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浩劫之下,众生百态,各有千秋。许多朋友纷纷寻找新的商机,选择了远走他乡尤其是西南地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然而,我的朋友姜总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决定回到老家,改行做起了沙石生意,自己开采矿山。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资金需求庞大,关系网络也至关重要。
说起姜总的童年,那真是一段苦难的历程。他的父亲早早离世,母亲不久后改嫁他人。他从小跟着叔叔生活,早早地看清了生活的艰辛,也养成了敏感的性格。然而,命运似乎总是眷顾着这个不屈不挠的人。他来到上海后,从打工仔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创办了自己公司,那时候运气也不错,刚好赶上了好时机生意越做越大。
姜总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勤奋、聪明和敏锐的商业触觉都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成功的背后也有一些烦恼。他的岳父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的女婿多么有出息,生意做得多么大,全都是靠他的帮助和指点。实际上,姜总和我同一家公司出身,他比我早半年出来单干。他经营的小厂螺纹钢,有时进货资金不够,还会找我周转。因此,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我对他的事情也了解得比较多。
姜总的岳父和岳母离婚后,娶了一位四川籍的女人,还带了一个女孩。由于离婚,他对在老家小儿子疏于管教,导致他很早就辍学在家,整天沉迷于游戏。于是,姜总便把小舅子带在身边,教他经商之道。反而他自己经常向姜总借钱周转。更糟糕的是,岳父总是在外面大肆宣扬自己的女婿是如何在她的指点下取得如今的成就。
面对这样的情况,姜总感到十分苦恼。他岳父的言行已经对夫妻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原本和睦的小夫妻因为这件事经常发生争吵。看着他们夫妻的关系日渐紧张,感情渐行渐远。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风云变幻的商业形势中,我们身处于一家KTV的欢聚。我是对当前形势持悲观的观察者,与肖总、姜总的乐观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坚信,在困境中寻觅机遇,是勇者的游戏。
肖总,这个行业的翘楚,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充满力量,每一个观点都凝聚着智慧。他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独到的战略眼光,使他在这个行业里独树一帜。而姜总同样,他的每一次进发都充满了决心和勇气。他们的口头禅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这个波诡云谲的时代,银行收紧贷款,整个行业的资金链变得异常紧张。利息像潮水般上涨,每一个决策都如同在走钢丝。然而,姜总却在这时选择将自己的资金全部投入市场,他借助老客户的信任,再次引领潮流。这种魄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然而,商业世界的残酷远超想象。那些曾经的经验和权威在这种多变的形势下仿佛瞬间失去了效力。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催款、争吵、甚至肢体冲突刀光剑影。每一天,都像是在地狱与天堂之间游走。每一步的失误,都可能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偿还,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在这种压力下,即便是再坚韧的人也会变得心力交瘁整个人也变得忧郁起来,要靠药物维持。
看着姜总,我心中还是充满了敬意。他在这样的重压下依然坚韧不拔,保持着那份对未来的信念和决心。
在时间的沉淀中,姜总已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再次展现了他的魄力。他眼光独到,选择入股一家因内部矛盾而暂时闲置的矿山,计划开采砂石料。这家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因内部纷争而陷入了停滞。然而,矛盾与困境并未击垮姜总的决心。
在众人的疑虑中,姜总挺身而出,他被视为希望的曙光。那时,开山的成本大约是二十几块一方,而市场价则高达三十几块。尽管利润可观,但风险也同样隐伏在暗处。我对此深感忧虑,对股东间的紧张关系以及销售的顺畅度都持怀疑态度。因为所有的开采出的石料子,都需要经过合作的股东码头才能出货。我担心,未知的变数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不敢加入。
然而,他们并未被困境所阻。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他们成功地启动了开采工作。令人惊奇的是,实际成本已经飙升至三十几元一方,这还不包括设备投资。我那位负责的朋友笑着告诉我,他们回想起当初核算出的二十几元成本,如今看来是多么的乐观。他们预计,加上码头和运输带的改造费用,实际成本可能会达到五十几元。
市场总是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环保压力下,许多无证的矿山被迫关闭。再加上台湾市场的需求量却大幅增长。砂石价格从三十几一路飙升至60几,甚至突破了100大关。这样的涨幅,令所有投入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从困境到繁荣,他们的经历仿佛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每一次挑战都成为了他们前进的动力,每一次困境都成为了他们成功的垫脚石。
面对如此高额的利润,确实令人心动不已。然而,在这白花花的银子面前,先前的问题也如影随形地浮现出来。码头老板不断加价,双方矛盾激化,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双方赌气决定停止开采,这无疑是一种令人惋惜的局面。如此赚钱的好项目,却因一时之气而停滞不前,真是有钱人的任性,穷人的无奈啊。
经过多次协商,双方终于达成共识,项目得以继续进行。姜总也因此重回豪横时代,让人不得不感叹,经商除了魄力,还需点运气。在金钱与命运的交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勇气、智慧与决断的故事。
这真是一场精彩的转行之旅,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限可能。姜总,如今已投身于全新的领域,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征程。而我的另一位朋友虞总,他则是在彩云之南扎根,专注于生产井盖和管道等建材产品。
我和虞总在市场的几年里,起初并无交集。他专注于管材业务,而我所从事的行业对此需求甚少,因此在业务层面,我们从未有过往来。然而,命运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因为侯总的缘故,我们有了更多的交集。侯总总是热情地邀请我们与他的朋友们搓麻将。在麻将桌上,我们逐渐熟络起来,成为朋友。
虞总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他有着强烈的自尊,总是希望在人前展现出成功的一面。他的生意做得还算不错,但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渴望能够跻身大佬之列,将自己的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虞总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他先是成立了一个商会的分会,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随后,他入股了一家担保公司,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商业版图。再后来,他开始筹办市场,希望能将自己的品牌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这些举措看似寻常,却是他迈向更高峰的必经之路。
每年的商会颁奖典礼上,虞总的公司都会获得一些奖项。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公司获得了一个诚信企业的奖项。在颁奖后,我开玩笑地对虞总说:“这个奖项真是名副其实啊!这可是我跟你一起打麻将打出来的诚信奖呢!”这句话虞总也笑得合不拢嘴。
虞总,一个为人诚恳、待人和善的朋友,总是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他的妻子,一位来自乡村的美丽女子,带着乡土的气息,却怀揣着对都市时尚的无限向往。她对美的追求是如此炽热,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无畏无惧。
虞总的妻子,她的装扮总是引人注目。她身穿时尚品牌,展现出前卫与魅力。然而,有时这些装扮在她身上似乎并不那么协调,或许是因为她还没有完全适应都市。她的脸上总是涂抹着厚厚的粉底,肌肤显得白皙无瑕,仿佛经过精心雕琢。为了追求完美,她甚至敢于在脸上动刀,这种勇气和决心让人佩服很,那时候敢在自己脸上动刀的人不多她是完美的解释了那句话,女人对自己下手就得狠一些。在我看来她对美有一种误解而且还很偏执,一个对美这么执着的女人对生活也有很高的追求。
虞总和妻子都是这个市场的前辈,他们经历过无数的风雨和挑战。虞总在投资上有着独到的眼光,但有时也会遭遇挫折。他投资的项目曾一度亏损连连,甚至包括后期投资的饭店都未能幸免。为了扭转局面,他不得不消耗自己前期积攒的资金,最终陷入困境。由于牵扯到联保担保的案件中,他不得不选择前往云南重新开始他的创业之路
而候总和江总选择了别样的路,上市。在我们日常的所说的上市,往往指的是企业在沪深交易所的公开发行。今天我想探讨的是一种特殊的上市模式,这种模式并非由国家正式批准,而是由企业主导,借助境外公司参股在国内成立的另类交易所。
这种交易所的业务,大多围绕着文旅商品展开。这些文旅商品,诸如邮票、珠宝玉石、红木、书画等,成为了资产质押的主要对象。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这些资产作为抵押呢?这是因为这些资产的价值评估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例如,一张不知名画家的画作,其价值可能在几千元至20万元之间波动,完全取决于评估者的主观判断。而知名画家的画作,其价值差距更是巨大,同样一幅画,可能在拍卖场上拍出1000万元的高价,但在私下交易中可能仅需几万元。
这种可操作的空间巨大,也使得这种另类交易所的风险随之增加。因为缺乏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这些文旅商品的价值往往依赖于个人的判断和市场的炒作,其真实价值难以确定。这也意味着,一旦市场热度下降,这些资产的价值可能会迅速贬值,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另外,这种另类交易所的监管也存在很大的漏洞。由于缺乏国家正式的批准,这些交易所的运作往往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容易引发各种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参与这样的交易所需要承担极大的风险。
他们上市的步骤,宛如一场精心策划的舞蹈,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深意。首先,寻找一家评估公司,对所有的资产进行细致的评估。这不仅是对公司实力的一个证明,更是为接下来的上市之路铺平道路。随后,将宝贵的货物封仓,送往交易所指定的仓库。那里是它们的新家,等待着一飞冲天的那一刻。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的股票等待交易所正式上市。那一刻,公司的价值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每一个人都充满了期待与憧憬。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购买这些原始股。于是,一群口才了得的说客出现了,他们用最感性和迷人的话语,向周围的人解释这其中的利益,吸引他们投入这一笔笔宝贵的资金。
侯总,是对玉石情有所终的人,他以玉石作为质押,用其难以估量的价值换取了更多的机会。严格说来,和田玉的硬度在6.0到6.5之间,而缅甸玉则在6.5到7之间。每一块玉石都独一无二,色泽、质地各异,价值自然也天差地别。然而,市场上人们常常以次充好,企图用普通的玉石来冒充珍贵的玉石。这其中的差距,就如同云泥之别,难以用言语形容。
侯总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眼光。他亲自挑选了一批玉料,经过巧匠的精心雕琢,一件件艺术品就这样诞生了。它们被仔细地评估、封箱,然后存放在交易所的仓库里,等待着上市的那一天。
江总夫妻终和我在一次闲聊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她们心动不己当即行动。江总的丈夫喜欢画画,结交了许多书画家。于是,江总将这些作品进行整理、打包、评估。而此时江总又找到了两个得力的助手上海人,沈先生和他的朋友。他们曾从事销售工作,口才极佳,人脉广泛。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的邻居、亲戚大多都是拆迁户,手头宽裕。
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江总和沈先生他们如同指挥家一般,调动着每一个人的情绪,将这个项目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每个人都充满了期待与希望,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在向他们招手。
江总亲自参与了公司的整个发展过程,然而,随着公司上市不久,她便敏锐地察觉到了潜在的风险。于是,她毅然决定向沈总提出退出公司的要求,并希望拿走自己抵押的书画的评估价值。
沈总,一个同样有着雄心壮志的人物,对江总的决定感到震惊和不解。他们深知那些字画的价值远远无法与几百万相提并论。于是,双方陷入了激烈的争执,关系变得她非常紧张。
这时候,江总夫妻找到了我,请求我帮助他们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我根本不想介入他们之间的纷争,但耐不住他们的反复请求,我答应前往她的公司了解情况。
当我踏入公司的大门,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这家普普通通的公司,账上竟然融了三四千万的现金。这让我深感震惊。
我尝试着调解他们双方的矛盾,但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表示要退出。我灵机一动,提议道:“要不这样,你们都退出,江总拿回五百万字画的钱,沈总也拿走五百万投资的钱。剩下的公司由我来接手。”他们双方欣然同意。
然而,第二天的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沈总突然反悔,同意江总退出,并支付给她五百万。而他自己却选择不退出,全面接手公司。
这一变故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咋舌的真相。原来,公司账上的三四千万现金,其实都是沈总亲戚朋友邻居的钱。他害怕无法向他们交代,只好硬着头皮承担起这个苦果。
人生如棋局,变幻莫测。没过多久,交易所发生了重大事件,上海经侦也介入调查。他们前期融资的资金都需要紧急退出。那些无法退出的公司和个人,无疑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江总和侯总也未能幸免。
而江总眼看到手的500万要退出,心有不甘,总是找着各种借口推辞,经侦也找了她好几回,她呢!各种借口,什么钱捐款了一部分,画家又拿走了一部分稿费,又被人借走了一部分,现在拿不出来等,理由搪塞经侦。也来跟我咨询了好几回,我说这个钱呢,肯定要还,但是你可以协商分期还,往后慢慢拖延,同意了我的说法,就和法院达成的分期还款的协议。没几次,她居然就断了不理会了。法院也传唤了她,律师给她一大堆不靠谱的建议,她却相信不疑,最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修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