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时间还是停留在大三第二学期。
陈伯光没乘坐到长途汽车,在宿舍里,晚上又看了一会儿《申论》。
然后,很快就到睡觉时间,洗漱后睡觉。
第二天早上,陈伯光同样带着行李,搭乘了同样的地铁线路。
走出地铁站后,又看到那个阿姨再卖票。
这次阿姨认出了陈伯光,没有拦下他。
陈伯光为了避免尴尬,就没看阿姨,直接走进售票处。
又排了半个小时队。
结果票又卖完了。
陈伯光大概知道了,票大多数是被网订了。
走出售票处,陈伯光装作一副很淡定的样子,来到阿姨面前,问她,“还有卖去某镇的票嘛?”
阿姨说:“有,你先在我旁边的石槛上坐一下。”
然后,陈伯光就坐下了。
坐下后,陈伯光感觉不是很舒服,天又下着小雨。
陈伯光望着那个阿姨,看到阿姨在拼命的拉人,于是就不看阿姨了。
陈伯光东张西望的,偶尔盯着前面的大树、店铺、流动的行人、行走的车辆……
陈伯光在思考着未来到底要怎么走:是要直接冲刺公考,不去管编程;还是要先把编程学好,找到工作后再继续考公?
想着想着,阿姨就过来叫他了。
陈伯光看见阿姨又带了三四个人。
阿姨让陈伯光和另外三人跟着自己走。
然后,他们一起五人,穿过天桥,转了两个拐角,来到一家烟酒店。烟酒店前台有一个老板,看上去很像混子。
阿姨和老板说了几句,就又跑回车站了。
然后,老板说你们要去哪里,接着每个人都报上目的地。
老板挨个收钱。
收完钱,发完票。
老板让他们四个先坐在店门口的椅子上,等一下车回过来。
然后,陈伯光就坐在外面了。
其他三人问了老板很多搭车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陈伯光想知道的,就在一旁听着。
陈伯光也有问题,比如,车到目的地有没有人提醒。
但看到老板的样子,他就不敢问了,怕被骂一顿。
陈伯光坐在那里,一直望着过往的车辆。偶尔有一两辆长途汽车经过,陈伯光就会看一下老板,看看老板有无指示。如果没指示,就不是烟酒店安排的车。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陈伯光望着一辆辆长途汽车经过,心里羡慕不已。他希望自己也能搭乘那些高端的长途汽车。
大概一个半小时后,有一辆长途汽车停在了店门口。
老板让他们四个人上车。
陈伯光就跟着上车了,他还以为会来一辆面包车。结果,这辆车果然没让他失望,看上去确实优点高端。
陈伯光坐在汽车前排的两个座位外侧,旁边坐着一个中年人。
汽车启程后,这个中年人问陈伯光去哪里。
陈伯光如实回答。
然后这个中年人又说了很多关于他的家乡的事,很善谈。
陈伯光很羡慕这个中年人的性格。
陈伯光对自己内敛的性格感到自卑,他认为这会对他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
所以,他总是羡慕那些能说会道的人。
然后,这个中年人说自己的票120元。
陈伯光说他150元。
中年人又说中介也要赚钱。
陈伯光也很无语,然后继续听中年人说趣事。
过了一段时间,中年人有些累,就睡着了。
陈伯光看着长途汽车前面的电视机。
这些长途汽车的电视机经常播放电影,大概是为了给长时间坐汽车的人解闷吧。
陈伯光看着电影,发现有很多香港电影,都是自己以前没看过的。
他还以为自己已经横扫了香港电影,看来还是见识浅薄了些。
搭车过了大概三个小时的时间,陈伯光就开始望着窗外。
看着高速公路前方的指示牌,上面清晰地写着去往各地区的方向。
陈伯光身怕错过了下车站点,就一直看着。
就这样,陈伯光看着外面的车辆,有轿车、大巴等。
很幸运的是,陈伯光搭乘的这辆长途汽车没有遇到塞车。
过了半个小时,陈伯光终于在高速公路指示牌上看到了某镇。
心里想着:快到了,很想快点回家,外面实在太累了。
又过了半个小时,车到达某镇高速路口。
车上的售票员大声喊到:“某镇到了,要下车的赶紧下车。”
然后,陈伯光迅速提上行李,下了车。
陈伯光下车后,看到久违的家乡,心里十分愉悦。
然后,打电话给了自己的父亲。
他父亲让他等一会。
过了一会,他父亲就开着摩托车过来接他。
她父亲载着他,就问了他很多在学校的事情。
搞得陈伯光很难为情,他不知道要说在学校轻松,还是压力大?
陈伯光在学校确实压力很大,如果他往编程方向发展那肯定是没有压力的。
但他选择了考公,注定难。
在父亲的摩托车上,陈伯光望了一下周边的环境,发现变化很大。
和自己小时候认识的样子不同:以前是热闹的,阳光很明媚;而现在街上行人稀少,加上阴天。
无奈,陈伯光又不去看了,心里默念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回到家后,陈伯光看到周边的房屋,由于看惯了大城市的高楼大厦,感觉这边的住所很矮小。
进入家里,陈伯光看到家里的环境也是感觉跟不同。
以前觉得干净整洁的地面,小时候经常坐在地上玩,现在就不太愿意望地上坐了。
家里的灯光看起来似乎也有些昏暗。
自从家里的小孩出去工作后,家里就变得不那么热闹了。
尽管如此,陈伯光今晚还是吃到了比学校还好吃的美味。
父母给他买了很多好吃的。
晚饭后,他父亲又问了些学校的问题。
陈伯光只能蒙混过去。
陈伯光的压力也很大,他尽力了。
社会就是如此,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公务员考试对陈伯光来说太慢。
陈伯光总结出:要想考上公务员,必须满足一个条件:有文学基础。
对于文科本来就是弱项的陈伯光来说,难度有点大。
如果陈伯光要重新学习文学基础的话,至少要一年时间。
然后,陈伯光罗列了一下容易上岸的人有三类:1.文学基础扎实的人;2.家里有经济条件的;3.有人指引的人。
这些条件,陈伯光都没有,只好选择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这是最现实的道路了。
但所花费的时间也是漫长的,短则两三年,长则五六年。
这注定他大四毕业后考不上公务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