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88年的秋天,正是中秋过后的国庆节当天。父亲有了第一个孩子,那就是我的兄长。秋后的天气,秋高气爽的天气还有些炎热。母亲挺着大肚子正在煮菜,突然间肚子有点疼,那种疼痛感还能忍住。算一算时间,正是预产期,大家都不敢太大意。
于是父亲连饭也没吃就去请接生婆了,来到接生婆家时,她老人家还在吃午饭。离的不太远,父亲走了几分钟的时间就到了。等接生婆收拾好要用的工具,就和父亲急忙地赶路回到了家里。
当时大家都已经吃完午饭了,该接生婆是一位很有经验的接生婆了。她一看一摸一问,就看出还不到婴儿临盆的时候。吩咐父亲先吃饭,过个两小时再看看。时间过得真慢,两个小时仿佛就是两天。一到接生婆说的那个时间,父亲就急忙地问她,现在怎么样了?接生婆再看了一下情况,对父亲说,再等一会,生孩子哪有那么容易。转头一看,母亲疼的满脸的汉,就连衣服都有点湿了。
还是第一次见这样情形的父亲,心里特别着急。听接生婆的吩咐,先烧好水,焦急的等待着孩子的临盆。快太阳下山了,屋内终于传来婴儿的哭啼声。
接生婆高兴地大声喊道,恭喜恭喜是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洗完婴儿澡,父亲就迫不及待的抱起兄长。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目不转神的望着父亲,一直哭着的孩子突然间就不哭了,不用一会儿就睡着了。这么小就知道挑人抱了。
乡亲们听说国庆节当天村里出生了一个男孩子,好多人都来祝贺。有些有文化的老人都说干脆起名叫国庆。在远方的叔爷爷听说后,也赶回来。最后还是叔爷爷起的名字好,这个名字全国同名的很少,从字面意思来看也是有很好的意义。
兄长的到来,给这个小家庭增添了很多欢乐。他的性格活泼,大人们很是喜欢。他的出生带来了欢乐,多了一个人,就要多一个人的口粮。那个年代,没有杂交水稻,一亩田的收成不多,还要交一部分的公粮。剩下的粮食不够整年吃的,大家啊只能在米饭里参一些红薯丝。或者平时多在米饭里加些水,水加的多了就成了很稀很稀的稀粥了。
外婆家人少地多,粮食够吃,父亲那几年都要去他们家运两担稻谷来补足粮食缺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要想买一些衣物和其他的东西。就只有用父亲打柴和当伐木工挣来的钱了,所以父亲经常在干伐木工一干就是两三个月。
一年半之后的除夕当天中午,又一个男孩的出生了。这个男孩就是我,后来的日子里母亲一个人带着孩子自家,阿婆的年纪也越来越大,她自己也不怎么帮忙做家里的事情。60多岁开始就一直在几个姑妈家兜兜转转,自家的时间很少。
我和兄长有记忆以来就是如此,我们兄弟两小时候一直跟着母亲。父亲一年也会有几个月不在外面做事,就会在家陪我们。而阿婆就仗着父亲和她没有血缘关系,认为我们和她不会很亲,抱都很少抱我们兄弟。
在我五岁左右的年纪,九几年那个年代贫穷的农村买不到奶粉。舅舅的一个女儿给我们家带,他们是重男轻女,想着以后生个男孩子,女就不要。母亲看着自家的外甥女没人带,好心接过来了。家里也贫穷,我和兄长都有时候吃不饱,经常闹着要吃饭。参了红薯丝的饭我们吃到了8岁左右。那种饭吃了不经饱,小孩子又活动量大。那个妹妹在我们家带了几个月后,生了一场大病。没钱医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后来的几天,吃什么药豆瓣管用,具体什么病,我也不清楚。就连父亲都不太清楚,医学条件有限,只是听他们提前过。年纪太小也不知道什么叫死亡,只知道父亲和母亲哭的很伤心。他们告诉我们说妹妹去世了。一切来的触不及防,一直围着正在哭泣的父母问他们妹妹去世了是什么意思。父亲只能告诉我们,妹妹离开我们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了。
此事之后,他们都非常重视家人的身体。后来的日子里不管是什么意外还是家人有什么头疼脑热的都会第一时间去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