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上过夜班的汤海江,在汤漫一开店面就来到了批发部帮忙。因为汤海江知道,要给汤漫一个好印象:弟弟我汤海江从今以后洗心革面,彻底的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我心里,一个把亲情放在首要位置的弟弟。汤漫见到汤海江的第一句话是:“弟弟,你今天不是要上白班的吗,怎么今天又来了,早饭还没有吃过吧,正好,我刚才在早餐店买了包子,先吃两个包子吧”,姐姐关心弟弟的亲情在此时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汤海江说:“姐姐,我和昨天一样,又和同事调班了,他们给我上白班,我给他们上夜班,我们单位现在的工作按排是两天白班,两天小夜班,两天大夜班,然后是两天休息,休息好了,轮过来又上白班,除了两天白班和同事之间调换一下,其余的小夜班和大夜班在上班其间见缝插针的打个盹,我们年纪轻,挺的住。姐姐,我来之前在家里刚吃过水泡饭”。随后,汤海江主动找活干,在店门口,堆放着很多乱七八糟的木架托盘,有的托盘已经散架,有的又断了横档。汤海江首先把木架全部搬开,拿了把竹扫把将各个角角落落都淸扫了一遍,等清理完现场,汤海江再把木托盘进行了分类。没有破损的木托盘一块块的找出来,从里到外一块块的码上去叠起来,等叠完没有破损的木托盘后,将乘下的破损木托盘按破损程度又进行了分类,稍微有点破损的放在一边,破损比较大的甚至是无法修复的又放在另一边。汤海江拿来榔头老虎钳和螺丝刀一字批,将木托盘破损的木板一块块的拔掉铁钉子,用榔头将拔出来的旧铁钉放在铁块上敲直,可以再次利用,再将实在无法修复的破损木板用榔头敲掉。将敲下来的旧木板一块块的按长短分类摆放好。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把稍微有点破损的木托盘拖到空旷的地方,拿来拆下来的旧木板条,一块块的试一下,如果拿在手上的这块木板大小正好的话,就用刚才拔下来的敲直备用的旧铁钉将这块木板钉在木托盘破损的地方固定住。经过汤海江的整理维修,原来店门口乱七八糟的一堆旧托盘被排放的整整齐齐。再将另外拆下来的一些刚才没有维修用掉的木档条和板材放在一个专门的角落边,以备下次再用。门口已经整理的井井有条,汤海江再到店里面看了看还有什么需要做的,看看都已经整理妥当,汤海江坐下来拿起一只茶杯喝起了茶。一会儿,顾客打来电话,是汤刚的三叔打来的,汤漫一边接电话,一边拿了纸笔对三叔需要的品种进行了记录。汤漫记录完三叔需要的品种后说:“三叔,我马上让人给你送过来”。汤海江站在旁边说:“姐姐,我现在给他送过去吧”。汤漫说好的,马上核算了一下价格并随手将送货单给汤海江:“弟弟,这批货现在马上送到汤刚三叔那儿去,送到了给他卸货并码好,等他清点完货确认收货之后把货款收来。因为收款不及时,一旦欠多积压,以后就很难再收回来了”。汤海江说:“好的,我知道了,姐姐”。就推出电动三轮车将三叔需要的货搬上车送了过去。汤海江开着电动三轮车不到十分钟就到了三叔的店里,三叔一看今天来送货的是汤海江,觉得很好奇,因为汤海江和三个姐姐因为分房子的事已经是闹得人尽皆知,并且汤海江在多种场合还到处说他的三个姐姐已经都死掉了,并发毒誓从此以后与她们老死不相往来。而现在竟然帮汤漫来送货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但三叔毕竟是开店的生意人,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嘴上却没有说出来。而是笑着对汤海江说:“海江,今天你来送货啊”,汤海江也笑着说:“是的,三叔,今天是我来送货”。并接着说:“三叔,这货我卸下来放在那个地方”,三叔指了指店里一个空地方说:“海江,卸下来就放在这里好了”。汤海江就把货卸下来放到三叔指定的地方码好。说:“三叔,货我已经码好了,您点一下货吧”,三叔就过去清点了一下货物准确无误,汤海江马上拿出送货单递给了三叔:“三叔,这是送货单,您核算一下,货款对不对”。三叔算了一下,不错,就将货款交给了汤海江。汤海江骑上电动三轮车说:“三叔再见”,就开动电动三轮车回去了。到了批发部,汤海江把从三叔那里收来的货款交给了汤漫。此时空闲,汤海江就坐在店里喝了一会儿茶。这时一位五十来岁的中午妇女进店,汤海江马上放下茶杯笑容满面的迎了上去:“阿姨,您好”,中年妇在店里转了一圈,对汤海江说:“过几天儿子结婚,酒席在家里办,今天来看一下,酒席中需要那些饮料”。汤海江马上察眼观色,看这位妇女的眼色行事,鼔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当妇女走到那一个品种的饮料前,马上对该品种进行全面的介绍。而当妇女犹豫不决的时候,就站在边上静观其变,最终,这位本来只是想来看看,了解一下行情的中年妇女就在汤海江的热情引导下,并了解了这位妇女家离这不是很远,开电动三轮车可能需要十分钟左右,就向妇女保证,帮她送货上门,这位妇女才挑选了两个品种共十箱饮料。汤海江马上叫了一下汤漫:“姐姐,算一下多少钱”。汤漫就拿了个计算器过来,快速的算了一下这些饮料的价格。中年妇女掏钱付清了货款,汤海江马上将十箱饮料搬上电动三轮车,并对这位妇女说:“你是坐在车子前面的位置上还是坐在车子的饮料箱上面”,妇女说:“我坐在前面位置上吧”。汤海江就让妇女坐在前面位置上他的旁边,按中年妇女指点的地方开车将货送到家。到了中年妇女家里,汤海江马上按照妇女指定的地方将搬下来的饮料放好,随后就开车回批发部了。这时,一位外地民工在店门口的几块写着售房租房信息的黑板前看了一会儿,进店问汤漫,想租个车库住人,有没有便宜点的,这样费用可以省一点,汤漫就拿着车库钥匙带着他去看房了,汤海江就替汤漫管店。一会儿,汤漫回来,到中午时分,汤漫在店里用电饭煲烧好饭,并随便炒了几个简单的菜,将饭菜端出来放在店门口的小桌子上,并叫了一下汤海江:“弟弟,吃饭了”,汤海江回应道:“姐姐,我知道了”,就过去拿起碗筷自己盛了一碗饭。汤漫,其丰,汤涵,涵涓,汤海江五个人就坐在店门口小桌子旁吃起了饭。一会儿,一辆小轿车开过来,正好店门口停着刚才汤海江送货回来随手停在那里的电动三轮车,因为路比较挤,小轿车司机说:“老板,能不能移动一下电动三轮车,我可能开不过去”。本来其丰站立起来,要去移动电动三轮车的,汤海江马上端着碗筷站立起来说:“我来我来”,就赶紧过去将电动三轮车移开,让小车过去。此时的汤海江就端着碗筷索性就站在那里吃起了饭。这时,突然汤海江看见诸国明骑着一辆电瓶车从店门口路过,本来想回避开的,免得让诸国明看见,但已经来不及了,只能迎面非常尴尬的笑了笑。而此时的诸国明看见汤海江竟然端着个碗在汤漫的批发部店门口,是大吃一惊。因为前些天汤漫让诸国明帮忙,给汤海江打个电话,让汤海江作为舅舅给汤漫的女儿买个书包被汤海江在电话里破口大骂。并警告诸国明,让诸国明少来这套,骂他算什么东西,这种事不要他管,说他的姐姐都死掉了,边骂边将手机挂了。诸国明被汤海江这样劈头盖脸的一顿骂,到现在都还没有忘记,而现在汤海江竟然捧着个碗筷在汤漫店里吃饭并在帮她干活,前后才不过三天的时间,反差竟然是如此的大。而现实就实实在在的摆在眼前,诸国明也只能跟汤海江点点头笑了笑,就骑着电瓶车走了。在路上,诸国明脑子里始终是在想,是什么原因促使汤海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终于想起来了,原来是那天诸国明和汤海江在刘建明家喝酒后回家的路上诸国明向汤海江提起汤漫去年开批发部一年挣了二十万。而汤海江一听开批发部一年就挣了二十万,当场就惊的:“啊,一年二十万”的叫了出来,而之后就不再出声了。两人骑着电动车在路上行驶,没有说话了。想到这里,诸国明才知道,现在的汤海江已经不是当年在职校里一起读书的汤海江了,已经是变的非常的现实了,变成了一个有奶便是娘的汤海江了。想到这里,诸国明也不再多想了,但诸国明万万没有想到,汤海江一家对他新的算计开始了。
而此时的汤海江,在被诸国明看到他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反应,却是非常的不自在,连他自己当时都是无地自容,恨不得马上找条地上的缝隙钻进去。但汤海江的反应就是比一般的人快,马上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一会儿工夫的就不再想这件事了。吃完中饭的汤海江很勤快,马上收拾完饭桌,洗完五个人吃完饭的碗筷,又忙忙碌碌的找事做。一位开小店来进货的大妈走进店里,汤海江连忙笑容满面的对他进了招呼,并向她介绍最近刚进的一些新产品。而这位大妈逛了一圈就走出店门,走到了不远处开的一家和汤漫同样品种的店名叫记生批发部的店里。不一会,就从那家店里进完了这次想进的货,汤漫看了气呼呼的说:“真是气死人了,生意又让他们给抢走了,要是没有那家店,这票生意肯定是我们做的”。并在生气的同时,竟然走到记生批发部的旁边大骂起来,而且骂的是非常的难听:“那来的野种,好好的在家里呆着不好啊,非要跑到这里来搅和一通,也来开个什么批发部,想发财想疯了,去偷去抢好了,还要开什么批发部,去偷去抢钱来的更快”。而此时的记生批发部里只有记生老婆一个人在家,记生不在店里。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记生老婆看看自己只有一个人,而汤漫的店里不但有她们俩夫妻,而且还有她的三个姐弟,共五个人,一旦迎上去和她对骂,进而发生肢体冲突,那肯定不是她们的对手,所以采取了忍的策略,任由汤漫如何的骂街,就是高挂免战牌。而汤漫仗着现在店里有老公和姐弟五人,那是越骂越勇,在这个街坊四周,整个中午都是她的骂声,估计整整的骂了大半个小时,汤漫也骂的是口干舌燥,而记生老婆从头到尾都没有去还她一句嘴。此时的汤漫,像一只斗鸡场上得胜的公鸡,是非常的兴奋,因为汤漫自从出世娘肚皮,在和别人吵架斗嘴的时候要么从来没有像今天骂的这么痛快,要么就是骂不过人家,不是别人的对手,而现在居然将记生的老婆骂的不敢还一句嘴。看看骂的也差不多了,汤海江过去了,说:“姐姐,骂的也差不多了,谅他们也不敢还嘴,给他们一个教训就可以了,骂人也吃力的,我们回去吧”。在汤海江的劝说下,汤漫停止了骂人,回到了店里。因为骂的尽兴,所以高兴,整个下午,汤漫都是极度的兴奋,并对老公其丰说:“像这种人就是要骂,骂的他们凶,他们就越不敢和我们作对,也不去打听打听,我汤漫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而老公其丰今天也确实见证了老婆的厉害,对老婆汤漫是唯唯诺诺,连声应道:“是的是的,对这种人就是要比他们还凶,他们才会怕”。还是汤海江考虑深远一些,说:“姐姐,我认为今天给过他们一个教训差不多了,刚才我观察了一下,发现他们店里只有他老婆一个人,所以她才不出来,如果她当时出来对骂,而我们这里有五个人,那她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所以她采取了忍的策略,好汉不吃眼前亏。而如果他店里人比我们多呢,我想,这个结局就不一定了,好了,我上夜班的时间快到了,我要上夜班去了,如果有事马上电话打给我”,说完就骑上电瓶车去货场上小夜班了。而汤漫听了汤海江的话,却不以为然,对老公和两个姐姐说:“怕什么,谁怕他们啊,骂他们怎么了,他们敢把我们怎么样”。此时的其丰和汤涓汤涵是一声不响的坐在店里。
而在记生批发部,要到下午四点钟的时候,记生才回来。此时他老婆就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和纪生说了一下,老婆说:“本来我想马上电话打给你的,但考虑到你当时在路上,为了不让你分心,所以我想,还是等你回来再告诉你吧”。纪生听了是非常的生气,想想大家都在一条街上做生意,各开门户各做各的生意,我们又没有去冲犯他们的地方,她们怎么能这样呢。纪生是越想越生气,当天傍晚,纪生的两个兄弟到纪生的店里来一起喝酒,在喝酒喝到一半其间,纪生和兄弟讲了今天中午他不在,旁边的漫丽批发部老板娘汤漫跑过来大骂的事。两位兄弟听了是非常的生气,就对纪生说:“他们主要是看你店里只有你老婆一个人,而他们店里有五个人才敢来骂,如果是现在,我们店里有四个人,你看看,他们还敢不敢来”。而此时,记生的老婆出去倒垃圾,竟然又碰到了汤漫。汤漫想,中午我骂了你那么长时间,你竟然连一句还嘴的话都没有,你也就这点胆量,索性再骂你几句。就开口冷嘲热讽的骂了起来,而此时的纪生老婆,中午已经受了汤漫的一肚子气,那里容的下她再这么放肆,马上还嘴和她对骂起来。两人骂着骂着,汤漫的一只手指点过去点到了纪生老婆的脸上,就发生了肢体冲突。汤漫虽然人长得五大三粗,但打架却不是纪生老婆的对手,甚至被纪生老婆扇了好几个耳光。在两人打斗的时候,汤漫的老公和纪生也从店里冲了出来,但没有参与打斗。而此时左邻右舍都出来,顿时,街上聚集了很多人,汤漫和纪生老婆被左右的邻居的拉开了。汤漫马上打电话给汤海江:“弟弟,旁边记生批发部叫了人来,我被他们打了,你赶快回来”,汤海江马上将货场的大门落锁,骑着电瓶车赶了过去,而此时已经有附近的邻居报警,不一会,汤漫和纪生老婆被带到派出所处理。当汤海江赶到现场时,现场已经散掉,汤海江在问了其丰情况后,去了派出所,而派出所他也进不去,就和其丰交代了一下,自已又回货场上班去了。到了货场,汤海江打开大门的锁,看了一下时间,出去了大概一个小时,并察看了货场各处,无异常才放心。坐在货场值班室的汤海江,不时的打电话问其丰:“汤漫现在怎么样了”。而此时的汤漫,在派出所里配合公安机关做笔录,经调查显示,是汤漫先骂人,先用手指头去点纪生老婆的脸,责任全部在汤漫一方。汤漫虽然被纪生的老婆打了几个耳光,但纪生老婆是自卫的,最后,两人被批评教育了一番后被放了出来。
第二天,汤海江上过小夜班后来到店里,全家人傻傻的坐在店里都不说话,因为昨天虽然中午汤漫在纪生的店门口破口大骂自以为占了大便宜,但接下来晚上的事却是实实在在的吃了大亏。而此时汤漫也进行了反思,两家店相隔不远,买的又是同类的产品,在挑衅对方的时候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反而让纪生老婆给扇了几个耳光。所以光做点附近邻里之间的生意那肯定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想把生意做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因为在那个时候,很多开店的老板都流行买一台小面包车将货送往更远的地方,这样就能做更多的生意,但问题是招个驾驶员又要多花费一大笔钱,而如果是自己的老公去送,这管店的事就显得有些人手不够。汤漫将这个想法跟几个姐弟和老公说了一下。汤海江说:“姐姐,你放心,这送货的面包车我来开,我在单位里天天和同事调班,这样白天就可以去开面包车送货了”。此时的汤海江已经考出了驾照,既然汤海江这么说,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从此以后,汤漫就会在空闲时间到周边的一些县市区去走走看看,当物色到一些卖和她一样产品的小店就会走进去问一问,要不要货,可以给他们送货上门,价格一定便宜,通过汤漫这样的营销,去走访,还真的让她拉到不少的外地生意。一天,汤漫将一份送货单交给汤海江:“弟弟,这批货明天送到越于县去,去之前先给客户打个电话,问一下他大概几点钟可以把货送过去。这户人家是最近发展出来的新客户,我看很有发展前途,送过去的时候态度要好,货送到把货款带回来,有事马上给我打电话”,汤海江说:“知道了,姐姐”。第二天一早,汤海江到了店里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给客户打了个电话:“老板,我是会计市漫丽批发部的,请问你们要的货大概什么时候送过来”。对方老板说:“中午我们都在的”,汤海江说:“好的,我中午之前送到”。汤海江马上开出面包车,将需要的货都搬上车,开车前往越于县送货。经过汤海江这样死心塌地的帮助,汤漫虽然在与邻近的纪生批发部的冲突中占不到便宜,但却在将货物送往外地市场打开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