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是烦啦他大爷的 / 第20章收拢溃兵

第20章收拢溃兵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当然,再好的防线,也需要有人驻守才行。
  所以,才需要宪兵队在这里驻守拦截溃兵。
  高雅不理解:“你还不走?到时候可就走不了了。”
  老贾回答:“马少尉是重情重义之人,是个英雄人物。”
  “我们虽然能力有限,但保护你一个弱女子,还是可以的。”
  高雅显然不相信老贾的言论,她坚持要在这城外头等着马有才。
  老贾让其他人先走,自己留下来陪同高雅。
  不然一个弱女子在郊外,很容易被人欺负的。
  即便是她拿种手枪恐吓,也未必能吓走这些溃兵。
  马有才这边慢慢悠悠的,一路打扫战场走过来。
  不知不觉中,身旁又聚集了一批难民。
  肩膀上的机枪,就是最好的武力证明,安全。
  等他到了无锡城下,高雅附近周围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
  马有才问道:“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进城?”
  几个怯生生的士兵回答:“长官,那边在抓逃兵。抓到了就是枪毙。”
  马有才拿着望远镜,定睛一瞧。
  还真的是有宪兵队把守着。
  别以为督战队都是吃干饭的,其实督战队是部队里最精锐的老兵组合而成的。
  八路军中没有所谓的督战队。
  因为有完善的政工干部体系。
  他们会告诉所有士兵,为什么要来当兵?是不是自愿的?当兵是为了什么?
  类似的问题似乎习以为常,共和国的服兵役规则就是这样。
  你说你不想去当兵,人家武装部还真就不要你了。
  很多人喜欢推崇《亮剑》这部电视剧,甚至认为电视剧后半段没有拍摄最大的可惜。
  其实,导演和编剧就曾经吵过架。
  李云龙的个人想象,根本就是在抹黑八路军的形象。
  八路军是把组织和纪律放在第一位的,绝得不允许有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
  其中,诱拐和尚和诱拐段鹏的行为,就是严重的抹黑。
  还有孔杰招降臭名昭著的土匪这种例子。
  其实这通常是国军的手段。
  穿越者要想搞小山头,只有走国军这一条路,要么自己当土匪。
  其实八路军的扩军速度并不算快,而且都是以政工干部为核心,慢慢建立起来的队伍。
  但是,大部分电视剧都把政工干部描绘成只会内斗的小人。
  对于部队的战斗力,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指挥官个人魅力,而是纪律。
  纪律大于一切。
  也就是说,所谓的亮剑精神,其实是文人笔下的情怀说法。
  真正去部队的就知道那是什么。
  管你有没有勇气,连长一声令下,干他就完事了。
  唯唯诺诺的人,在部队里压根待不下去的。
  《士兵突击》里头,钢七连那种敢打敢杀的面貌才是部队的主流面貌。
  可以说,部队每一刻都在亮剑。
  还用得着指挥官主动强调?
  浑浑噩噩的普通人,压根不知道纪律是何物。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在部队里除了班长、排长以外,指导员才是最关键的。
  铁打的营地流水的兵。
  铁打的班长,流水的排长。
  铁打的指导员,流水的连长。
  八路军的核心,就是政委这个角色。
  也因为这个,所以八路军的纪律和作战意志高于国军的意志力。
  至于指挥天赋?
  再天才的指挥,也架不住中间传递信息造成的误差。
  比如沪宁杭三角阵,三大国防线为啥没有作用?
  除了某人瞎指挥以外,那些中高级将领不懂得调整战略战术吗?
  这种战略纵深为什么用不起来。
  根本原因就是上下信息传递,被层层扭曲。
  所以,国军只适合最原始的战斗和战术方式。
  堑壕站,一字长蛇阵。
  给他们三三制战术,他们也用不出来。
  即便是最基本的战术,也需要部队有纪律。
  否则日本人一开炮,全员就溃逃了。
  国军是怎么塑造纪律的呢?
  就是打造一个又一个纪律严明的军官,配上纪律严明的战士。
  这一批人,就是督战队(不是宪兵,宪兵是独立的)。
  他们拥有部队里最好的武器装备,最高的薪资待遇,最好的伙食。
  所以,溃兵拿着步枪,没有几发子弹,压根打不过督战队。
  有督战队压阵,前线的士兵就不得不和日本人拼命。
  日本人不死,他们就得死。
  一个小老头撕心裂肺的呐喊着:“三娃啊!三娃!你死的好冤枉啊!”
  他的身旁倒着一具年轻的尸体。
  很明显,督战队干的。
  国军每次在人手不足的时候,就会强行拉壮丁。
  敢有不服从命令者,“军法从事”。
  这个年轻人,就被军法从事了。
  他们压根不需要做甄别士兵和百姓,就是要强行逼着逃难的人上战场。
  “我说你是逃兵,你就是逃兵。”
  虽然手段很残忍,但效果显著。
  要不然,那些没有人驻守的防线,怎么会有人来抵抗呢?
  人都是随波逐流的。
  原本是需要去防线上驻守的士兵,看见了大溃败,搞不好都要混到难民堆里进去了。
  于是乎,长官的命令就是一刀切。
  想要活命,简单。
  男的青壮年,统统上战场。
  老弱妇孺,通过关卡,进入无锡城。
  见此情形,马有才也没有过多的犹豫。
  不就是上战场吗,他早就习惯了。
  高雅死死的拽住他:“不要走。”
  马有才大意凌然的回答:“国事如此,吾辈义不容辞。”
  其实马有才是怕自己堕落了。
  温柔乡是英雄冢。
  就像是哑女和他那短暂美好的时光。
  那种默契的搭配,让他曾经一度忘记了战争。
  即便是远处的炮火轰鸣,依旧阻挡不了他那一颗堕落的内心。
  我想要种地。
  马有才怕跟着进了无锡城,就此堕落了。
  马有才不走,高雅也决心留在无锡。
  一边打仗一边带着家属,这个行为其实也是国军特色。
  如果纯粹从军事指挥层面考虑,这其实是兵家大忌。
  大家都知道,八路军不带家属打仗的。
  因为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战役,就是因为家属所在的老营被包抄,导致了军队突然间就溃散了。
  比如明末清初,郑成功北伐南京城。
  满清骑兵突然偷袭了后方的妇孺队伍,导致明军溃散。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