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到了半夜卓明理已经抽了一包的烟。
化文静在家里也坐立难安,只好哄睡了孩子在院子里踱来踱去。
由于长时间的等待,化文静开始嘴里又自顾自的骂了起来。骂着骂着化文静情绪终于爆发了,她双腿发软,表情变得扭曲崩溃,眼泪快要留下来时,卓明理从外面走了进来。
听到卓明理回来的动静,化文静赶紧平复了一下情绪,整理了一下表情,从地上站了起来。
在院子里两人都不说话,睡觉时化文静拿着把刚才准备好的钱放在床头。
“我之前说过,之前的事情我不管,这钱明天赶紧给老潘送过去!赶紧给这事儿给结了!”说罢化文静背过身躺了过去。
躺在床上的卓明理的内心内疚又无奈。
第二天一早卓明理便出了门,把那一打钱给老潘送了过去。
……
夏天的时间总是燥热不堪的,夏日的光照下玉米在疯狂生长着,很快就长得有一人那么高。
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地里的杂草也在拼命汲取着玉米根部土层里养分。很快玉米根部的杂草由一棵一棵连成了一片一片。
种植玉米的田地不比种植麦子时田地的情况一样。麦秆低矮玉米杆细长,锄头能在麦地里挥舞起来,玉米地里锄头很难起到作用,操作不好还有可能伤到正在成长的玉米。
玉米地里闷热不堪,地头的小路旁停着一个后座挂着儿童座的自行车。
前面是卓明理家的玉米地,玉米地里一前一后拔草的母子正是化文静和他三岁半的儿子。
两人一前一后,化文静害怕孩子走丢只好让孩子跟自己一样蹲在地里跟在自己身后。
她也想过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家中,可是家里也没有什么玩儿的,家里结婚时买的彩电由于没有天线,现在也看不了。
这么小的孩子待在家里,化文静也害怕他被人骗走,或是自己离开时间久了孩子着急哭闹起来,再或者走路不稳再绊到什么东西,出现什么意外。
自从上次孩子被大哥家里的狗咬到,化文静也对自己的婆婆吴小环失去了信任,也不愿去让孩子的奶奶去带孩子了。
总之现在化文静实在是没办法才会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其他人,否则自己就一直把孩子带在身边。
不过把孩子带在身边总归是让孩子受罪的,如蒸笼一般的田里,孩子的脸热得通红,汗水一滴一滴不停地从脸上落下,看得化文静是心疼得不得了。
一个女人一个孩子干活上总归是比不上一个大男人的,可是自己家的男人在外面挣钱,家里的事情总是要有人照料的,没办法这也只能苦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
化文静也绝望过,就比如那一次家里没有了面,需要到村子南面的磨坊里磨面。
那时候镇上经济不好,路上跑的全都是拉煤的大卡车,那大卡车压得水泥铺成的路面裂成一块一块儿的大水泥板,水泥板之间都是一掌那么宽的缝。这缝大卡车的轮子倒是陷不进去,可是那人力拉的架子车就不一定了。
那次化文静拉着两袋小麦大概一百多斤,她费力得拉着那架子车,每当上坡时架子车上的攀绳都会紧紧地勒进化文静的肩膀里。过不了一会儿化文静的肩膀便磨得通红。身上的汗水浸到肩膀红肿的地方,更是火辣辣钻心的疼。
到了村里最陡的那个坡,架子车的轮子就落到那水泥路巴掌大的缝上,随着化文静得用力轮子一前一后得晃动着就是爬不出那个坑。
周围有几个围观的中年男人,都在赞叹着这个年轻少妇的干劲和魄力,看归看就是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大家都害怕被说闲话,回家被自己老婆打。
卓一鸣见母亲如此卖力得拉着车,车子却纹丝不动,于是跳下了车。
“嘿呀,嘿~妈妈我来帮忙推!”
“好孩子,车拉不出来了,歇歇再推……”
化文静就当没看到周围的人,只是擦了擦汗,挺了挺脖子便又开始拉起了车。
也许是母子的力量感动了上天,这次随着孩子“嘿呀~”一声车轮从那坑里挣扎着从坑里出来了~
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化文静也不怪冷眼旁观的人,因为自己有家有老公,也有其他亲人。自己家的人都不帮自己,那其他人帮不帮也无所谓。
拔完草之后玉米到了九月份就要收获了,这次吴小环没有麻烦孩子们,因为她自己的两块儿地,一块儿是花生地,一块儿是红薯地。花生是差不多和玉米一块儿收的。所以刚开始也没有孩子将孙子孙女交给她领。
九月份的天气还是热得要命,地里大人们在玉米地里穿梭着。地头则没有几个孩子,大部分家长下地劳作之前就将自己的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带着,带着孩子劳作只会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
卓一鸣坐在地头,头顶的太阳和无休止的等待令幼小的卓一鸣焦躁不堪,他久久不见自己的父母归来便面对着自己家田地叫着爸爸妈妈放声大哭起来。
哭声持续了几分钟,相邻的玉米地里走出了一位爷爷,那爷爷就是跟自己住一条街的。
“一鸣,别哭了,你爸一会儿就来了,我去喊他,你可不敢哭了,再哭可没人看你,再哭一会儿过路的给你抱走。”那爷爷头发上夹着几片黄色的玉米叶碎片,笑着一本正经地吓唬道。
卓一鸣的哭声变得小了起来。
“明理,明理!你给恁孩子放到路边不怕人抱走!”那爷爷喊道。
没过一会儿卓明理和吴小环从玉米地里钻了出来把孩子抱到了田里。
干硬发脆的黄色玉米叶触碰到人的身体上,让人感觉又刺挠又痒痒。尤其是与汗水混合之后更是说不上来的难受。
卓明理用手中三尺高的小撅头把掰过的玉米杆齐根砍掉,很快清出了一片空地也收获了一捆玉米杆,那捆玉米杆刚好也可以给卓一鸣搭个遮阳的小窝棚。
卓一鸣在父亲的小窝棚里跟地上的大头蚂蚁玩儿着。
有时候父亲和母亲会来喝水。卓一鸣则会缠着母亲吃奶,他一到母亲的怀里便不愿意下来。母亲一阵哄他才肯罢休。
田里的日子总是漫长的,卓一鸣没过一会儿,便又开始哭闹起来,卓明理面对地里的活和面前哭闹的儿子,自己也心烦意乱……
到了晚上,卓明理和化文静又商量看看能不能白天将孩子交给隔壁的母亲吴小环。
化文静是不愿意的,一是因为吴小环那边刚拔完收完花生,花生还没从花生穰上面摘下来呢,婆婆也要干活。
二是因为夏天让婆婆看孩子,那是让婆婆第一次看孩子就让狗给孩子脸给咬了。
卓明理则表示如果孩子跟着又是哭又是闹,孩子跟着自己在地里受罪;哭闹起来还要人去哄,这本来两三天的活,硬生生要五六天才能干完……
两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于是两人又合计了一下,如果中午回家吃饭时,大哥和二哥的闺女在婆婆家里,那就让自己的孩子也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四五点拖拉机便发动了起来,孩子还在酣睡中就被化文静叫了起来喝了两个茶叶蛋抱上了拖拉机。
车上有一个草席和两个夏凉被还有一个薄薄的毯子和一个小枕头。
到了地里卓明理直接把车开到前一天有一部分玉米已经掰完的那一片田里。
停稳拖拉机,夫妻两个把草席铺在车斗里,草席上铺上对折起来的夏凉被,把孩子放在夏凉被上将另一条夏凉被盖在孩子身上。那毛毯就搭在车斗的三面门上,刚好把露天的地方全都盖住,这样飞虫和蚊子就进不到车斗里了。
孩子就这样在车斗里睡到上午九点空气开始燥热的时候。
这样孩子就只在地里再玩两三个小时就能回家,自然孩子也不会怎么哭闹,当孩子感到无聊时差不多也该回家吃饭了。
中午卓明理和化文静掰完了这一块儿地,地上一堆一堆的玉米穗子也装上了车。
由远到近的拖拉机嘶吼的引擎声,吸引着吴小环院子里的那个小姑娘的耳朵。
卓晓阁走出奶奶的院门,看到渐行渐近的是叔叔家的拖拉机。便笑着朝院子里喊了起来:“看是三叔家里的拖拉机!”
卓晓阁看着车斗里坐在玉米上面无表情地化文静不由得心里害怕起来。
她想起了之前一鸣弟弟被狗咬后,婶婶对菲菲姐和丽丽姐的争吵,不由得收起了笑容,半个身子躲在栅栏门后,眼睛吧嗒吧嗒地眨着,看着拖拉机上的婶婶。
为了避开天上的烈日,下地时候已经是三点多了,不过这个时候天长夜短,也能有个四五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再说了卓明理家里的三块儿地一块儿比一块儿小,两个人牟足了劲剩下两块儿小地四五个小时足够干完了!
下午下地时卓一鸣就将自己的儿子放在了隔壁母亲的家里,这次隔壁只有卓晓阁和卓一鸣两人在一起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