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傻柱转世后回来 / 第十七章高考

第十七章高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1952年8月15日,全国共有7.3万人走进了考场,改变亿万莘莘学子的高考制度就此确立。
  何雨柱一早也准备好参加这次高考,一早杨母做好饭,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加上白米粥。具体有什么寓意,就见仁见智。
  准考证、铅笔、钢笔、橡皮等等应考工具放进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小心系上纽扣,手里抱着走出门去。
  1950年5月份,当时的高等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实行各大行政区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部分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结果,全国20l所高等学校中,有东北、华北、华东三大区73所大专院校联合招生。
  l951年为进一步改变各校自行招生所产生的混乱状况,减少人力、物力及时间上的浪费,当年规定各大行政区争取实行全部或部分高等学校统一或联合招生,如有困难,得斟酌情形,允许各校单独招生。
  1952年在分区联考和统考的基础上,6月12日,高教部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高教部批准外,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办理相结合的招生办法。为了便于组织统一招考工作,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8月15、16、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个单位时间考两科,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每个考生必须参加所有8个科目的考试。17日安排加试笔试和术科。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系,政、国、外、史四科分数之和占60%,数、理、化、生四科分数占40%;理工农医等院校或系采计分数的科目比例则正好相反。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
  从此,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直至1966年。
  这些是校长给他们普及的知识,对不对无所谓,只要让他考试就行。走路途中继续想着校长的介绍:
  1905年9月2日,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当时的高校招生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因而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许多年之后何雨柱用智能手机查询当年高考三天的天气情况,真是难得的好日子。
  全国平均气温为17.9℃,是历史同期较为凉爽的一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在8~28℃之间,没有发生高温热浪;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2.5mm,略低于1950年代平均水平,且没有发生流域性暴雨洪涝灾害。虽是盛夏时节,当年的高考可谓是“风调雨顺”。
  八月十五日是一个很伟大的日子,代表了受欺负将近两百年的东大国的人民站了起来。
  也许后世对这个日子或无动于衷或深切哀痛或无所谓,但是今年的这个日子对何雨柱来说是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
  何雨柱忽然想起他和杨沫考大学加二十分,奖励来自两首歌曲的创作。愧领了!
  上午八点准时开考,最多给你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何雨柱早早来到作为考场的第十八中学,就是杨沫以前就读的学校,为此何雨柱还特意来杨家住。杨沫在海淀带何雨水,临行前妹妹和沫沫都抱住了他让他加油,他一人亲了脸蛋儿一下。
  教室里面放了二十张单人桌,何雨柱排在中间偏左的第三位置。把准考证和文具小心翼翼放在桌子左侧方便监考老师的检查。
  静静等待考试时间的来临。监考老师一共三位,不包括流动监考。老师都是随机来自京城各个学校,尽量创造出互相陌生的环境。
  何雨柱目光没有焦距地看着教室正中那个大大的相片,对着他进行祈祷。然后回忆重回这个时代的种种场景,他忽然发现仇恨已经淡了,不在死犟着非要把谁谁谁挫骨扬灰一类的。不过让他放弃是不可能的,菩萨的教化都没有用况且别人,哪怕是自己原谅了都不行。
  贾家三个小崽子必须是傻子,他们不是喜欢叫傻子、傻柱、傻叔、傻爸吗,那么就同流合污去吧。
  至于阎家和刘家随缘吧,遇到随手害一把,没遇到算他们捡着。
  他会和杨沫组成家庭,生儿育女,把妹妹培养好,其实何雨水开学已经上五年级了。何雨柱找到校长和他爱人,用今年期末个年级的考卷考试,何雨水都是满分。看来丹药发挥作用,“诸天万界数学精通”也功不可没。他与杨沫计算了上山下乡的时间,何雨水读大学一定要66年以前毕业。分配了就可以安心,只要进工厂一类的单位还是很安全的,毕竟他们家是三代贫农。今年妹妹七岁读五年级,明年读初中三年毕业是十岁左右,那时候是54年,高中两年56年,只要不学医四年毕业了,那么就是60年毕业,计划完全可行。即使出现一些偏差,六年的容错时间也够用。
  想到这,监考老师拿着考卷走了进来,先是宣布考场纪律,开考半个小时算弃考、考试一个小时之后才可以交卷、不许大声喧哗、不许交头接耳一类的。
  何雨柱闭气凝神,让自己状态好一些。其实以他平时的成绩肯定没问题,事关紧急他也会担心。
  第一科考国文,记忆类的科目对他一点难度都没有。神识是大金手指,只要读清楚题目小心一点写出答案就好。
  刚解放,出题老师显然出了不少古文题,各种记忆各种分析,这些都是小问题。作文题是:“记我所认识的革命干部”,何雨柱写了帮四合院破案的黄队长。深入浅出的说明黄队长如何负责任,胆大心细,勇于担当的精神。
  大概写了七八百字,在题目要求范围内。回过头仔细检查一遍答卷,没有发现大的错漏,看看时间正好一个小时。
  何雨柱没有忙着交卷,而是静静坐在座位上看着题目和答案期望查出疏漏,然后到交卷时也没有。
  交卷后没有继续想国文考试的内容,过去就过去吧,想也没用。
  休息二十分钟开始考数学,何雨柱感觉比数学还要简单。
  考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20道题,第二部分4道题,共24道题。没有选择题和填空题,全部都是解答题。
  前面16道题都很简单,从17题开始有些难。
  17题是求直线的方程。
  18题求圆的方程。
  19题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20题求抛物线顶点坐标。
  这些题目对何雨柱来讲都不难,只要不看错题目就可以了。
  老老实实答完题,然后反复检查直到考试。
  然后是化学考试小心答题就好了。中外史地更是简单,只要记住了就不愁不会。
  下午考政治常识,何雨柱打着宁可不答也不乱答的准备,可惜书上都有标准答案,直接写就好了。接着是物理沿着化学的方向老老实实看题解答就好。
  最后两科是生物和外语可选,生物好说把课本全部背下来还怕考试吗?外语有两种英语和俄语,二者可选其一。
  何雨柱选的是俄语,没有听力考试,笔试对他来说太简单了。
  说是三天考试,对何雨柱这种理工类的考生已经结束了,其他时间要给那些要考文艺或是体育类的考生的术科了。
  考完试托着杨母回了海淀,杨沫和妹妹都在家等着消息。还没等她们开口何雨柱直接就说肯定没问题,三人欢呼着拥抱在一起。
  庆祝过后,何雨柱开始做大餐。做了一大桌谭家菜,吃的大家伙直呼满足。其实杨父杨母有时候想,这姑爷即使考不上大学又会怎么样,当厨子也行。
  高考结束三人都处于放假状态,又开始了环京城游。带着杨家长子行孙,也是杨蜜的大伯一起到处吃老字号。逛老街,何雨柱对京城比她们熟悉多了。连珠市口的原名猪市口都娓娓道来。
  吃饭的时候不但了解这些菜还能品出优缺点,告诉妹妹和杨沫。有时候厨子听到还会来请教,何雨柱也不吝教授一些技巧。
  后来娄晓娥不知道怎么知道了他们的快乐行程也加了进来,于是何雨柱带着小男子汉与三位美女一起吃喝玩乐。
  晚上夜夜笙歌,结婚的杨蜜生了个儿子,小名叫小糯米。问为啥,就说因为何雨柱黑。
  外国三个女人也生了孩子,一男两女。何雨柱看不见,但是也很高兴。
  雄性就是希望广博地拨散种子,而雌性是希望找一个最后的靠山。
  何雨柱用猎人打来的虎鞭做了一道养生汤给杨家男子喝,结果不多时传来好消息两个嫂子都怀孕了。
  “这是你爹要出生了?”
  何雨柱悄悄问杨沫,杨沫有点犯愁。时间点都乱了,她爷爷已经生了她大伯按照时间来算还没有到生她爹的时间啊。这次奶奶怀孕算什么?多一个伯伯还是姑姑,那以后她爹还有吗?要是没有她爹杨蜜好会有吗?
  弄得乱七八糟的,两人开始发愁。
  这算是悖论吗?存在即合理吗这句话还适应吗?他们两个也没有答案,时间慢慢溜走了,到了填志愿的时候。何雨柱只选了一个五道口技术学院外语系。
  现在就等着“人民日报”发高考成绩了。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