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我武松从不滥杀无辜 / 第四十二章 武松赴任清风寨

第四十二章 武松赴任清风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武二哥需要用钱,派人来告诉我一声便是。”
  李应、杜兴主仆一行挑着沉重的担子,来到了狮子楼,正好与扈三娘、扈成兄妹俩碰头。
  武松抱拳道:“李大哥,前日扈成兄弟和三娘来与我喝酒,聊到未来,我听相公说可以花钱去捐个官来做,便开了口。三娘豪爽,拍板要资助我,便没打搅哥哥了。”
  李应拉着武松,低声道:“我看,既然要捐官,那便捐个大点的。武二哥认为如何?哥哥我不差钱。”
  “官大也不一定好,我听说青州有个清风寨,正好缺个文知寨。能掌握三五百兵,乃是一寨的主官。若是其他官,或许品级高些,却不一定有实权。”
  “这样啊!”
  李应点了点头,指着担子里的银子:“此事若成,武二哥少不得要用钱,我提前送来备着,有备无患嘛!”
  “怎能让哥哥破费。”
  “你我之间不要因为这些阿堵物见外。今日扈家兄妹也在,便坐下来聊一聊。”
  独龙岗上,祝家已经没落,李家、扈家崛起。
  利益的重新分配,自然会出现矛盾。
  他准备让武松做个见证,将事放开了说,也避免伤了和气。
  不觉,半月时间悄然而逝。
  三月的山东,青翠满山,白云悠悠,算得上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呼吸一口都有花香沁人心脾。
  “武二郎,大喜啊!”
  衙门里,史文魁恭喜道:“朝廷的委任下来了,即刻让你赴任青州,去做那清风寨的文知寨。要不了两月,我也要调往大名府做个县令了。”
  “恭喜相公!”
  显然,抄西门庆的家,送往梁中书的赃款起到了作用。
  虽然是平级调用,没有升官,但大名府下的县令,油水显然更足。
  至于清风寨的知寨,“寨”指的是巡检司寨,并非集镇。因此,“知寨”并非镇长,其实是指巡检。
  宋代在诸州险要处置寨,与县同级,以寨官或知寨主管,掌招收士军,教习武艺,以防盗贼。
  对于犯罪行为,杖罪以上者解送本州处理,其余的则由知寨决遣。
  武松花钱所谋的这个官职,也就是和关胜这个蒲东巡检相当,只是其权柄是执掌一处险要地界的寨子,权力或许比郡巡检小了些,但权力运用的范围更自由。
  在蒲东郡,关胜只是个小小的武官,而在清风寨,武松可是最大的官。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阳谷县,栾廷玉接任了武松的都头职务,而武松走马清风寨,上任文知寨,自不好带着哥哥嫂嫂前往,只等稳定下来,再接去也不迟。
  “哥哥,若有人欺负,不要和人争执,报于栾都头便是,有什么事,等武松回来解决。”
  “兄弟现在做官了,哪还有人来欺负我。”
  “叔叔,这是奴家亲手缝制的春衣,叔叔出门在外,一定要保重身体。”
  “哥哥嫂嫂,那武松走了。”
  阳谷县外,“小温侯”吕方,以及“鬼脸儿”杜兴率领的李家庄十人,“一丈青”扈三娘率领的扈家庄十人,共计二十四人,等候已久。
  武松作别哥哥,纵马便往青州奔去。
  青州是古籍中所记载的古九州之一,“海岱惟青州”,大体指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的一片区域。
  西周时期,当时周武王为了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分封制度,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国名为齐。
  太公至营丘后,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
  青州有鱼盐之利,但在武松看来,青州的资源绝不只是鱼和盐。
  枣庄的大型煤矿,淄川的露天铁矿、石灰岩、自然硫等等都有极其丰富的矿藏。
  还有青州的好汉!
  青州,清风寨,是个有六七百兵丁的中小型山寨,雄立于险峻的山道中间。
  山寨虽小,五脏俱全。
  六七百兵丁,吃喝拉撒,倒是简单,但兵也是人,也有精神和生理需求。
  于是在山寨不远处便有了娱乐性活动场所,再后来,围绕着那片区域逐渐形成了集市。
  毕竟清风寨还是有些实力的,能够保障一地安全,周围庄子、村落都愿意来这里赶集。
  轰隆隆!
  武松一行,纵马奔驰而至,竟似千军万马一般。
  清风寨前,一马当先的武松一勒缰绳,大马嘶鸣一声,人立而起,目光一扫,睥睨群雄。
  “当当当!”
  寨子瞭望塔上响起了密集的鸣金之声,顿时,几个拒马被兵丁推着拦在了寨门前,然后撒开腿就往寨子里跑。
  “来者何人?”
  有人在寨门后面大声呵斥,却是不敢露面。
  这清风寨的兵倒也不差,是“小李广”花荣亲手练出来的,但强的也有限。
  毕竟一个月才几个钱、几斗米,犯不着拼命。
  “来者新任文知寨,打虎好汉武松是也!”
  吕方纵马向前,扬声大喝。
  “呀!是新上任的知寨大人,快快快,将拒马推开……”
  一员身穿皮甲的小将从寨门里走了出来,大声道:“知寨大人到了!锣鼓敲起来!秧歌耍起来!迎知寨大人喽!”
  那拒马刚被兵丁给推开,从寨门中便冲出一群女人。
  在众人的目光下,只见这些女人支起大鼓,舞起红绸,载歌载舞,曼妙的身姿随着鼓点扭动。
  而那木头搭建的瞭望塔上也挂上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好不热闹。
  一顿大鼓秧歌结束,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乡绅齐声抱拳道:
  “恭迎知寨大人!”
  武松打马向前,目光扫视着那一众乡绅,突然扭头朝左右道:“来者不善啊!”
  “二哥,我们才是来者!”杜兴笑道。
  武松夺了那原著中刘高的官位,也抢了武知寨花荣的晋升渠道,可不就是来者不善。
  这清风寨,本以为只有花荣一个对手,此人却是好拉拢。
  现在看那些乡绅,武松觉得那刘高可能才是最大的对手。
  自古皇权不下乡,乡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所以,大宋朝的社会治理是由官僚和乡村士绅共同构成的,国家对乡村关注的主要是赋税和治安,其他事务则由乡绅、族长等来承担,由此形成了“皇权不下乡”的治理格局。
  武松这个知寨,和本地乡绅并没有利益冲突。
  但若是那刘高属于本地乡绅的话,一切就不好说了。
  ‘刘高的媳妇去清风山一带上坟,才被矮脚虎给抓了,可见那刘高也可能是本地人。’
  ‘他现在说不定就在这群乡绅之中……’
  武松心中一笑,跳梁小丑罢了。
  他武松谋得这个知寨,可不是来贪污发财的,他要干一番大事业。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