怕都是大有好处的吧!
只是这个时候美帝的《白雪公主》还没有上映,叶公子不知道动画长片这种形式具有的惊人魅力和超强收割票房的能力,以为动画片不过是消遣娱乐之物,自然觉得陆逐虎是在出言讥讽他:依他的能力,只能搞搞糊弄小孩子的玩意是吗……
连留洋——甚至就在欧洲长大的叶公子都这么想,普通民众自然更加不如,陆逐虎不得不感慨,国内如今如万氏兄弟这样的人物能有那样的远见卓识,真的是了不起啊!
《铁扇公主》创作的初衷是号召“抗日”的,后来《大闹天宫》的半途夭折也是因为日军高压统治——结果很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恰恰在日本大受欢迎,甚至要远超中国,为几代日本动画制作人指明了方向——
基本上电影上映后没多久,该片大卖的信息就传到日本,于是在次年的1942年《铁扇公主》被引进登陆日本院线,成为第三部在日本上映的中国电影,票房口碑上双双成功——在日本也取得了1942年上半年票房第五位的绝佳成绩。
虽然陆逐虎怂恿叶公子去给《铁扇公主》制作电影音乐,但本身《铁扇公主》配乐也不错。当时配乐方面就被日本评论家大加赞赏。看过三四十年美国动画如猫和老鼠、唐老鸭等都知道,里面的“主角们”往往“不说话”,而是代以爵士乐,这甚至让当时的人认为动画电影就得配爵士乐。可中国人偏不,背景音乐被视为与美国动画不同的表现手法,完全不同的中国风格,这一点在后来的《大闹天宫》中尤为明显,戏曲式、锣鼓唢呐的配乐成为永恒经典。而《铁扇公主》的作曲者是后来星海音乐学院的创校校长陆仲任,被业界认为可能是为中国电影音乐创作最多的作曲家,他巧妙地以西洋乐器长笛、单簧管、大管、长号等对答、配置,将唐僧、沙僧、孙悟空、猪八戒的抑郁质、粘液质、多血质、胆汁质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匠心独运,充满民族特色——这位陆逐虎的本家创作这些音乐的时候也不过才二十多岁,还没有从上海美专音乐系毕业。
叶公子同样是年轻人,对于他音乐极高的感染力陆逐虎是很认可的,放在电影的高潮出一定特别出彩,他与陆仲任先生若能合作,也许能继续拔高下电影的表现力。
总之,那时的日本评论家们抓住所能切入的每一个角度,毫不吝惜地吹捧该片。专业人士尚且如此,普通日本民众怎能不看得如痴如醉!在这其中就有一个14岁的中学生,看过该片后大受触动,坚定了他原本就有的动画、漫画梦,放弃了医生的职业,成为了一位漫画家。
这位就是被誉为日本最伟大的漫画家,代表作《铁臂阿童木》(日本第一部TV动画片)《三眼神童》《火之鸟》的手冢治虫。
后来手冢治虫来华专门拜访过万籁鸣,并互留过画有孙悟空和阿童木的画稿,并在自己的遗作《我的孙悟空》的后记中明言该作品系参考《铁扇公主》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