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天何雨柱突然想起一件事,对杨沫说:
“沫沫,咱们买点同仁堂的中成药存起来。合营之后不好买了,再说犀牛角也不让用了。”
杨沫深以为然。
何雨柱拿出来刚写的条子,上面有:
安宫牛黄丸、同人大活络丹、同人牛黄清心丸、六味地黄丸、京制牛黄解毒片、同人乌鸡白凤丸、御风宁心片、紫雪散、国公酒、局方至宝丸、再造丸。
林林总总许多同仁堂的中成药,把1000万给了杨沫让她买。商人赚了不少钱,他也用神识安排商人、铁匠、石匠、魔术师等手下购买。
“小心点,钱不够再给你。”
杨沫点头,二人各自上学不提。
到了班级李琴把统计出来的吃饭学生列出名单,班级同学一共26人,伊斯兰校领导和老师的有十五人,学校伊斯兰同学有三十五人,能来的有二十个左右。总计60人上下,考虑有可能多来的就算成七十人好了。
于是何雨柱开始写菜谱,每十人一桌,一桌十个菜。
对于何雨柱经过几百上千人吃饭的轧钢厂食堂几十年的大锅饭锻炼来说不算什么。
菜单:
清炖牛肉、锅包肉牛肉版、干炸牛里脊、葱爆羊肉、红烧牛尾、扒肉条、尖椒干豆腐、地三鲜、一个蘑菇菜、一个海鲜菜,羊杂汤。
总计十菜一汤。
考虑到七十人左右,按照每人一斤半肉算总共需要105斤、青菜若干、油需要十斤以上。
大头每斤肉大约在8000块,这就84万。小头的干豆腐5斤、油10斤,花生油每斤7700元,十斤77000元,干豆腐几千块最多也不到两万块可以忽略不计。
总计90-95万元。
“按照70人算,每人1万多不到2万块。你说怎么样?”
李琴想了想感觉没什么问题,就这么定了下来。
1953年的1月1日是周四,哪时候没有新年假这个说法。要么52年12月28号周日或者53年1月4日周日吃饭。
“对了,酒水还没算。”
“伊斯兰不允许喝酒,弄几箱北冰洋得了。”
最后敲定在一月四日聚餐,李琴负责通知下去。
这些天小两口在买药或者托别人买药中度过,中成药不是你想买就有的,有时候需要等待。最重要的安宫牛黄丸买了一百来丸,其他的比较多了。
李琴问了一圈同学找点有厨房经验的做帮厨,最后找了一男两女三个同学帮忙。
一月三日,何雨柱从空间中找出一个三轮来。先送到食堂100多斤牛肉和五十斤大骨头,几腔羊肉,焯水后先炖高汤。
接着又一车肉和油,干鲍鱼,白菜和口蘑等。
干鲍用的是十个头的小鲍,网鲍太惊人了。
把干鲍发上,估计没有两三个小时下不来,幸好不是谭家菜否则光是干鲍就要提前好几天发制。
最后一车是劈材和冰块,肉放一晚上在一月份也不会坏,但是放点冰保险一点。
晚上加工的很晚,直接在男生宿舍住了,杨沫明天中午直接过来。
早上起来在食堂吃过早饭,感觉没饱,是真的难吃。
周末放假,食堂留下一个打杂的帮厨,何雨柱问了名字居然是本家。于是何雨柱说:
“这也是缘分,一会我做菜你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学会了以后找个食堂做大锅饭没问题。”
外号何老三的帮厨都要磕头谢恩了,被何雨柱拦住:
“可不兴这样,咱们算是本家。我家世代厨子,我这辈开始上学了估计用不到这把手艺,教给你也不算外传。以后不懂可以找我,真真是缘分。”
何老三再次感谢。
何雨柱从熬汤开始教他,怎么焯水去腥,水开几成放什么料。说的很详细,何老三记得也仔细。不过何老三天赋也就那样,感觉和教马华差不多。对了回来之后不去轧钢厂马华找谁学艺啊?以后找机会帮帮他吧。
大骨头炖上之后开始烀肉,有几道菜需要熟牛肉,现在就得煮上。
又叫了一男两女帮厨收拾羊下水,不用太干净,否则羊杂汤不好喝。
何老三帮他切肉,锅包牛肉和葱爆羊肉都需要生肉。切完的肉放上调料腌制起来,加上生粉,花生油鸡蛋清,备用。
起锅放宽油炸锅包肉的肉片,里脊条炸完足足一大盆,等人上齐了再复炸调味。
葱段、干豆腐已经切好。羊下水进锅炖上,口蘑改刀完成。本来何雨柱想用杏鲍菇但是后来想想杏鲍菇是74还是75年才进入东大国的,只好改用口蘑了。
十一点杨沫来了,给李琴她们介绍一下,女人真是奇怪莫名其妙就可以手拉手上厕所。
十一点半陆续上人了,李琴让何雨柱可以走菜了。
第一个菜是尖椒干豆腐,用的黄油和花生油混合油炒的,汁芡分明明油点的规矩,一看就有食欲。
端上早上闷的米饭和馒头,让大家伙先吃着。接着地三鲜和葱爆羊肉来了。
厨子好不好食客就知道,上来一个菜就光盘一个。何雨柱告诉大家大菜还没上呢,大家才斯文一点。
把鲍鱼焖口蘑炖上,锅包牛肉大火快出。牛尾和熟牛肉快速做出红烧和扒来,本来牛尾最好用鲜的做,但是时间肯定来不及,只好煮熟之后小炖一下。干炸里脊也好了,给了一个干碟自己沾着吃。
羊汤可以喝了,每桌一大盆,盐和胡椒面配上自己调。
原定一个蘑菇菜和一个海鲜菜这都合并成一个菜了,何雨柱想加了一个拔丝地瓜。后来觉得糖用的太多不好,就换成开水白菜。反正牛骨汤也多,不用浪费了。
最后一个菜是清炖牛肉,上去之后就齐了。何雨柱看见每样菜都留了一点,真是前世的坏习惯,给何老三留着吃吧。
何雨柱凑到杨沫那桌吃饭,猛吃一会大家都有点吃不动了,毕竟知识分子不是工人,这些大量的十个菜可是剩下不少。
何雨柱展示了什么叫大胃王,几乎把桌上菜都吃光才放下碗筷。
没有喝酒所以吃的飞快,有吃完的老师和领导到桌问候一下何雨柱,也有的想找何雨柱做席。
何雨柱说:
“我们勤行有规矩,不能白做,给点什么凭赏。”
老师们也知道,就定下来几个宴席。本来京城清真餐厅不多,直到鸿宾楼来了才算有清真菜扛把子。何雨柱的水平绝对是目前四九城清真菜的翘楚。
最后何雨柱跟李琴核算消费,总计97万多点。
真便宜啊,杨沫如是想。
李琴一共给了100万,劈材不要钱吗。不让何雨柱推脱,塞进了上衣兜完事。
剩菜有人打包一部分,其余的都给了何老三。
这顿饭让五道口技术学院的伊斯兰怀念了很久,多少年之后还念叨着。
下午没事跟杨沫逛街,两人离得半米远,要不真有红胳膊箍找麻烦。
晚上吃杨母做的菜,也挺好吃的。
半夜带入了焦裕录同志,一样的泪流满面,一样的感动,何雨柱决定以后不再代入这些圣人类型的人物了,费眼睛。
今天有点累,但是精神还是很兴奋。分别找那些给他生儿育女的女人聊聊天,干了几票大的。神经还是兴奋,找了一些鬼子和棒子的电影电视剧看看美女。
有个叫三口百惠的女人不错,那种温柔不是东大国女人能办到的。
在棒子电影里找到一个叫孙艺珍的,嚯!真好。
为了睡觉何雨柱代入了小龙,梦中跟着他学艺,不过马上风也是一种很光荣的死法。
起来打了几趟截拳,居然有模有样的,不过劲力方面一般。
再次兴奋起来代入了杨露蝉,看看太极怎么样。
杨露禅祖上为永年县闫门寨村人,杨露禅时已迁至永年广府南关。清时,永年广府城为直隶(今HEB省)广平府治所在地,“农耕较少,行商坐贾往来其间;文化厚重,四面八方信息畅通,高官勇将,代不乏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杨露禅,“卖过煤土”、“作过膳夫”、“摆过粮摊”,眼宽耳灵人缘好、交际广,善于根据市场信息谋划生计的城镇自由职业者。
杨露禅家道殷实,自幼好武,在广平府西关大街中药铺“太和堂”中干活。这药店为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恰巧这段时间陈长兴借陈德瑚大宅院中授徒。杨露禅与此期间学习陈家沟拳术。这样,杨露禅才得以正式拜陈长兴为师。
杨露禅第一次去陈家沟习武,碰了很多次壁,最后只好去陈长兴家当佣工,经过持之以恒的决心,感动了陈长兴,最后收为徒弟。杨露禅第二次去陈家沟,杨露禅自河南温县陈家沟返回永年之后,一下子把整个广府城给轰动了。不光是爱好武术的人,就连那些不常出门的老年人和刚刚懂话的儿童,也都纷纷传言,说是卖煤土的杨老露从河南学来了“太极拳”,技艺高超,人莫能及,任你有千斤之力,只要他轻轻一拨,便可抛出十几丈远,真是仙人赶驴,越传越奇。
……………..
……………..
等他死后何雨柱退了出来,随手比划几下杨式太极大架108式。身体很快就感应到了明劲,继续比划开始进入暗劲。看到天露鱼肚白,就进了空间里时间差最高的隔层里练拳。
暗劲到抱丹要走很远的路,不过何雨柱身体情况很好,并且完整经历过杨露蝉直到见神不坏的过程,他要进入境界只是时间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