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北城飞将在 / 绝处逢生

绝处逢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身上还在不停的流血,他从身上撕下几块布包住伤口继续向前走。从天亮走到天黑,又从天黑走到天亮,终于,他看到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他口渴的发慌,急忙奔着河边走去,可是刚走到河边几米远,他再也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地,昏死过去。
  一睁开眼,他看到的是木质的房顶,这是华北地区很普遍的民房结构,他努力侧过头去看看,屋里陈设很简单,床头的一个简陋的小桌子上还有几个盛药的瓷碗,正冒着热气。看来自己并没有被敌人俘虏,他用力想翻一下身,木质的床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听到声音,一个中年农村妇女走进来,看着周文尚喜出望外,回过头去喊:“他爹,快看这孩子醒了!”随后一个中年的红脸汉子走进来。他满脸的络腮胡子,粗声大气的喊道:“醒啦!好家伙,一觉睡了两天两夜,身上血都快流干了硬是挺过来了,真是命大啊!”周文尚吃力的说了一句:“感谢大哥大嫂救命!”夫妻二人听后都不约而同的爽朗大笑。中年妇女说道:“我儿子也在中央军当兵,就是不知道跟你们是不是在一支部队上,都是苦命人,帮一把也是应该的。”随后走上前来,耐心的一点一点把桌上的汤药喂进了周文尚的嘴里。
  周文尚再次道谢,问道:“不知道如何称呼大哥大嫂?”中年汉子爽朗的笑道:“我姓胡,这是我家你嫂子!是我在出去砍柴的路上在河边找水的时候发现了你,把你拖了回来,还行,没白忙活,救过来了,哈哈哈哈!”周文尚也苦笑了一声:多谢胡大哥胡大嫂救命之恩,容当后报。胡大哥一摆手:“哎,后报个啥呀,从你的穿着打扮就能看出来你是个军官,身上还受了这么重的伤,一看就是打鬼子的爷们,救你也是应该的。”
  随后,胡大哥试探性的问:“小兄弟,你贵姓啊,哪支部队的?”周文尚的心跳突然急促了起来,刚刚略有麻木的心又再次因为痛苦抽搐起来。他想起了战死在战场上的兄弟们,想起了把自己的连队推向死亡的汤东福。与自己情同手足的部下全部惨死在上司的出卖和日军之手,自己却还在这里苟活,想到这,一股莫名的愤怒和屈辱感涌上心头。
  想到这里,周文尚狠狠的咬紧了牙关,一字一顿的吐出了几个字:“新编第七旅中尉连长,周文尚。”胡大哥并没有察觉到他的神情变化,刚要开口继续问,却被胡大嫂拦住:“哎呀你呀,周兄弟刚醒,让他歇一会嘛,等他养好了再说!”说着就拉起胡大哥就要往外走。胡大哥一拍脑袋爽朗一笑:“对对对,你看我这,都忘了,你好好休息,我们还得去上山干活儿呢。”于是两人关好房门一起退了出去。两人离开后,周文尚又想起了几天前在战场上的场景,想到全军覆没的第七连,想到贪生怕死出卖自己的长官,他咬紧钢牙拼命的攥紧拳头,用被子蒙住了头,被子下的他,泪如雨下......
  时间过得很快,两个月过去了,周文尚在胡大哥夫妻两人的照顾下恢复的很快,除了身体里无法取出的一块弹片外,身体已经痊愈了。在这段时间,周文尚为报救命之恩,尽可能的帮助夫妻二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还经常和胡大哥上山砍柴、耕田、打猎。三个人相处的非常融洽。可是表面上周文尚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但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周文尚想起惨死的七连兄弟们,想到置自己于死地的长官,想到战场上穷凶极恶的倭寇,嫉恶如仇的他内心复仇的火焰燃烧的更加凶猛。又过了半个月后,在一天的晚饭后,三人在院中闲谈的时候,周文尚突然说了一句:“我,该走了。”胡大哥夫妻一愣,性情急躁的胡大哥赶紧问道:“兄弟,走啥呀,在这待着吧,我们儿子在外回不来,我们俩就把你当成自己亲人一样待!你啥也不用干,就陪我们两口子说说话就行,不就是多添一副碗筷嘛!”
  “我,还有事情要跟你们说。”
  胡大哥夫妻面面相觑,随后,周文尚缓缓开口,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胡大哥夫妻二人。整个过程中,夫妻二人一言不发,听到最后,周文尚没有注意到,原本大大咧咧的胡大哥不住的叹气摇头,而胡大嫂早已经是泪流满面。
  胡大哥长叹一口气,缓缓开口道:“我早就跟你大嫂说,看得出来,你是个有知识,肚子里有墨水的人,还是一个有血性的军人,我们早就知道,你是不会愿意在这里久留的,我们俩也不强留你,英雄好汉就应当杀敌报国,就像戏文里的杨家将一样。不过以后出门在外,一定要保重小心,只有好好活着才能给你的兄弟们报仇!”
  两天后,周文尚与夫妻二人依依不舍的洒泪分别,身上背着胡大哥夫妻二人精心准备的一大包干粮、还有水、换洗衣服等。夫妻二人还要给他带上几块银元,被他婉拒。他深深地向胡大哥夫妻鞠了一躬,不忍再看还在背后向自己挥手告别的胡大哥夫妇,背着行囊,向西北方向走去。那里是战区长官部的方向,他的打算是:向战区长官部禀明汤东福的所作所为,并且向长官部说明此次战斗的情况,如果长官部不追究,那么自己就离开战区,投奔其他部队。这一路走走停停,白天行进,夜晚就在背风处或者树丛中将就一晚。
  走到第五天,他大致预测到前方应该是要进入东林镇区域了,这里表面上还属于国统区,但是实际上属于三不管地带。抑或是三方均有影响的地带,因为日军进攻重点在东方和南方,因此对此处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同时国府丧城失地,更无暇顾及这里。但是此处有一条通道,是通往东北日占省城的几条道路之一。因此国党与日军偶尔也会光顾此处。因此周文尚在进入该区域之前,就不再沿着大道行进,只是按照大致方向爬山翻沟尽量前行。走了一天,他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这里地形起伏不大,前方不远处有一道深达近十米的深沟,沟底还有一条很宽的路弯弯折折通向东北方。
  他趴在沟边向下看看,继续向前走必须要通过这里。正行的疲惫,他坐在沟边的大树下,掏出干粮吃了起来。刚吃几口,他敏锐的耳朵突然听见了汽车的轰鸣声。职业军人的警觉性立刻让他做出了反应。他一翻身敏捷的跳到沟边的一处深坑里。因为他听到声音是从沟底传来的,而且车还不止一辆,很像是之前遇到过的日本军用卡车。他慢慢地探出头去,果不其然,从沟底的南面,不紧不慢的开来了一辆日本军用摩托车开道,后面跟随两辆日本军用卡车,从南向北行进。就在这时,周文尚猛然抬头看见深沟对面的一侧崖壁上倾斜度较缓和的位置,光秃秃的崖壁上,竟然有几十处干草丛,明显是十分拙略的人为伪装,从他的位置一眼就看出那里至少埋伏了三五十人。
  周文尚十分疑惑:对面崖壁上埋伏的人们是谁?国军?应该不像,因为抛开这些伪装的专业性不谈,在崖壁上埋伏也并不是高明之举,尤其是在面对具有优势火力的日军来说。那到底是谁呢?自己在部队的时候也从没有听说这一地带有成建制的抗日武装。正在思考之际,日军的两辆卡车已经进入了对面那批不明武装的伏击范围。
  突然,一声枪响打破了宁静,对面崖壁上枪声大作,足有三四十人的不明武装人员从伪装中跳出,向沟底的日军拼命射击。从枪声来判断,枪支的型号很杂,甚至有晚清时期配发给晚清新军的燧发枪和土制猎枪。服装上也是参差不齐,没有制式的军队着装,全部都是普通的百姓着装。由此判断,这大概率是一支刚刚组建不久的土匪武装。遭遇伏击的日军并没有陷入混乱,训练有素的日军在一名小队长的指挥下,迅速下车,借助汽车和沟底的石头作为掩护,快速组织起了反击。
  这支日军小队虽然规模小,只有二十几人,竟然配备了两挺日军制式的歪把子轻机枪和三枚掷弹筒。对面那支土匪武装虽然先发制人,但是奈何伏击位置排布随意,并且武器装备杂乱且使用生疏,仅仅打死打伤了七八名日军。但是日军快速进入反击状态后,几轮机枪扫射就打倒了十几名土匪,剩下的土匪慌作一团,显然他们并没有与日军交战的经验,也没有预料到日军的装备如此精良,火力如此凶猛,只能堪堪组织零星反击。好在土匪有构筑好的掩体,残余的土匪躲在掩体之后进行零星射击。但是日军发现土匪躲在掩体后面后,迅速停止使用机枪扫射,开始使用具备曲射能力的掷弹筒向土匪攻击。这一次的攻击对防御掩体不健全、并且集中躲藏的土匪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几发榴弹过后,土匪被炸死炸伤者二十余人,仅剩的能反击的几人已经被榴弹剧烈的爆炸震的头皮发麻,肝胆俱裂,躲在掩体后完全抬不起头来。
  发现敌人已经被击溃的日军也停止了射击,以战斗队形搜索前进,发现有倒在地上的土匪尸体或者伤员,都用步枪上的刺刀朝他们的腹部狠狠地连刺两刀,确保敌人已经死亡。很快,日军逼近了仅剩的几名土匪藏身的掩体前面不远处,一名日军刚刚拔出手雷抽出保险朝头盔轻轻一磕准备掷出,只见掩体后突然冲出来五名耳鼻处均有鲜血涌出的手持砍刀的土匪,他们嚎叫着冲向了日军,疯狂劈砍,被打了个猝不及防的日军也乱了阵型,短短几秒钟内反应不及被砍死砍伤五六人。
  而更加致命的是,刚刚已经被拔出保险的手雷也因为手持他的日军被砍翻在地掉落在了地上,而且位置刚好掉落在战作一团的日军和土匪中间。手雷猛然爆炸,所有人无一幸免,都被爆炸的手雷炸翻在地。不仅如此,其中有两名日军腰间的手雷受到弹片波及,在日军倒下后,“嗤嗤”的冒着白烟,再次爆炸,彻底终结了周围所有日军和土匪的性命......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