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回来后没多久,办理公司所用的资料,眼瞅着就要办好了,于是,我们将要再次踏上出国的行程。为了合理安排行程,并最大化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我们特意安排,让我媳妇和小杜为一组,将一批有兴趣企业带去考察我们的项目。我等资料拿到手后,再带一批企业过去考察。
时间安排上既合理也比较紧凑,而且这样去那边的企业考察团,都可以有人来带队,也能让企业老板们更加放心。很多时候,就是由于服务不给力,让老板们寒心,从而让大好的生意泡汤了。现在我们开发这个项目,从某方面就是一种商业服务,因此服务一定要放在首位。
为此,我和媳妇特意请教了小杜,毕竟她可是干过导游的,对这方面肯定比我们要有更多的经验。
小杜倒也当仁不让,跟我们大谈起她的经验来。首先就是,虽然这些老板们是来考察项目的,但整个过程不能太枯燥,必须要加一些旅游活动。其次,既然商业考察,行程就不宜太累,毕竟老板们的身子比较金贵,不能像那些旅游团,恨不得一天跑十个景点,一个个都累成小傻子,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家一问啥也不知道。最后小杜给的建议非常好,但是对我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毕竟,我们对那个国家也谈不上熟悉。
原来,小杜的建议就是,既然是商务考察,就应该有商务方面的洽谈会,这样的行程加入考察中,老板们会更加有兴趣,同时也使得项目考察团的档次得到大大的提升。
想法很好也很棒,问题是,我们现在自己都没搞明白,哪有能力在当地安排这样的洽谈会,当地的企业也就认识拉希德和哈利法的公司。就算请他们出面,谈的还是出租商铺。这对老板们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要搞洽谈会,就必须从其他方向入手,可问题是我们也不认识别的人啊!
眼瞅着,第一批考察团就要出发了,我们连行程都没有搞出来,这让我们都有些失落,信心都有些不足了。
为了让企业老板们乐意去项目考察,我们不但不在费用上做任何手脚,而且还给予一定优惠。比如,如果考察后,能够预定商铺的企业,此次旅行的所有费用将给予报销;就算没有预定商铺,我们也会在吃住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总之,如果这次考察效果不好,我们还要贴补一些费用。
现在企业老板都很精明,如果不采取这样的优惠条件,别看座谈的时候,这些老板们一个个信誓旦旦的,真要让他们报名参加考察团时,他们肯定不会这么爽快的。
就在头疼的时候,陈总的电话来了,原来,他也已经回国办理那些资料了。于是,我就问他,大概什么时候能办完。
陈总回答道:我已经办完了。
我很惊讶:你怎么会这么快,我们比你先回来,还在走认证程序,你怎么可能这么快?
陈总笑道:你们办理之前也不跟我说一声,我能这么快拿到,肯定是我认识人啊。
原来,陈总认识人,因此他直接能让人把资料,送到那个国家驻中国的大使馆,因此,认证时间一下子从两个星期缩短为两天。
陈总笑嘻嘻地说道:其实就是盖一个认证章而已,本身行为就不复杂,主要耽误的时间,就是资料递送的过程里。你们一直也不找我,我还以为你们都能搞定呢!
我也明白,我们的问题在哪,其实就是,我下意识不愿意再承受陈总的情,否则,这么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不过,不管愿意不愿意,陈总还是有不少关系的,毕竟他在国外这么多年了。就跟现在我们遇到的难点,在他的眼里,可能就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我把商务洽谈会一说,陈总就又笑了:小事一桩,你觉得商务洽谈,是要跟外国人谈,还是跟国人谈,哪一个更合适?
[跑到国外了,还需要跟国人谈吗?]我觉得很奇怪。
[哈哈,一看你就有些外行了吧,你还记得,我们怎么认识的吗?]陈总提醒道。
对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事实上,我第一次跟政府考察团,也跟所谓的外国人谈过一次,可惜,语言不通,再加上考察团配备的翻译不够,所以,压根就没怎么聊。最终,真正起到效果的,还是跟当地的华人侨团的接触。事实上,没有那次的饭局,我也不可能开始做这个项目。
[哦,我明白了,意思就是跟当地的侨团搞一个洽谈会呗!]我恍然大悟。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当地的侨团会长,我就认识,并且还挺熟。上次我们的时间点不对,否则我就带你去认识了。]陈总回应道。
[哎呀,我真是够傻的,上次去,我就应该去拜会当地的侨团,我们以后,肯定会跟他们经常打交道的。]我有些懊悔,既然都来了,而且还要长期留在当地,应该早点拜山头才对,国人很讲究这一套的。
[别急,来得及,再说,我们还没把项目接下来,也不宜过早过去的。]陈总劝慰道。
[这是为啥呢?]我有点糊涂了。
[哎,怎么说呢,我们现在这个项目,当地侨团肯定很熟啊,我们现在承接了过去,是不是有点像过江龙,抢了地头蛇的风头啊!]陈总这么一说,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你不会跟我说,侨团里也有人想要承接这个项目吧?]我问道。
[那不是肯定的吗?]陈总反问道。
[要是这样的话,我们找人家搞洽谈,他们还愿意谈吗?]我感觉有点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