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洪敏估摸自己是最后一个到的,站定就问,到齐了吗?龚杰兴扫了人群一眼,回答说,只差邵乾坤没到了。
邵乾坤的厂在郊外,走路四十多分钟才能到这儿。要是骑自行车,也就一刻钟,可邵乾坤没有自行车。邵乾坤家里比较困难,早年丧父,母亲打小工或做针线活把五个子女养大。
邵乾坤是老大,参加工作后,几个弟妹也相继工作。城里刚参加工作,学徒三年,头年月薪18元,第二年上调5毛,第三年出师,拿一级工工资,再评上二级工,也就几十元左右。这和农村比,富裕多了,存在一定城乡差距,但城里人什么都要用钱买,开销也是较大的,每月工资满足基本生活开支,略有一点节余。
早两年,邵乾坤妹妹生病,不能工作,在家吃药,需要负担。上一年,街坊之间的几个小青年闹矛盾,发展到打群架,邵乾坤的弟弟把人家打伤了,伤得挺重,弟弟被抓,判刑三年。母亲年迈,靠他们养活,长哥长嫂当爷娘,家里的担子自然落在邵乾坤身上,近年工资虽说涨了一倍,但也攒不了多少钱,便没有买自行车,也没有买手表。
看!来了,来了……
几个伙伴都看到了他。只见穿着一身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人,匆匆忙忙朝轮船码头赶过来,已经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他就是邵乾坤。
“喂!到这儿哩!”
龚杰兴大声招呼他。
“嗨!终于到了……”
邵乾坤大喘着粗气,把腰弯下来,双手撑着双膝:“累死我了。大家好!来迟几分钟,对不起!昨晚上夜班,早晨睡过头了。”不等大家问原因,他自个儿一股脑儿全说了。这一招还真灵,大家都不说什么了。
人到齐了,他们“浩浩荡荡”上了船。过了河。下船后,沿着去蔡新功厂的路途上,还经过了几个有同学工作的厂,像收容队一样,又汇集了一些人。队伍越来越大,男男女女,三三两两,前前后后,打打闹闹,一路欢笑,不知不觉,很快就来到蔡新功所在的桥梁工装机械厂。
到了,这应该就是新房了,站在大喜字的窗外,龚杰兴对后面的伙伴们说。这是一栋四层小楼房,每层共6间房屋,每户房门由统一的联通走廊贯通。喜房在一层,位处最东头。
一般对于工厂正式职工,婚前都住集体宿舍。结婚时,双职工或是女单职工,可以分到一室一厨的一套住房。蔡新功与妻子同厂,属于双职工,工厂分给了他们这套相对较大点的住房,作为婚房。
婚房前没有了先前刚结婚时的热闹,是因为这天是蔡新功结婚的第三个日子,结婚后的几天,随时都可来祝贺,自然少一些结婚当天的热闹。
时下,城里不像农村,不会大操大办,一般就在单位操办,单位职工和亲戚以婚房为场所,热闹热闹。有的就干脆旅行结婚,回来发点喜糖。双方自由恋爱的,也不时兴彩礼,也不分男多女少,两人工资一凑,有多少就用多少。
这一大拨人到来,自然掀起一波欢腾的小高潮。龚杰兴在外面的话音刚落,屋内的蔡新功小俩口就迎了出来。
蔡新功瘦高个,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一双剑眉下亮闪着两个不太大的眸子,笑眯眯赶忙过来和大家一一握手,
“欢迎!欢迎!”
新娘身材苗条,上海人特有的白晰,扎着两条粗粗的辫子,手端一盆糖果,露出雪白的牙齿,说,来来,吃糖,吃糖!边说边抓一把喜糖,往来人身前塞。
龚杰兴对几位拿礼品的人说,“你们上前面来。”
听他一号令,提桶的、拿锅、拿壶、拿杯、拿盘、拿衣、拿被、拿浴巾的等人,都嘻嘻哈哈挤到前面来。龚杰兴指着他们拿的礼品,笑咪咪地对新娘说,“嫂子,祝贺你们,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礼轻仁义重,不成敬意,请笑纳!同时将一个红包交到她手里,红包里面装有余下的礼金。”
“客气!太客气!人到人情到,还叫你们破费了。”新娘边说边走到门口,用手示意:屋里坐,层里坐!
拿礼品的一个个依次走进房间,将礼品放在合适的地方。然后观赏新房,发出阵阵“啧!啧!”声。
新房容纳不了许多人,前客让后客,里面的往外面挤出来,外面的往里面挤进去。都逛一遍后,新娘对新郎说,“新功,你带他们去食堂,我在这儿看家,若有人来,也好有个照应。”
“好,好的!”
新郎连连点头。
于是留下两个女同学陪新娘说话,其余人跟着蔡新功前往食堂。
食堂建在厂区与生活区交界处,方便两边的人进出。厂里有一、二、三食堂,这是一食堂,可大了,不大不行,厂子的职工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在食堂就餐,这个食堂同时能容纳一千多人吃饭,30多个窗口可同时打饭菜。在食堂的一个角落,有几张条桌上放有花盆,这是为这对新人开的专属接待区,凡有职工成亲,厂工会都会做出这样安排。
现在还没到开餐时间,食堂挺安宁。一下来了这些人,他们开始放肆地嘻嘻哈哈,食堂的安宁被打破。
一位已成婚的女同学对蔡新功说,“新郎!恭喜呀,你可要心疼新娘啊,不要把她累着了!”
哈哈哈哈!……
听完这话,大家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尤其是几位已婚的女同学,笑得东倒西歪,有的边笑边擦眼睛。
见情形不对,说前面话的女同学连忙解释说,“我不,不,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龚师傅要多做些家务,照顾好妻子,两人和和睦睦,家和万事兴!笑,笑些什么?”
说完,别人不笑了,她却忍不住自己笑起来了。
那是呀!男人就该多付出。
发工资,全交清,差分厘,查原因!
又是阵阵笑声。
这是一个男女半边天,女人多半地的时代的开始。
大家叙旧、述情,从同座趣事,人情世故,到成家立业,人生道路,乱七八遭,分不清主题,只听见阵阵笑语,回荡在若大的食堂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中午,蔡新功对大家说,“我俩订了几桌菜,就在这食堂里,请大家喝杯小酒。”
好耶!
这么多同学好久没在一起吃饭了,热闹热闹!
对!热闹热闹!大家一致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