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20xx年x月x日,天气晴。
今天从医院将外公接了出来,他的状态看上去挺不错的,至少比在医院里的状态要好。本就瘦弱的外公如今看起来已经是皮包骨头了,在我印象里他似乎不是这样的。
医生是怎么说的我并不知道,不过看母亲的样子似乎并不是什么乐观的结局。
外公说想回去,母亲便答应外公说回去。
——
回到家里,不过两三天的时间,母亲就请了假陪外公回去老家了。家里只剩下我跟父亲,因为没钱,我只能忍受着自己煮的跟黑暗料理一样的面条,只有等父亲回来之后才能稍微吃点好的。
那段时间家里跟安静,最后父亲因为工作的问题,我被送到奶奶家稍微住一段时间。所幸的是奶奶家离学校并不远,我自己一个人就能去,只不过还是需要让奶奶叫我起床,不然我会赖床。
秋天并不算太冷,虽说赖床,却也没用太久就会起床。
……
学校里的日子挺无聊的,那个时候没人会喜欢上学,就像现在没人会喜欢在工位上当牛马一样。
没由来的,我居然开始想念母亲了。似乎是太久没见到对方的原因,又或者是因为奶奶炖排骨不喜欢放盐,我开始想吃母亲做的菜了。
回到家里,父亲因为上班的缘故,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只能让奶奶给他热一下剩菜剩饭。
有天放学,我惊喜地发现来接我的是父亲。回到家里,我的两位姨母也在,只不过她们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僵硬,像是逢场作戏一样。
那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什么。
第二天天没亮,两位姨母就出去赶最早的火车去了。
那天依旧是我自己一个人去上学,不同的是,那天没人叫我,差点迟到。
那天放学之后我去的是奶奶家,那时的我只知道,想吃点好吃的只能去奶奶家。
……
没过两天,又是父亲来接我。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放学,而是请假。
当我坐上回老家的火车时,我产生了一种像是回老家过年的错觉,当时还挺开心的。
同行的还有我的两位姨父跟姐姐弟弟,一路上我们姐弟三人还有说有笑的,并不知道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那时候觉得泡面好吃,尤其是火车上的,就缠着父亲给我们一人买了一桶泡面。
下了火车,距离村子还有一段距离,那时候还有马车。对我来说,那时马车似乎要比汽车坐的舒服。
在老家的那几天,外公的状态看着似乎要比刚出院那会要好,至少可以一个人扶着墙走出来晒太阳。
直到我学了一个词,叫回光返照。
……
难得吃到母亲做的菜,那一顿的我足足吃了两碗饭,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其实很多了。
父亲给我请的假不多,也就三天。
这三天家里的人比过年还多,而且还不用写作业,对于还是孩子的我来说其实是开心的。
回去的那天起的很早,早的有点过头。因为火车班次的缘故,要坐火车只能去县城里。
母亲说要去镇上的医院买氧气袋,就顺路一起,到了镇上就下车。
又要跟母亲分别,我心里多少有点不开心,不过也没办法,只能祈祷母亲能早点回家。
临走时,外公似乎要说什么,我们姐弟三人都站在床榻前,听着外公的嘱托,然后离开。
那些话很平常,好好吃饭,好好上学,开开心心的。
不多,但那时却没有听出太多的意思,如今想起来,或许外公想说的远不止那些。
我的两位姨父因为工作,昨天就已经离开了,而弟弟因为家很远,留了下来,只有父亲带着我跟姐姐回去。
去县城的路很远,那时的路也没修好,坐在车上的因为晕车差点吐了。
幸好在我要吐的前一刻到地方了,我也从吐在车上这个选择里变成了吐在火车站门口。
吐完之后好多了,除了有点饿。
还想着等上了火车再求着父亲买一桶泡面,没想到仅仅是父亲接电话的时间里,外公走了。
听母亲说外公咽气的那一刻,大姨母就晕了过去。
……
后面我还是回去了,一来就请了三天假,再一个就是课程落太多也不行。不过回去也没太久,不过两三天就又回去了。
这次老家里面多了好多人,哪怕是过年都没有过这么多人。
我只记得那天晚上的月亮很圆,院子里是一个又一个纸人,月光照在纸人上,我却没有任何感觉。客厅里的东西不知道搬去哪了,取而代之的最中间的棺材个铺在地上的干草。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丧事,长跪不起的礼节让我的膝盖跟腰是疼的;半夜响起的唢呐声让我从睡梦中惊醒;持续七天的丧事下来没有一个人的状态是好的。
似乎所有人都瘦了一圈。
那几天每天都要上香,因为没有睡好的缘故,一次上香被香灰烫出一个水泡,却也只是用牙膏抹了抹就了事。
剩下的没有太多的回忆,只记得最后送葬那天母亲哭的声音很大,整个人瘦了一圈。从村子到坟地的路很远,那个时候还没有强行要求火葬,送葬的队伍扛着棺材走了很远,直到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当中。
我记不得我是什么时候回去上学的,但是当我的朋友问起我这段时间去哪了,我只回答他家里有事,太多的家里不让说。
等到老家那边的事情结束,母亲因此病了好久,最后选择了辞去原本的工作。
时至今日,逢年过节,回到老家的时候都要路过那片坟地。里面埋葬了不知道多少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坟墓现在是否有人来祭拜。
有时母亲也会面露哀伤,但也没有太多言语。
我并不会什么安慰人的话,尤其是安慰身边人,更多的时候只会选择沉默。
最后外婆被接到大姨母家去住,似乎是习惯了农村的生活,外婆并没有住太久就回去了。
没有太多的挽留,只是尊重老人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