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1994年7月,范加尔教练没有如同他所说的那样,把罗纳尔多带到阿姆斯特丹,但他履行了他的另一个承诺,让克鲁伊维特加入一线队。范加尔所带来的新潮理念和训练方法,让从“未来”青训中心提拔的这支青年近卫军开始发光发热,他们刚刚夺回了阔别3年的荷甲联赛冠军,在1994年夏天,阿贾克斯可以派出这样一套首发阵容:
门将:范德萨(24岁)、右后卫:雷齐格(21岁)、中后卫:布林德(34岁)、中后卫:里杰卡尔德(32岁)、左后卫:弗兰克·德波尔(24岁)、右中场:西多夫(18岁)、左中场:戴维斯(21岁)、前腰:利特马宁(23岁)、右边锋:菲尼迪·乔治(23岁)、中锋:罗纳德·德波尔(24岁)、左边锋:奥维马斯(21岁)
除去中后卫位置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将坐镇以外,其他位置上,阿贾克斯的主力球员都在25岁以下。训练方法方面,范加尔组建了一支专门的三人小队来负责。吉塞尔是生理学家,他曾经在曲棍球队供职,他提出球员应该多采用多方向、短距离的冲刺跑来替代乏味的长跑,更能提升球员在场上的体能表现;加博尔是跑步专家,他曾经是篮球教练,负责仔细观察球员们的跑步姿势,让球员们在跑步技巧、身体协调性方面得到提升;沃姆豪则是体能教练,曾经是橄榄球队的一员,他编制了一套“足球健美操”,让球员们跟着欧洲舞曲的音乐节奏踢腿、举手、跳步、顶球。
“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球员们彼此依赖。”范加尔在说起他的足球理念时说到,“如果某些球员在球场上不执行他们的任务,那么他的队友就会受苦。这意味着每名球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尽最大努力执行自己的基本任务。”
范加尔是米歇尔斯教练(1970年代阿贾克斯队主教练,“全攻全守”战术的发明者,曾经带领阿贾克斯拿下欧洲冠军杯三连冠)的忠实信徒,这意味着守门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也要有娴熟的脚下技术,能够快速将球传给中后卫。球队采用433阵型,如果某名球员位置后撤接球,那么另一名球员就得朝着对方球门跑动;边锋需要频繁前插,为本方后卫长传拉开空间,而中场球员需要在边锋身后活动。如果球队在某个边路找不到进攻机会,那就需要尽快将球传向另一个边路并制造攻势。任何不能满足战术需要或者不能理解战术要求的球员们,都会被范加尔甩卖,布莱恩·罗伊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他20岁就进入荷兰国家队并参加了1990年世界杯,个人脚下技术才华横溢,但范加尔还是坚定的卖掉了他,理由是“布莱恩缺乏足球智商”。
年轻而充满智慧的阿贾克斯就这样开始了他们波澜壮阔的1994-1995赛季。刚进入一线队的克鲁伊维特通常被放在替补席上,但他的第一场比赛就报答了范加尔教练的信任。在荷兰超级杯比赛中,克鲁伊维特一上场就叩开了费耶诺德的球门,斩获荷兰超级杯冠军。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开始,阿贾克斯在国内赛场上所向披靡,整个赛季他们27胜7平,以不败战绩轻松拿下了联赛冠军,34场比赛打进106球,场均进球超过3个——克鲁伊维特打进了其中的18个,这当然无法让他和罗纳尔多的30个进球比肩。但看看他的效率:只踢了25场比赛,按出场时间计算,每登场84分钟就能贡献1个进球。
1994年的欧洲赛场上,暮气沉沉的米兰在欧冠决赛4:0撕碎了巴塞罗那“梦一队”,捍卫了自己近年在欧洲赛场上的荣光。随着1994-1995新赛季的到来,米兰人希望能再重现1989、1990两连冠的荣耀,他们在小组赛中迎来了这支年轻的阿贾克斯的挑战。阿贾克斯这帮年轻人们对米兰还心存敬畏,上半场踢得束手束脚,双方势均力敌,下半场风云突变,罗纳德·德波尔和利特马宁连入两球,阿贾克斯在主场让卫冕冠军遭遇了开门黑。赛后,在古利特的带领下,克鲁伊维特、德波尔兄弟们来到了米兰的更衣室,仍然像老师面前的小学生一样恭恭敬敬的与巴雷西、马尔蒂尼们握手。双方第二回合移师圣西罗球场,但米兰人在自己的主场再次轰然倒地,利特马宁开场两分钟就首开记录,下半场,菲尼迪·乔治的传中让巴雷西措手不及,一头把球送进了自家大门。这场比赛的重要意义是,如罗纳德·德波尔赛后所说:“我们不再畏惧他们了”。
小组赛双杀米兰,以4胜2平不败战绩进入8强淘汰赛的阿贾克斯继续高奏凯歌。两回合3:0击败克罗地亚冠军斯普利特海杜克,半决赛,阿贾克斯面对德甲巨人拜仁慕尼黑,首回合,双方在慕尼黑打成了0:0,将回到荷兰一决胜负。这场比赛克鲁伊维特依然坐在替补席上,首发是尼日利亚人卡努。比赛一开场,小组赛经受过强队考验的阿贾克斯没有任何的保守,立即向客队球门展开了潮水一般的攻势,开场仅仅5分钟,老将里杰卡尔德门前的推射仅仅差之毫厘;12分钟,罗纳德·德波尔将球摆渡到门前,利特马宁用他并不擅长的头球把球顶进球门,阿贾克斯取得梦幻开局。阿贾克斯人并没有因此而保守——这也不是他们的风格,第28分钟,他们再次从边路发起进攻,菲尼迪·乔治与德波尔在右路完成一系列眼花缭乱的配合后把球带到中路,乔治的大力远射被正好在皮球线路上的卡努挡下,随后卡努的补射击中横梁弹出,拜仁逃过一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德国人在8分钟后扳平了比分,典型的德国式进球:中场核心绍尔在右路送出精准传中,高中锋维特切克高高跃起,同样用一记头球扳平了比分,但德国人的庆祝并没有维持太久,还是从边路,这次换成了左边锋奥维马斯,从左路将球传到大禁区前,菲尼迪·乔治再次大力远射,球像炮弹一样直挂球门右上角,阿贾克斯再度超出比分。再次领先后,阿贾克斯士气大振,持续对拜仁慕尼黑的球门展开围攻,阿贾克斯的433阵型完全抓住了傲慢的德国人352阵型在边路人数不足的缺点,球场边线附近完全成了荷兰球队的领地,44分钟,乔治再次用边路突破争取到角球机会,角球开出后,中路卡努头球往后一蹭,后点罗纳德·德波尔拍马赶到,一记爆射再次打穿了客队的大门。上半场阿贾克斯3:1领先。
下半场,手足无措的德国人继续犯下错误,利特马宁在下半场开场不久后就再入一球,把比分扩大到4:1。70分钟,克鲁伊维特终于迎来了登场的机会,他换下了贡献1次助攻的卡努,持续向拜仁的防线发起冲击。在德国人利用点球机会将比分追近至2:4后不久,克鲁伊维特先是在中路抢到头球,考验了对方门将,随后再次在大禁区前接到球,背身稍作调整后,将球传到右侧,奥维马斯从后插上,一记劲射把比分改写为5:2。这场比赛,还稍显稚嫩的克鲁伊维特已经展现出他作为中锋的优秀的品质:出众的身体素质使他能够在与后卫的搏斗中抢到头球,并且能够在前线为自己的中场队友输送炮弹。
在决赛等待着他们的还是那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卫冕冠军在小组赛磕磕绊绊,小组第二出线后,米兰在淘汰赛中依然不可战胜,马尔蒂尼—科斯塔库塔—巴雷西的后防铁三角坚不可摧,四分之一决赛他们2:0淘汰了本菲卡,半决赛他们更是3:0轻松碾过了法国冠军巴黎圣日尔曼,决赛前,米兰主帅卡佩罗高调发言:“荷兰人对米兰真正的实力一无所知,他们在赛季初期击败的米兰已经不存在了,他们需要面对的是决赛的米兰。”与之相反的,范加尔教练却一反常态,开始恭维起了对手:“米兰队员们决赛经验太丰富了,他们在过去7年时间进了5次决赛,拿下了3座冠军,他们更善于处理决赛场上的压力,更懂得怎么去赢得冠军。”
决赛的上半场,比赛进展得正如米兰人所想,他们牢牢地控制住了局面,阿贾克斯具有魔力的右边路配合在当世第一后卫马尔蒂尼镇守下销声匿迹。米兰人的经验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他们会采取恰到好处的小动作不断地干扰你——源于他们对主裁判判罚尺度的精准把握,法国铁腰德塞利在一次拼抢的过程中,一记飞踢将皮球解围,而他鞋底的鞋钉离利特马宁的眉骨可能只有5厘米,范加尔气得在场边不停的向边裁模仿德塞利的飞踢动作,嘴里吼叫着德塞利应该被红牌驱逐出场,但这无济于事,裁判不为所动,法国人恰到好处的震慑,让在对阵拜仁慕尼黑比赛中大放异彩的“芬兰冰刀”利特马宁在上半场也碌碌无为。米兰人的反击让他们差一点领先,幸好范德萨也表现出色,扑出了米兰前锋马科·西蒙尼的劲射。双方以0:0进入中场休息。
尽管上半场比赛在场边显得非常激动和暴躁,回到更衣室的范加尔立刻恢复了冷静,他冷静地做出指示:“米兰人的边路防守固若金汤,以前从边路发起进攻的战术不太奏效,下半场我们应该更多的尝试中路进攻,弗兰克!(里杰卡尔德)下半场我给你更多自由,你的位置稍微从防线前提,允许你更多的参与到中场组织和向前推进。我们的活力一定要持续90分钟,最后二十分钟才是决出胜负的关键!”
下半场的前20分钟,比赛在激烈拼抢中度过,双方为了争夺中场的控制权,体力消耗得非常厉害,这时候,场边的范加尔回头看向替补席:“帕特里克,是时候了,准备上场。”克鲁伊维特已经在场边看了65分钟比赛,黑瘦修长的他就像是在丛林中潜伏的黑豹,得到主教练的指示,他迫不及待地站到场边,准备上场猎杀。
69分钟,15号克鲁伊维特登场,换下了利特马宁。15分钟后,阿贾克斯后场再次发起进攻,球长传到了左边奥维马斯的脚下,他将球传向中路,里杰卡尔德跟上来了,他带球向前两步,在大禁区弧顶前突然脚腕一抖,皮球贴地滚向米兰的禁区,突然,一个黑色的身影从白色的米兰防线中踉跄着杀出,老迈的巴雷西在他身后无力的倒下——没有铲到球,用脚尖轻轻一捅,足球从米兰门将罗西的指尖滑过,滚进了网窝。
黑色的身影咆哮着,激动的冲向场边的教练,他将自己的球衣反穿过来,将自己的名字和号码放在胸前,展示给现场的五万名观众——帕特里克·克鲁伊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