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行路的过程不过多赘述了,从那“龙宫”出发,一路上殿宇破败、巨石满地、断墙残垣无数。
我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沿着巨大的石梯一个一个的向上攀登,到达了这座遗迹的顶端,眼前出现的应该是这遗迹最后的一座殿宇了。
这座殿宇依山而建,凭借险峻的地势巍然屹立,保存得相对完好。
殿宇的墙面与山壁贴合得几乎无缝,仿佛整个建筑并非后期修建,而是自然与神力的结合,融入了山体的脉络之中。石墙上的纹理与山壁的岩石相互交织,似乎每一块砖石都与周围的岩层融为一体,无法分辨出边界。
这种感觉就好像这座宫殿是直接从山体上雕刻出来的一样。
这一路爬上来,越往山上走,积雪越浅!我们走过宽敞的广场,雪都不是很厚。
来到这座宫殿前。这座相对完整的宫殿,比之前看到的还要高大雄伟,高度约九十米,长度约三百米。
宫殿的屋顶气势磅礴,层层叠叠的重檐飞翘,屋脊高耸,宛如凌空飞翔的神龙,正门前,三扇大门整齐排列,门柱与门上面雕梁画栋,犹如巨大的天门,气派非凡。
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词能形容他的壮观和我们的渺小。
我无力的叹了口气道:“老叔,您把那诗最后几句再念一遍吧!我再琢磨琢磨。”
老叔就把后面几句念了一遍。
残迹埋荒草,殿宇锁深烟。
层楼藏玉影,石卧碎时年。
躯血燃微烬,长愿渡古还。
虚实归无境,轮回梦已然。
我们都在这个殿门前面休息,我坐在殿前的台阶上,仔细琢磨着。
张永庆又去看大门的柱子,估计是想要开门吧,那趴在门上的姿势滑稽的很。
琢磨半天也没琢磨出来什么,就听见他们在那嚷嚷!
我回头一看,张永庆又被抬了起来,不过这次真是人梯,看着跟演杂技似的。
他们贴着殿门靠近右侧柱子的这边,巡山队三人与老叔在下,张满江、张永福踩着巡山队肩膀,最上面张永庆拿着斧子,老叔在下面与老四一起托着张永福。
可能他那侧是主要受力点。
就见张永庆握着斧子,狠狠的敲在了石柱上,这次他们做好了准备,门开后都没有摔倒。
张永庆慢慢爬下来,平稳落地后,还摆了个“劈云斩月”的姿势。
这扇巨大的门,其机关设计令人难以想象,这种蕴含着能够驱动千钧之力的机制与远古的智慧和不可思议,让现在的人,难以企及。
进门以后发现,这真就是一座大殿,并没有其他房间,每扇门对应一条步道,中间的最宽,约六十米,两侧的约三十米。
三条步道通向宫殿的深处,这步道的长度应该已经延伸到山体内部了。
其余的地方,都是排列整齐的巨大的石柱,这应该是整座遗迹最粗的,需六个人才能环抱。
我们顺着中间步道往前走,张满江感叹道:“你们说,咱们出去后跟别人说,会有人相信吗?”
张永庆:“我劝你最好别说,我怕你被当神经病给抓了。”
正说着话呢,一抬头,我们再一次被震慑。
这中间步道往里大概六十米,光线已经有些暗淡了,在这空中也悬浮着一条巨龙,这具身躯估计能达到四十米。
这条龙身躯粗壮显得苍劲有力,犹如山岳般巍峨,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条龙通体金黄色,在它宽阔的脊背上,伸展出一对巨大的翅膀,翅膀犹如天幕铺展,边缘闪烁着辉光,仿佛伴随着它每一次轻微的扇动,都会掀起飓风般的气流。
僵立了半晌,我疑惑道:“没听说过龙有翅膀啊?你们谁听说过?张大学士能解释不?”
张永庆道:“别在这地方胡说八道,要心存敬畏,咱们可都是龙的传人。”
我心说算你有理!
我们没再继续停留。老叔道:“把火折子点起来吧,再往里走就黑了。”
点着后,我们慢步前行,走了也不知道有多深了,好像整座山体被掏空了似的,步道两侧的巨柱也没有了,只有我们手里的火折子的那一点光。
在无尽的黑暗,还好能看清脚下的地面,能证明我们一直是在向前走。
突然,在最后殿后的张建国惊讶道:“满江,你的背包在亮!”
我们都停下来,回头看去,就看见张满江的背包的缝隙处忽明忽暗!
他赶紧把背包拿了下来,放在地上打开。
只见那块白色的“神石”在忽明忽暗的发着光,像是有规律的呼吸。
我看这发出的光并不是很强烈,问道:“是不是它受到了什么感应?”
老叔伸手把它拿了出来,这一拿起来,明显感觉这光好像比之前亮了一点。
老叔道:“我们继续走!”
又走不多时,这发出的光都比我们手里的火折子还亮,索性我们就把火灭了,用它照明。
我们好像也有了什么感应似的,步伐也变的快了。
周围慢慢的出现了一丝薄雾,一开始没在意,可越往前越浓。
我脑子里突然一闪:“殿宇锁深烟”
还没等我仔细想,前面的老叔停了下来。手里那块“神石”发出的光都有几分刺眼了。
从进殿门开始计算,走进山体差不多有一千米了。在他手里“神石”的光芒照应下,在这浓浓的雾气之中,我们面前出现了一座,与我们走进来的这座殿规模一样的宫殿。
不过它是有三层基座的,每层基座九层台阶,外面的宫殿只有三层台阶没有基座。
而且外面的墙体颜色是灰白色的,而这座伫立在黑暗之中宫殿,在光的反射下,呈现的确是白色,上面泛着点点星光,美丽异常!
张永庆道:“看来这次我们应该是到终点了。”
张满江好像也很激动,他说道:“诗、诗咋说的来着?”
我道:“殿宇锁深烟。”说着我还用手划拉了一下这雾气!
“后面呢?”他继续问道。
我继续道:“后面的一句是“层楼藏玉影,石卧碎时年。”
说完以后我也开始琢磨这句,心想这到最后了,“层楼藏玉影”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我们肯定得先开门进去。
老叔应该是也想到了对张永庆道:“永庆,去看看这门还是不是那个开法!”
说完我们开始一起爬这“最后”的十八个台阶。
上去以后没多犹豫,就要把张永庆先架了起来,可我们到了近前才发现,这中间巨石大门两侧的石柱居然没有任何雕刻。
我们走向两侧的门查看,发现都没有雕刻,只有门上密密麻麻的雕刻的好像是文字,我们一个也不认识。
看了半天,束手无策,顿时我就有点蔫儿了。
张永庆骂道:“这他娘的到最后了,机关咋还变了呢?这不诚心吗。”
张建国提议道:“我们要不围着这殿走一圈看看吧,说不定能发现些啥。”
我心说也没别的办法了,先看看吧。我们分成两组,从左右两侧分开走,等我们在殿后汇合,发现只有前面有门,这后面和侧面全是墙壁。
我们又重新回到殿门前,我又开始琢磨那句诗,也想不出有什么别的意思。
张永庆突然叫我们过去看,只见他蹲在门前的地上看着什么,我们都聚了过去。
我过去拍了一下他的皮帽子,说道:“福将发现啥了?”
他道:“你看这周围的地面全都是有雕刻的,只有门前这块没有雕刻,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我上手摸了摸,这块没有雕刻的面很光滑,看着确实与周围格格不入。
张永庆突然道:“我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