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徐洋起身直了直腰,一下午的时间他压了差不多一两百块煤球,应该够家里用一段时间了。
随着工人下班和孩子放学,狭长拥挤的棚户区已然热闹了起来。
这一片棚户区密密麻麻住着几百户人家,低矮错落的平房掺杂着各种违建感觉密不透风,晴天还好,一旦遇到高温天气或者雨雪天,各种生活垃圾和公厕导致污水横行,道路泥泞不堪且散发着难闻的异味。
整个海山县城呈四四方方布局,分城西、城北、城东、城南,其中城西是县委机关所在地,也是县城的中心区域,城北住的都是机关家属大院和一些商品房,也是有钱人扎堆的地方,城东则是海山县通往外界的必经之地,交通十分发达,矿石交易市场、步行街、火车站,汽车站等都坐落在此形成了商业区,可以说是整个海山县最繁华的地方,而城南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它离县城比较远又和南湖乡搭界属于城乡结合部,县里不想要乡里面也不想管,所以就形成了三不管地带,这里的治安是整个海山县最混乱的地方龙蛇混杂。
一进巷子里,放学回来的徐菲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活的徐洋。
“哥,我来帮你!”
懂事的徐菲急忙跑上前帮哥哥。
“不用,已经都弄压好了,晒个两三天就行,你抓紧去写作业,晚饭做好了我叫你!”徐洋笑着说道。
“知道了,哥!”
......
堂屋饭桌上,晚饭就是简单的清水挂面,里面放了一些白菜叶,一小碗咸菜和几张煎饼,不过徐洋给妈妈和妹妹的碗里各卧了一个荷包蛋。
“哥,我不爱吃鸡蛋,你吃吧!”
懂事的徐菲说着就要把鸡蛋夹给哥哥徐洋。
“哥不吃,你和妈一人一个,听话,趁热吃掉!”
徐洋摸了摸妹妹的头宠溺的说道。
......
吃过晚饭徐洋在堂屋里记账,顺便盘算下明天早上去赶集买些什么菜,也不能天天吃白菜。
“哥,我作业都写完了,我想跟同学去铁道上捡煤块!”
徐菲来到外间偷偷看了一眼哥哥小声的说道。
海山县是进出云港市的唯一铁道路段,每次运煤专列都会经停海山站,铁道两边的村庄里经常会有一些人去扒火车偷煤,每次都会有许多散落在地上的煤块,而捡煤块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虽然每次都有所收获但很危险,来往过路的火车很多,近年被轧死的人不止一个,今天徐洋自己做煤球的散煤就是在那捡的,他可以去但徐菲不行。
“不许去,就在家待着!”徐洋板着脸说道。
“哦!”徐菲低下头一脸的委屈。
······
一整夜徐洋都没有入睡,内心充满了对父亲的愧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年照顾妈妈和妹妹让徐洋深知生活的不容易,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他理解了父亲的辛苦,理解了作为一个男子汉应该要承担的责任,做出辍学的决定他深知会让父亲接受不了,父亲累死累活的供他读书就是希望他能有出息不再受穷,但作为一名儿子徐洋也想尽一份孝道,替父亲分担一下压力,只不过父子俩表达爱的方式不同。
“咯-咯-咯”
清晨,不到6点,徐洋就起床了,今天他要去赶早集,在那里可以买到新鲜便宜的菜,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平时很少吃上一顿肉,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一家人才可以打打牙祭,这也造成了徐洋和徐菲都有些营养不良,也是徐洋做出辍学决定的原因之一,家里所有的负担都落在了父亲一个人身上,加上父亲年纪大了不能一直待在矿上,妈妈生病在家做不了活,妹妹还在长身体的阶段,他少吃一口都无所谓,但妈妈和妹妹不行。
徐洋赶早集的地方,就在南湖乡的中心街上,每逢初一十五这里都会有大集,各种小商小贩们都汇集于此,周边农村的大爷大娘们也会提着自家种的菜来叫卖,价格不仅比城里便宜而且还新鲜。
“徐洋,又来买菜呐~
“热乎乎的豆腐要不要买点回去!”
......
一路上,都有相熟的大爷大娘在和徐洋打着招呼。
望着这些曾经亲切而熟悉的面孔,徐洋心里特别的安定。
早在几年前,半大的徐洋就一个人来赶集,因为孩子仁义懂事,所以这些大爷大娘十分照顾他,买菜的时候也会多让一些给他,甚至有时候还专门给他带点自家打的米糕和果子。
徐洋径直来到其中一位比较熟的老奶奶摊位前。
“王奶奶,您的风湿好点了吗?天冷您要多注意保暖!”
徐洋一边挑着菜一边关切的问道。
“奶奶没事,来,这有点米花带回去给你妹妹吃!”
卖菜的老奶奶拿起身旁用布缝制的小书包就往徐洋手里塞。
“奶奶我不要,您留着自己吃!”
徐洋急忙躲闪道,虽然他家境贫寒学也上的不好,但人穷志不短,他从来不会拿别人的东西,有些道理他比同龄孩子要知道的多。
“听话,这是奶奶特意给你带的,上次村里来个摇米花的,我家爆的多吃不了!”
老奶奶假装生气的说道。
90年代人们还是比较质朴,没有那么冷漠,对于徐洋的家庭老奶奶也听说了一些,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承担起照顾妈妈和妹妹的重担真是可怜。
推脱不过的徐洋只好收下,只是付钱的时候徐洋多给了几毛钱。
“徐洋,钱多给了...哎,这孩子!”
当老奶奶发现徐洋钱给多的时候再叫他,后者已经跑出老远了。
……
回到家,妹妹徐菲已经在帮妈妈穿衣服了,受哥哥的影响小小年纪的徐菲已经能独立了,每天起床都会先帮妈妈穿衣服打水洗脸,然后自己才去上学,晚上回家还会帮着哥哥一起做饭十分的懂事。
“菲菲,带妈出来吃饭!”
做好早饭的徐洋,端着锅来到屋里说道。
“来了哥!”
......
徐菲是在蔡东村小学读六年级,离徐洋读的二中并不远,徐洋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好,小升初的时候他考上了县实验中学,但考虑到家里条件不好又要住校,徐洋放弃了,按地域被划分到就近的中学,也就是海山县第二中学,在海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混日子来二中,要想打架去四中,要想好好学习去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