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阿辉,这个美滋滋食品厂曾经的二当家,在成都定了居,却明显苍老了许多!
阿辉,一个曾经风华正茂的青年,自从定居成都后,仿佛几年之间苍老了十岁。
他的故事,就像是一部穿越时空的喜剧电影,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又不禁感慨时光的无情。
故事要从阿辉决定搬到成都的那天说起。
他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全部来源于网上的美食图片和悠闲的生活氛围。
那个时候,他家的私营企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与肖笑笑的婚姻过得一地鸡毛,肖笑笑离家出走了,最终与阿辉一刀两断,离婚收场。
阿辉在美滋滋食品厂的经营厂长办公室,坐不住了。
他在川中那个小城市,也不愿意呆下去了。
我想到了离开。
有一句话叫“树挪死,人挪活”,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正是应验了阿辉那个时期的心境。
去哪里呢?
似乎首选之地应该是广州,他在心里掂量了一下,很快便打消了南下的念头。
他在广州读过大学,母亲“十八铲”又是番禺土著,按理他应该去一线城市拼搏。
若是放在阿辉年轻气盛的阶段,他肯定去。
问题是,他的心境已经坏了太多,家族企业萎靡不振,婚姻失败,心情难道好得起来!
相比较而言,那个叫成都的省会城市,更能够触动阿辉的心弦。
成都离当时美滋滋食品厂的厂址不太远,公路和铁路交通方便,如果开车走高速公路,两三个小时就到达。
再说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十八铲”又操劳,一个尚未正式倒闭的美滋滋食品厂,也是一份牵挂。
阿辉毕竟是一个很精明人的,他想走,但是清楚自己不能够走得太远。
最终,他确定了成都,尽管他之前从来没有去过成都。
成都是什么地方呢?
在一些外地人的想像里,它更可能是一个宜居城市,一个很休闲的慢节奏的城市。
至于使它真正崛起为中国西部最大城市的那些方面,可能研究得不多。
当然,阿辉也想去成都另觅出路,只是对于前面的路,他自己决断不了。
要成功,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行。
阿辉的心底透彻透亮。
无论怎样,先去吧!
去了再说。
他想象着自己每天可以悠哉地喝茶、搓麻将,还有那无穷无尽的麻辣火锅。然而,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得多。
阿辉并不是穷出生,他的骨子里,就是美滋滋食品厂的一名富二代。
到了成都,自然先品尝美食。
他的第一站是成都的一家著名串串香店。
他满怀期待地坐下,却被那辣味呛得连咳不止,眼泪鼻涕一起流。
服务员见状,忙递上一瓶豆奶,笑着说:“哥们,这是成都的欢迎仪式,习惯了就好。”
阿辉一边擦着鼻涕,一边心想:“这欢迎仪式也太热情了吧!”
接下来的日子里,阿辉开始了他在成都的“养生”生活。
每天早上,他都会去附近的公园打太极。然而,由于他动作生疏,常常被旁边的大爷大妈们纠正,有时候还会不小心踩到大妈的脚,引来一阵哄笑。
阿辉尴尬地挠挠头,心想:“这太极打得,怎么感觉自己像个跳梁小丑?”
午饭后,阿辉习惯性地走进茶馆,打算体验一下成都人的慢生活。
他点了一壶茶,准备好好品一品。
结果,茶还没喝几口,就被旁边的麻将声给吵得头晕脑胀。
他看着周围的老人们一脸专注地打着麻将,心里嘀咕:“这哪是喝茶啊,分明就是换个地方打牌嘛!”
晚上,阿辉又去了夜市,想要尝遍成都的小吃。
他一路走,一路吃,从串串吃到兔头,从凉糕吃到肥肠粉。
最后,他捂着肚子,一脸痛苦地坐在路边,心想:“这成都的美食,简直是‘杀’人不眨眼啊!”
就这样,阿辉在成都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脸上开始出现不健康的苍白色,头发也开始脱发。
认识不久的朋友们见到他,都不禁惊讶:“阿辉,你怎么这么快就老了?”
阿辉苦笑着回答:“这都是成都给我的‘礼物’啊!”
阿辉的苍老并不是因为成都的气候或是食物,而是因为他在这座城市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他虽然不再年轻,但却变得更加豁达和乐观。
他学会了享受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紧绷着神经。
阿辉极其聪明,他懂得,生活不在于外表的光鲜亮丽,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在成都,阿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即使显得苍老,但他的笑容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真实和灿烂。
当你看到阿辉在成都的街头,悠闲地喝着茶,或是满足地吃着小吃时,不要为他苍老的面容感到惋惜。
因为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生活最美好的馈赠。
果然,一年时间的打磨,阿辉熟悉而且适应了成都的生活,他在成都定居。
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它更是一座阿辉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
一年后,阿辉的主要心思,当然是放在事业上。
以前在家时,由于父亲老头子爱打电脑游戏,电脑长时间不关机,有几次都画面不动了,“十八铲”临时叫阿辉去给老头子修电脑。
这样,阿辉有了接触老头子那台旧电脑,也是一台老型号电竞电脑的机会,以及实际维修经历。
尽管阿辉不是电脑维修工,更不是什么打“打死你美滋滋”电脑游戏的专家,但是他居然自学了一通维修办法,全靠他的悟性和摸索,把老头子那台电脑的故障处理了!
几天之后,阿辉在成都要挣钱,靠的什么办法?
就是在网上开直播,通过直播间,帮厂家销售打电脑游戏的电脑硬件。
当时,他向工厂申请当电商推销员,他把简历投过去,简历上大言不惭地写道:本人熟悉电脑结构,并擅长维修电脑。
哎,他哪里可能不应聘成功!
阿辉毕竟是阿辉,“十八铲”心目中资质最高的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