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山脚下一条石板路,穿过田野,山峦走向远方,这是古代人行走的茶道,每隔几里就有一个凉亭。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
凉亭是古代道路的附属设施,可供行人歇息、饮食、乘凉,又称茶亭。
诸多凉亭中,有个叫做寡婆凉亭,传说是一个寡婆捐资建造的,此亭因此得名,在县内一说起它,无人不知没人不晓。
寡婆凉亭下方有口池塘,池塘方圆几亩,碧水盈盈,深不可测。
这口池塘呈断崖式下降,塘水冷冰冰的,就算在三伏天也是如此。李渔来过几回,没有发现一个田螺,就是铁螺也少的可怜。
李渔这次来此,并不为这口池塘。池塘下方有几口虾池,早已废弃,里面不但有鱼,也有虾,还有田螺,以前水太深,只是捡过一些田螺。许久没来,李渔想看一看水浅了了没有,如果水浅显了,明天就来摸鱼抓虾。
经过池塘,眼尖的李筱月说道:“那里有一只鸭。”
凌宏生上午刚说让他们抓一只鸭子,现在他们就发现一只,真是无巧不成书。
池塘有一个大堤坝,上面长满了灌木丛,形成了绿荫。绿荫下站着一只番鸭,如果不是细心,很难发现它。农村养鸭养鸡,大都养一群,大家说这样能让鸡鸭争食,快速生长。
只有一只鸭子孤零零地站在岸边,真是奇哉怪也。
池塘边上一颗松树上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偷鱼者,罚款500。”李渔每天在山林之中打转,多次途径此地,从未见过鱼塘主人,也从未见过鱼塘放草。
莫非这只鸭子是鱼塘主人放在这里的。
李渔带着李筱月来到鱼塘下方。
接连几口虾池。越往下水越深,第一口只能平齐膝盖,第二口平腹,第三口已然平肩膀。
第一口的小龙虾个头不大,而且数量也不多,李渔看到并没有捉。其他几口鱼塘倒是很大,但是水太深,李渔倒是看过有人放地笼,虾池应该是废弃的。
李渔来过许多几次,只是捡田螺,这里的田螺大而且多,每次都是满载而归。虽然小龙虾很值钱,但是个头不大,数量不多。而且水太深,太浑浊,不知道花时间。有时候选择很重要,为明知道不太靠谱的事情,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结果收货并不多。
这一次水虽然浅显了许多,但是还不是抓鱼捉虾的好时机,还需要等待水再浅显一点。李渔预计还得等待十天半月之后,这期间还不能下雨。
心里有了计较,李渔掏出一个小本子记上,某某地方,某某时间,有什么东西可以捡漏。
李渔去过的地方太多,有时候真的生怕自己忘记了。在学校里老师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快一年没有上学,别的李渔忘记差不多了,但这一句话在言犹在耳。李渔觉得特别有道理,因此专门准备了一个小的日记本,把一些重要的事情记上,回家没事的时候,翻开来看看。
天近黄昏,夕阳在山。
天气不再像中午那么热,到处是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此时的山林就像活转了过来。
两人来到池塘,发现那只番鸭换了地方,它单腿站在一块石头上,头埋在翅膀下,打算休息了。
池塘周围到处都是它的爪印和拉出的粪便,显然它在这口池塘有些日子了。
此处前不着村,后不靠店,四五里之外才有人烟。
洋鸭又叫番鸭,有一次,李渔的爸爸买了有一只回家,李渔的妈妈用一根尼龙绳捆住它的一只脚,栓在后院的一根柱子上。李爸说番鸭比水鸭好,番鸭肉多,而且味道一样的。
这只番鸭十分胆小,一看见人就使劲扑腾,想要躲起来,由于它的一只脚用活扣捆住的,它越挣扎就越捆的严。那只脚已经被勒进脚杆的肉里,一只脚又红又肿。
李渔看它十分可怜,便把它从绳套里放出,院内三米多的高墙,院门紧闭,不怕它走出去。
紧紧过了一个时辰,鸭子不见了,李妈带着大家四处寻找,最终看见它在隔壁的阳台上。那可是三层楼上的阳台,高十几米,它居然从地上飞了上去。
李妈骂李渔:“我把鸭子捆的好好的,你多手多脚将它放出来做什么,真是吃饱了没事干。”
获得隔壁主人允许,李妈带着李渔上了人家的阳台,那只番鸭站在阳台边上,他们一靠近,它张开翅膀飞了起来,就像一只大鹏似的,它绕过房屋,避开障碍物,从通道里飞到了一里之外的油茶树林。
一家人找了半天,哪里有番鸭的影子。买回来得鸭子丢了。
李渔被骂了个狗血喷头,直到李爸回来这才罢休。
李妈告诉李渔道:“番鸭尤其是公的特别爱飞,没有母鸭子的情况下,十有八九要飞走,哪怕是从小养到大的,因此一旦买到公番鸭,要么剪去它的翅膀,要么把它捆住关起来,不然百分百丢失。”
这段记忆特别深,毕竟鸭子是从李渔手中逃走的。
李渔此时已经有了判断,这只鸭子是飞出来的。他对李筱月说道:“这次鸭子是野鸭,我们抓住它。”
李筱月双眼放光道:“哇呀,我们又发财了。”
连日来捡漏,发财这个词已经成为了李筱月的口头禅。
李渔觉得好笑,学着说道:“嗯,我们又,又发财了。”
两人大气都不敢喘,蹑手蹑脚来到鸭子两米之内。
这只鸭子十分警觉,两人刚刚靠近,还没有做出下一步举动,它把头从翅膀里伸出来,脚也放了下来,双眼警惕地看着两人。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李渔张开双手去捉,鸭子轻轻一跳,跳入水中,游向池塘中央。
李渔看着水中鸭子怔怔出神,李筱月气的破口大骂:“死鸭子,臭鸭子。”李渔趁着鸭子睡觉,本以为手到擒来,想不到鸭子如此狡猾,在睡觉之时还没有放松警惕,显然它已经适应了危机四伏的野外。
李筱月拿起一块石头,便要扔向水中的鸭子。
李渔连忙拦住。
李筱月不满道:“抓还抓不着,不打它还跟它讲客气。”
李渔说道:“肯定能抓住,你打它就抓不住了。”
李筱月道:“怎么抓。还没有等到我们靠近,它早就跑了。”
李渔卖个关子道:“山人自有妙计,等下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