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学义和他的同志们 / 小说连载:学义支书和他的同志

小说连载:学义支书和他的同志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的娘吴水珍,1940年生,属龙,已经20岁。60年代,20岁的姑娘还没有出嫁,应该是比较少的。
  按理说,我的娘虽然不是十分的漂亮,但是在那时的农村,也算是中等偏上的“人材”。
  看着湾里的姐妹,一个个被“花轿”抬走。娘的心是五味杂陈,七上八下。
  令娘不解的是,女孩,辛辛苦苦长到十八、九岁,却被一个陌生的男人,抬进一个“陌生”的家,开始过上“陌生”的生活,离开爹、离开娘,离开自己的亲兄弟。
  这就是婚姻,这就是60年代、70年代农村的婚姻。
  下雨了,今天不能出工,队长让妇女同志回家。
  吴水珍一驰一滑,跑进院子。
  胡氏赶紧舀来半飘水:“珍,喝水,淋了雨的。”
  “娘,我不渴。”
  “少喝点,不得病。快点,听娘的话。”
  “一口,行不行?”
  “行,行。”胡氏无可奈何地说。
  “父呢?”
  “出工,打“腰子”
  “珍,今天有空,到杨家坝把衣裳裁了它。”
  “娘,不去,我要睡觉。”
  “听话,裁完衣裳,回来再睡。”
  “嗯。”吴水珍点头。
  “珍,莫慌。娘先烧点水,你洗头、洗澡,换套衣裳。”
  “麻烦。”
  “女孩子出门,要讲点面子,你己经不小了。”
  “晓得,晓得。”
  “……嗯。”胡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进了灶屋。
  “珍,你走,雨停了。”胡氏又催起来。
  “娘,衣裳还没洗。”
  “娘洗,娘给你洗。”
  “娘,那天父进城,买一把油布伞回,少不得的!”
  “是的,是的。”
  “哎,打赤脚?“胡氏问。
  “鞋子带着呢。娘,我走哇。”
  “慢点,你的布呢?”
  “差点忘了!“
  “我记得杨裁缝家北头,有个水塘,把脚一洗,鞋子穿好,再进门。记得叫人哟!”胡氏教着闺女。
  “晓得、晓得。”
  “早点回来。“
  “哎。”
  五月的雨,勿时大,勿时小,勿时停。娘来到我家北头那口水塘边时,一阵大点子雨赶过来。
  不是忘记了拿伞,而是家里根本没有买伞。吴水珍故不上洗脚,跑到我们家屋前那棵“朴树”下躲雨。
  那时我家那颗“朴树”,直径己经有两尺多了。据幺爹说,“朴树”是父亲出生的那一年载的,己经长了二十年。
  此时,我家的堂屋里,人声鼎沸,笑声连连。
  “好多人?!“吴水珍的心焦虑起来。
  正在我的娘犹豫不决的时候,婆婆董氏打着一把新黄伞,从外面回来。
  吴水珍小声地喊了一声:“婶。”
  董氏把伞一偏,看清楚人:“稀客,稀客。走,进去,进去。”
  吴水珍裤腿挽得高高的,赤着脚,脚上沾满了泥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你把伞拿着,婶先进去,开侧门。”
  吴水珍出了一口长气,伞低得不能再低,弯腰,从侧门悄悄地进了我家的灶屋。
  “董婆婆,哪个来了?”有人问。
  “你们忙各人的帐,莫管我们,莫管!”董氏乐和和地说。
  我家的灶屋,是一个和正屋一样高大的厢房。山墙虽说也是用土砖砌完的,但整个墙砌得四平八稳,墙内外,用泥巴抹得又平又光滑。
  整个屋子,坐东朝西。
  灶屋东西山墙边,是一个特别大的圈,里面整整齐齐,放满了烧火用的稻草“把子”,一层压着一层,直截“码“到屋顶。
  既使是下连阴雨,“把子”一天烧一捆,起码可以烧两个月。我知道,这是怕“淹水”。
  放“把子”的土圈过来,并排是两个一样大小的土灶螳:可以同时烧火做饭,或是一个煮饭,另一个炒菜。
  灶螳口是朝西的。
  大灶过来,靠南墙又是一个烧劈柴的小灶,赶火时用。
  小灶再过来,靠墙有两个碗柜,大而且漂亮。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柜门上各有一副对联。
  1: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
  2:大海航行靠舵手;
  万物生长靠太阳。
  灶屋有一个房门,通向堂屋。有一个门,通往我爹爹裁衣裳的地方。
  和当时绝大多数家庭不同的是,我家正屋不是三间,是四间:两个堂屋在中间,堂屋南北,各有一个正房。
  一个堂屋的宽是4米,房宽是3.3米,前门到后门,深是8米。
  而且堂屋与房,一般人家也是土墙上面托领子,椽子,我家侧是粗粗的柱子,“穿屋”加厚厚的木板门来支撑着屋顶的所有重量。
  据我的幺爹讲,我家的柱子,领子,椽子和“穿屋”,门,全部都是山上的纯种老“杉树”,经过水路,运回来的。漫泡过水,又自然凉干的纯种“杉树”,红心,不腐乱,不钻虫,不变形……
  一句话,那时我的家业,传到爹爹这一代时,还是蛮有钱的。
  经过堂屋,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之中,董氏将我的娘带到北边父亲的房里。
  “这是哈巴的房,你就在里面洗脸、洗脚。”
  “娘。”小辉很是不满。
  董氏一笑:“滚,娘的事,你莫管。”
  “别理他,有婶呢。珍,毛巾,东西随便的用,我走了,把门关上。“
  大伴围着董婆婆问:“哪来的稀客?”
  “找哈巴父,裁衣裳的人!”董氏大声地说。
  1队会计杨大毛,站起身来:“董婆婆,莫骗我们,明明是哈巴的救命恩人。”
  “大毛,小心婶敲你的脑袋。”
  “敲不敲,随便。反正我认得她,吴家湾的吴水珍。”
  “学义支书来了!”小辉突然大喊一声。
  屋子里的人,一下子安静下来。
  待续。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