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我们的生活很常见,尤其是在讨论某些方面的看法时,有些人就会先入为主的带着感情色彩去抨击另一方,因为他遇见的人和事告诉他那样的东西就是那个样子,倘若有另一方不是这样的东西站出来时,他就会表现出他的。
人之所以有傲慢是因为有人否定了他的经历所带来的认知,人之所以有偏见是因为他只看到了某个人带着某方面的色彩而把某个人归纳成整个群体上面,从而导致了矛盾和升级。
近现代以来,有人就全盘否定了我们自己的文化和科技,但是殊不知这只是片面的看待问题,事物并不会永远的存在,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在文化上面常常有人先入为主,又是否定又是批判,以至于观念思想都产生畸变,偏见很常见,但有些偏见只是单纯的不了解事物发展的整体全貌,只是看到了事物的某个局部,然后就得出结论,这就好比他的邻居坏人,所以这个地方的所有人都是坏人一样。之前有个相亲对象,就常常把大男子主义挂在嘴边,在她的眼中和女孩子讲道理争对错就是大男子主义,建议女生早睡早起就是不解风情。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不断的西化开放,但绝不意味着经典可以被动摇,当我早睡早起时,会被同龄的年轻人质问:你是年轻人吗?怎么这么早睡?言外之意就是年轻人精力旺盛,嘲讽我是个老年人,在这些所谓的同龄人眼中早睡早起已经成了老年人的代名词,让他们早睡早起就等于当老年人,于是熬夜之风盛行,即便熬夜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好,这不是所谓的偏见吗?在质问经典时这不是傲慢吗?
我常常问自己,自己是否真的与众不同,是现在的思想进步的太快,还是我的思想落伍了呢?我不知道,因为有些观点完全是不合逻辑扭曲的观点,但在生活中却比比皆是。他坐某个品牌的车子发生了事故,另一个人也坐了这个品牌的车子发生了事故,好,这个品牌的车子不行。当然也有媒体炒作波流量的成分,在大数据下,事故其实是必然的,我们看到的其实又是我们选择去看到的,这里面又存在幸存者偏差,因为我们过分关注某件事,所以那件事就会成为焦点,但纵观整体,也许它并不是主流也未可知。人往往习惯于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而不去分析背后的原因和结果,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存在的原因之一。
当然,每个人都有,因为认知是无限的,而我们的认识却是有限的,从某个程度上来说我们的傲慢和偏见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只不过你看的更远一些罢了,但是更远之后还有更更远,事情也许还有反转。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得出暂时的结论来抨击眼前这个认知短浅的家伙。我今天被骗了一百元,我看见了谁都像是骗子,尽管我知道它没有骗我,另外的就是坐标属地所带给我们的固有认知就是如此,傲慢和偏见也存在量变和质变以及量子力学波粒的叠加状态,当我们对该地左边的固有认知累积到达了一定状态时,我们就会在傲慢与不傲慢之间摇摆,在偏见与不偏见之间动摇,我可以是偏见的,也可以是不偏见的,这不是取决于我的,而是取决于这个世界在我的周遭呈现出了有关于它的影响时的状态。
认知是在无时无刻发生变化的,前一秒我们也许认为它是错的,后面因为某个事件就又认为它是对的,我们常常在对错之间反复跳动,就像观测者和被观测者一样,明明都一件事情,有些人正着说是对的,反着说好像也没有毛病。之前有个非常热门的女生穿短裙在晚上出去吃东西被骚扰,于是评论区似乎有好几种声音,但隔个几天再看感觉另外那种声音又是对的,或许我表达能力有问题,又或者是我自身的问题。一种声音是女生不应该在这么晚穿着暴露的衣服出去吃东西,另一种是明明受害的是女方,为什么要来批评女方,受害者有罪论。咋一听我似乎感觉两者都没问题。但是在后来我又听到了一个说法。女性穿衣自由是没错,连法律都不怕的坏人,坏人会因为我们的道德谴责而不去侵害他人,我们只能做好自己让我们自身穿的不那么暴露才得以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这个声音是站前者的。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于是没过多久又有一个穿的很保守的女孩被坏人侵害了,于是带着上次的经验先入为主开始讨伐那种声音了。你们之前不是说要穿的保守一些就不会被侵害了吗?你看这次她又丑又保守,以此来证明她上次的观点是对的。事情都不是同一件事,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把两件事混为一谈然后再得出一个结论,还理直气壮的声讨,这种人不是蠢就是坏,既是傲慢也是偏见。
在互联网中乃至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类似的东西,把两件看似相似的事情做类比,然后得出结论,以此来印证之前错误的观点,有人喜欢偷换概念,有人喜欢先入为主,还有人喜欢张冠李戴,逻辑上各有各的毛病,反正是让人啼笑皆非。
当然我的表述中也可能存在让不持有本观点的人认为我就是偏见和傲慢,因为认知本就是相对的,哲学也是对立统一的,对中有错错中有对,不可能那么绝对,基本上都是相对偏见也许保证不了,但是傲慢肯定是可以杜绝。
至于最近非常火的彩礼问题,众说纷云,你说这到底是偏见呢还不是偏见呢?我认为是否是偏见还是需要和事实对照,基于事实是普通个例还是海量个例,也就是量变和质变的临界状态,超过一定的数量也就谈不上偏见了。那就是是铁打实的事实了。因为毕竟我们基数比较大,任何事情乘以概率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但相对的,在整体中它占的比重是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看来是至关重要的,这决定着我们是否。
作为一个普通的平凡的人来说,我觉得在事实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要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不被他人认可,认为这是属于偏见和傲慢,但观点本就是犀利且尖锐的,在一些模糊情况不明的时候,我们能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多思考多感悟,我们才能走出所谓的傲慢和偏见,因为生活中不乏存在这样的人,一味的忍让和逃避反而会增长他人的傲慢和偏见,在傲慢还不是傲慢的时候就击败傲慢,让偏见还不是偏见的时候就战胜偏见,让真相曝光,让真理常存。让人不望文生义,让人不以偏概全,让人懂得敬畏,懂得修养,这才是对立面的意义。
此刻的心似乎感觉躁动不安,似乎经过变故之后心境也会发生变化。从前是有所依靠的随遇而安,现在似乎没有依靠的感觉,山从这边到了那一边。我开始自我反省,我觉得此刻的状态是之前任何状态都没有出现过的。太需要被人认可,以至于有时又会违背自己的认知。有时又非常的愚蠢,三观既然不合,又何必让费口舌呢!我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呢!尽管我知道他就是傲慢和偏见,但我在他眼里我也是所谓的傲慢和偏见,我们都各执一词,我认为他是偏见于是我想用言语征服他,可他好像也着了魔似得想要征服我。我们互相被互相的心魔所击败,正如曾国藩的那句“世人皆以不及第为耻,而为以不及第动心为耻。”心已动,道心已碎。
我的心常在这种反省中生生死死,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下重获新生,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回想。高敏感的人就是能察觉身边的一切思维,即便是文字也是充满着生命力以及杀伤力。人生是需要修行的,人常常会犯错,即便是自己本就对的观念也会在无形之中被情绪左右,心会幻化,一旦陷入其中,我们就毫无理智可言,你认为的世界观在此刻瞬间覆灭。偏见是相对的,傲慢也是相对的,你我都是相对的。也许你是我我也可能会是你。人只要想表达就会陷入执着,动心即是动念,动念即是偏见,明知动念仍不悔改就是傲慢,三岁学说话,一生学止语。在洞明世事中看人情人暖,在草木寒鸦中仰望天下,做树上的鸿雁,路边的野花,池边的飞鱼,也莫要做尘世的闲人,三言两语道不尽家长里短,粗茶淡饭说不尽情仇恩怨。
常静思己过,莫辩他人非。
心怀浩然气,幻念惹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