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四章:华山剑池
第十回
老掌门丢了佩剑,跳出圈外,那江水刚刚漫过脚尖,使其踉跄着地。
四周鸦雀无声,沉寂十分。
老掌门落在擂台下,看着台上沈雁回手中的秋水,竟然烨烨放光,剑意枕着碧绿的江面,悠悠荡荡。
于是抱拳说道:“原来如此!”
说完哈哈大笑,“正是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老夫领教了!”
沈雁回此时已经竭尽心力,就要抵挡不住,不是依赖秋水神锋,当败下阵来。
他收起秋水,勉强立稳,抱拳说道:“不敢当,多谢前辈手下留情,即便如此,还要倚仗秋水神锋,断了前辈兵刃,也是胜之不武。”
沈雁回跟着微微一笑,“晚辈拜服,愿意将秋水奉上。”
老掌门连连点头,“沈爷真有大侠风范,老夫如今已经明白你师父为何迟迟不将秋水送来。”
沈雁回也是心底诚服,已经拿定主意,便将秋水扔给老掌门。
老掌门飞身接住,空中出鞘,只见蓝光一闪,发出刺耳剑鸣,天字地字擂台各自被削去一角。
“沈爷看我这剑如何?”
“若刚才前辈持秋水用这一剑招,那我肯定断为两截!好快好长的剑气!”
老掌门哈哈大笑,“然而老夫并没有真正理解秋水的真心,体会不了秋水真正的剑意。”
沈雁回忙说,“前辈何出此言,这一剑势不可挡,鲜有敌手。”
“秋水乃是我们华山派祖师爷铸造,他老人家悟道时候,天际正划过流火,于是祖师爷取用流火带来的陨铁打造了这把兵刃,因天外来物极难锻造,吸干了整整一池秋水才完成淬火。固有秋水一名。”
老掌门将秋水收入剑鞘,“几经更替,历代帮主只知道利用秋水削铁如泥的威力,却忽视了秋水的本心。也因为如此,我华山剑派渐渐衰弱。”
沈雁回听起秋水来历,颇有感悟,询问道:“请教前辈,何为秋水剑心?”
老掌门将秋水举过头顶,“若不是今天与沈爷比较,老夫仍然不能看透。原来秋水真正的心意,就是起初保持的初心。是那滚热的耀眼的天边飞焰,是那干枯的又涨满的一池秋水。”
老掌门眉头舒展,将秋水又扔给沈雁回,同时从怀中拿出一面红木令牌,高举半空。
这时候,四周凡华山派弟子都跪在地下听命。
老掌门声如洪钟,“从现在起,凡我门下弟子,再见沈爷,必如见到老夫一般听命,任其调遣。
第二,我华山派祖师爷建帮立派之时,以无上的道德和高超的华山剑法镇守一方,我们后来者几乎忘记出发时候的志向,只学小剑,不学大剑,才有今天狼狈的样子。我宣布,剑池结束后,全部华山弟子出山荡寇,平匪患,扶助民生!”
四下顿时想起巨雷般彻耳的掌声和呼喊声。
沈雁回在这样群情洋溢的氛围中竟然也湿润了双眼。
老掌门轻点手掌,四周立马安静下来,他看着沈雁回,“清风自来,不觉人间。你师父正是因为我只看到自己手里的剑,看不到天下苍生的剑,所以没收了我的秋水。如今我已经释然,这秋水就赠与沈爷,在你手下浩大的江水中,它才能心安。”
沈雁回感觉到老掌门的真情实意,也不推脱,加上自己也喜欢秋水,于是谢道:“晚辈恭敬不如从命,多谢前辈信任。但有需要,随时奉还!”
“爽快!”
沈雁回又说,“前辈要率众出山行天道大事,可有计划安排?”
老掌门看向身旁女儿,就见小师妹说道:“沈爷有所不知,我派与山下盗匪此前也多有交手,只是多方掣肘,只把山下一角收回经营,想要延展出去,需要从长计议。不过沈爷放心,我们言出必行,绝无虚假!”
沈雁回哈哈大笑,“既如此,我却有一个礼物送上,或许可以帮助你们平匪荡寇!”
小师妹瞪大双眼,“请问沈爷是何礼物?”
沈雁回便说,“愿借笔墨一用。”
于是沈雁回执笔成书,须臾而就。小师妹举起展开,一幅图画映入眼帘,中间写着枯瘦的一行大字:西北流民图。
图中满目疮痍,生灵涂炭。其中地图标注细致分明。
老掌门看完,心中也是万箭齐发,愧疚难当,“有沈爷所绘西北流民图,我们就多了一个方向,这是一份重担!一会剑池结束,本派将开放华山兵器库,在场各位,不论门派,不计报酬,都能挑选一样兵刃,希望大家都可以为天下苍生,为黎民万物出一份力量,老夫在此感谢了。”说完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众人也再无登擂兴致,纷纷散去。
沈雁回告别了老掌门等人,就与黄龙道长话别。
“竟让前辈空手而回,雁儿有些过意不去,不如你我山下寻一铁匠锻造一把,此间想来也有名家。”
黄龙道长微微一笑,“什么剑能胜过小师叔手中秋水?秋水我都不需要,又需要什么呢!”
“那前辈为何来参加剑池?”
“来找我欠缺的东西。那个老掌门正是以前输在罗真人手下的华山高手,如今他的剑锋更锐利了。然而在我看来还不是罗真人对手。”
黄龙道长看向远方,“武艺也许差距不大了,但是修为却有高低。如果手中的剑容不得山川湖海,装不下苍生万物,仅仅是小剑。我要回青城山装满我的剑。”
黄龙顿了顿,说:“我想邀请小师叔来青城山做客,与罗真人比较交流,他老人家算起来,是你的师兄。”
沈雁回有些讶异,只是没有比斗的兴趣,就说:“雁儿并不喜欢争强斗狠,去挑战罗真人多有不便。况且雁儿的剑如何指向同门?”
黄龙道长会意一笑,“小师叔的剑,莫非容不下巴蜀的山川沟壑,河海江湖?”
“雁儿久闻蜀地大名,也早想领略一番。只是未知何时才有机会前往。”
黄龙道长笑道:“既然如此,我就在青城山恭迎小师叔,就此告辞,一路保重。”
两人也有不舍,但各有前途自渡,只好拍马道别。
黄龙道长自回青城山下,沈雁回仍旧北上延安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