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烽火1933 / 第26章 李庄见闻

第26章 李庄见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凌南至喇嘛洞阵地由国军第108师防守,距离石头村最近的国军一部驻扎在大营乡,陈政三人伪装成普通老百姓,顺利进入大营乡。
  这里有国军驻扎,把控并不严格,小镇入口道路仅设有阻拦障碍,虽有国军士兵站岗,却对进来的人员不管不问,且站岗的时候抽烟,聊天,显得十分随意。
  丝毫没有风雨欲来的压迫感。
  镇子不大,仅一条街道,瓦砾房屋错落有致,镇子以北是国军营地,切换视角,陈政发现这个营地还不是特殊的营地。
  营地内停靠着数辆卡车,往里看不清楚,视野仅能看得到院子。
  这难不倒陈政,来到镇子以北的山坡,三人的视野随着位置升高而向远处扩散,营地的容貌清晰呈现。
  “这里居然是国军的后勤补给站。”
  营房内堆积着各种物资,崭新的枪支、粮食、弹药,数量足以装备一个满编营,粮食足够一个团吃上两三个月。
  陈政虽然眼馋,但心中十分清楚,坚守凌南至喇嘛洞一线的国军108师在日军大举侵占热河省的时候,打的相当英勇。
  他干不出偷自己人后勤补给站这种事情。
  一个后勤补给站,不算是什么战略重地,陈政把小镇边边角角,以及附近地形点亮后,便带着二人离开大营乡。
  接下来的时间,陈政早出晚归,着重点亮大凌河东部地区,未来热河沦陷,大凌河东部地区或许将成为救国军打游击战的地方,容不得他有丝毫的马虎。
  陈政一边跋山涉水,点亮山川河流,一边绘制地图,为此鞋子都跑坏了好几双,小本面子上画满了地形图,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标注特殊。
  “没想到这里的土匪居然这么多。”
  在点亮地形过程中,陈政发现不少山匪的寨子。
  多的一窝百十人,少的四五十人皆有。
  “希望这些土匪有自知之明,不要来招惹我。”陈政把土匪山寨标注出来,只要这些山贼敢招惹他们,直接把部队拉过去。
  在此期间,一营二营暂编为一营,下辖一个加强连,一个多月的军事训练,一连战士们掌握的军事技能愈发过硬。
  与陈政接触,王洪昌的理论知识愈发丰富,实践经验愈发熟练,石头村的村民对救国军颇为爱戴,夸他们是仁义之师!
  这种特殊的体验,被人需要的感觉,每次都使得一连战士们浑身热烘烘的。
  到后面,就算王洪昌不主动提醒,战士们便开始自发的帮助村民铺路修桥,久而久之,一部分村民选择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后山操场。
  救国军毫不费力的招到新兵十七人,这说明了,石头村村民对救国军相当信任,才会把他们的孩子送到救国军的部队之中。
  这种被人需要的感觉,使得王洪昌愈发肯定陈政的决策,愈发觉得陈政的决策才是真正的出路。
  苏区思想在石头村进行的格外顺利,顺利的让王洪昌有点无法想象,心潮澎湃的他愈发迫切想要把在石头村的实践成果,向李庄扩散。
  这两天,王洪昌开始对李庄进行考察,考察的方向和石头村的一样,主要调查李庄生活困难的百姓。
  王洪昌来过一次李庄,对李庄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困难家庭或许不少。
  哪怕是他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当真正开始深入调查的时候,依旧被李庄农民的生活困苦震撼到。
  他去的第一家,房屋为黄土混合稻草建盖,窗户用一排排木棍封住,间隙漏风,屋内连家具都没有,陶陶罐罐摆放在地上,一些罐子里能看到黑乎乎,粘稠的东西。
  里屋更黑,空气污浊,没有衣服穿的李老四一家就用夏天的衣服塞上稻草避寒,其子枯瘦如柴,蜷缩在大炕的角落。
  四十多岁的李老四身材不高,一米六七左右,头上戴着顶破旧的黑色毡帽,饱经风霜的黝黑脸颊上沟壑纵,横王洪昌问他:“你们过冬就往衣服里塞稻草?”
  李老四显得十分拘束,胆怯:“长官,哪里有过冬的衣服,家里就我身上穿的这件薄棉衣,谁出门干活谁穿。”
  王洪昌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叹口气,走到土炕边,伸手摸了摸,“冬天冷,可以把炕烧热一些。”
  李老四说:“长官,那山上的柴火都是李家的,想要柴火,就要从十几里外的山上去砍伐,大雪封山的时候,路更难走了,而且一天只吃一顿饭,哪能走个来回。”
  王洪昌看了眼李老四,见他的神色除了些许的拘谨,似乎对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
  “李老四,李老四!”
  门外来了几个衣着厚实的地主爪牙,戴着灰黑色毡帽,手插在袖口里,嚣张跋扈的揣着木棍绑成的院门,弱不经风的院门向院内倾倒。
  李老四卑躬着跑过去拉开木棍绑成的院门,低三下四的说了一通,那几个地主爪牙瞧见王洪昌等人,便转身离开了。
  王洪昌问:“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李老四的身形似乎被压的更低了:“要粮的,今年收成不好,粮食不够交,我求他们缓两天,可这家哪里还有粮,家里那点粮,都不够我们一家五口过这个冬天的,我家老母亲明天准备去刮点树皮,兴许还能撑几天。”
  王洪昌沉默,“你带我在村子里逛一逛,我可以给你些粮食,虽然不多,但足够你们一家几天的口粮。”
  李老四连忙躬身,“多谢长官,多谢长官。”
  出李老四家,往左走十余步,见李老四邻家房门紧闭,李老四说:“李有田家,一家六口,在村子里卖儿二元,女一元,没人要,就带着一家子走了,不卖不行,活不下去。”
  王洪昌透过窗户缝隙往屋内看,房屋空荡,什么都没有。
  这时,不远处传来求救的呼声,引得街坊邻居放下手头上的活,纷纷跑了过去。
  破旧的小院子,里三层,外三层,李老四从人群里钻出来,于心不忍的说道:“一家七口,没了。”
  王洪昌略微一怔,“怎么回事儿?”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