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是烦啦他大爷的 / 第22章日军的运输船

第22章日军的运输船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眼前的这一批新兵,无疑是幸运的。
  他们遇到了一个好长官,起码能给他们人手一把步枪。
  如果是其它部队,新兵可能连枪都轮不上,武器只有锄头和簸箕,外加一部分石头。
  炮灰的主要任务就是挖战壕,搬运物资。
  等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锄头对上对方的枪。
  然后就这样做了最差劲的炮灰。
  可能唯一的作用,就是消耗了少量日军的子弹。
  仅此而已。
  马有才在作出重新的调整后,部队备战的速度很快。
  一部分人专职做军事训练,一部分做土工作业。
  没有钢筋和水泥,其实木头也可以替代,作为支持堑壕的构架。
  要不然怎么叫做土木工事呢?
  马有才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优先教会他们挖散兵坑。
  “长两米,宽半米,这里在挖个排水沟。”
  “然后这边打个岔,再挖。”
  “要是日本人的手雷丢进来,直接扑到分叉的那个坑。”
  “注意趴着,用手臂撑着自己。”
  新兵蛋子问道:“长官,要是两个地方都有手雷呢?”
  马有才回答:“那就在两米长的基础上,在挖1尺长,2尺深。”
  “比如这个,就是小日本的手雷。”
  “它丢进来了,你直接用脚一蹬。”
  “就像这样。”
  说着,马有才做了个示范。
  手雷丢下来,他直接用脚一踢,手雷顺势滚到深坑里。
  “手雷的爆炸是靠着这手雷的铁皮破片击穿你们的。”
  “这玩意比子弹还厉害。”
  “你们身后的这个小坑越深,爆炸的冲击波就只能直着往斜后上方冲。”
  “然后着撑着趴好了,这样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新兵们恍然大悟,原来挖个坑,还有这么多道道。
  这边有条不紊的整备着。。
  一场秋雨一场寒。
  秋雨除了给人体降温,还会导致感冒频发。
  在冒雨干活以后,人冻得直哆嗦。
  毛蛋就提议道:“长官,要不咱们生个火吧,大家都冻得不行了。”
  虽然生火是不对的,这样容易暴露他们这一小撮人的目标,但马有才还是同意了。
  很多常见的军事常识,是必须要学会随机应变的。
  眼前就二三十号人。
  要是病倒了一大半的人,那部队的士气直接归零。
  就不用打仗了。
  新兵们在的到马有才的允许后,又开始忙碌起来。
  其中一个人费劲的拿着火石敲打。
  但是没有任何作用。
  空气太潮湿了,火石也不够干燥。
  马有才掏出一个朗森打火机,递给他。
  “用这个。”
  那人迟疑了一下,然后摸索了一会儿。
  “长官,额不会用。”
  马有才只能自己点火。
  这是早期的那是摩擦打火机,非常好用。。
  朗森打火机,一打就着火。
  谢馒头坦克:...
  几个新兵见状,急忙拿来一堆干草,随后架上小树杈。
  然后慢慢的变成半湿透的木头。
  一个小火堆就弄好了。
  新兵们赶紧轮流上前烤火。
  四五个新兵则是找来棕叶,编制了几件蓑衣,充当雨衣来使用。
  马有才则是拿着望远镜,忧心忡忡的看着运河和附近的平原。
  一个新兵问道:“长官,这下雨天的,日本人应该不会来了吧。”
  马有才反问:“土匪打家劫舍的时候,还好挑好日子吗?”
  对方顿时没有话说了。
  旧时代的土匪,就是专门找恶劣天气袭击大户人家的庄园。
  人总是有一种懈怠心理。
  认为越不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越容易出现问题。
  果然,日本人还是来了。
  “轰隆!”
  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打破了这半日的平静。
  日军还是来了,不过不是马有才眼前的阵地,而是友军的防线。
  毛蛋一眼就辨别出来了爆炸的方位。
  “长官,是无锡城方向。”
  马有才:“我知道,慌什么?咱们团部有几百号人,还怕日本人不成。”
  某个新兵说道:“说的也是。几百号人要都挡不住日本人,咱们这二三十号人也是白搭。”
  马有才举着望远镜突然说道:“注意日本人的巡逻艇来了,在运河上。”
  “快快快,进入阵地。”
  “都拿上枪。”
  “来人,去报告团座。”
  “桥头那边去几个人,把木头树杈都给我推下去。”
  “动作快点。”
  士兵急忙进入预定的阵地和战壕坑准备战斗。
  日军的摩托艇(其实是小型运输船)确实不咋滴。
  过度追求装载量,导致摩托艇的速度大幅度的降低。
  明明是设计的速度最大8节,实际使用速度为5节,甚至是4节速度。
  大约是普通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9公里每小时。
  这个速度其实是非常快了。
  正常情况下,现代部队的行军速度只有5公里每小时。
  二战的部队,大约在平均4公里每小时。
  如果是急行军,那就另算了。
  得看你抛弃了什么。
  就单纯士兵加个人武器弹药。
  2小时内急行军,跑个20公里没有问题。
  但那是轻装上阵,没有后勤和补给。
  国军是轻武器装备,但轻武器的队伍,不等同于轻装上阵。
  国军还有一大堆坛坛罐罐的吃饭家伙需要携带。
  比如炊具,粮食,土工作业用的锄头,铁锹,运输用的独轮车,牲口,行军帐篷等等。
  没有这一些东西,到了前线连吃饭睡觉的工具都没有。
  受制于影视剧的影响。
  很多人容易把这些个问题搞混了。
  毕竟影视剧不会告诉你,打仗的时候,做饭应该在什么位置做饭。
  战壕是谁来挖(电视剧都是挖机挖好的),有没有合适的工具。
  反正就一把道具枪,大家坐等主角开挂就好了。
  马有才虽然开挂,但是也需要安排方方面面的。
  他把毛蛋留下,带着4个新兵看守营地剩下的粮食。
  留守人员可以和支援部队去对接,从哪里进入战场。
  否则冒冒失失的进入战场,搞不好就被自己人的机枪突突了。
  马有才随后带着其他人进入指定的位置作战。
  他布置的阵地,采用的是散兵坑作战。
  因为土木工程的时间有限,阵地上没有连接成交通线。
  要挖开一条战壕,连绵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加上各个补给队,防跑洞等等,需要很长的时间。
  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而且这里也不是国防线的碉堡,只能优先挖散兵坑,个保个的安全。
  都是散兵坑,意味着士兵也只能各自为战。
  行,还是不行,就看士兵自己的觉悟。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