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今天回首发现除了,文字是义务教育学到的,剩下的,都是落后的。
个别专业,像电脑和更新迭代特别慢的土木工程以外。其他都是落后的知识,学校教的落后于社会,却要让你在学校里面学,学完出来再学!
本来是妥协了可以接受的,普通人嘛接受很正常。但出了学校发现自己想去再学习,还没有资格!这时候,这么多年的努力也好浪费时间金钱也罢,通通爆发了出来!
上这个狗屎学校到底有什么用,减轻社会流动人口负担吗?这样也可以认,但这个脱钩倒是,没想到。打醒了,庸庸碌碌的普通人,学历再也不是公约数,不能做到妥协了!
这时候,落后于社会的书本知识就逐渐,变得不可忍受,如果非要一个文凭,那就是非全日制,我在社会上学最先进的,还拿着工钱。并且还考了一个蹩脚的文凭,这个文凭和现在别无而知,因为它的价值已经没了,当企业不需要储备!
停止扩张,这些嗷嗷待哺的学子,想要再学习,就变得不可能了。如果说学历是一块敲门砖,那么门后的人,不开门你敲门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说,你没有这个学历就没有资格学习先进的社会实用知识,那么很多行业都会退步,所以这根本就不成立。一开始蹩脚的文凭,就注定了学不到最新的知识。
你想要再学习本来也不够格!
那么最荒诞的一幕就诞生了,学子们拿着三本的文凭,企业们看着硕士一堆堆的排队,可想而知的结果。而且这已经是发生很长时间了,我的同学在初中时就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当时是在双选会上!
我作为农村的孩子,父母都是农民,他们不懂这些,选什么还要限制我,以至于我没得选!我也想被动的,在初中被带到双学会去。又流传的到少年宫只需要几分钟,而我花了几十年!
这样下来,才算慢慢认清自己,这个学费可不低,花了我二十年,才和那些孩子,认知上勉强相近。
那么上山下乡本该让我来的,在这忙里忙外中度过平凡的一生,可我看见了,我父母那个年代,在耕种、在上山下乡的人。还有些人出过留学等等。
我见到了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的。这被传唱了如此之久的话,现在却让我感到,只是一整风吹过,我只是历史也只是他人眼中的风景。
在聊聊几段话中被代过,这存在的意义也就如此的没有了,再到自己找工作不顺。我想我连做一个普通人都够呛,只能挣扎在社会的泥潭中,这就是我的生活了。
读完书回到自己的阶层,看不到和我相似的人,现在也不想看了。已经知道前路了,升本后,其他同学没什么感觉的,我只能说,他们读书真的是在享受生活!没有抱着一定拿到这个文凭、顺利毕业然后找到一个好工作。
他们觉得,这就是一个过程,后面日子还长着呢!但这短短的两年就是我的一生,我不把我好现在学校给的微末资源,那后面只会越来越糟糕。
我成了风景的由来,他们不靠这个学历吃饭。也不需要为自己的,过好自己的生活买单,倒是我像是在生存了。看他们有恃无恐的样子我真的很羡慕,可能这就是宣传上说的样子,确实如此。
他们能承受这个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资金成本。平时也经常和同一个圈子的交流,该办的事也在这样的交流中办到了。我所要做的就是去实施。
作为非常内陆的城市,我想起了最后的经济和发展地区雾都。可能只有那里,才会有机会,才会有风口。而不是在这边,淘汰下来的产业、不对外招人的好企业、配套生产。
这样下来我知道,我做末班车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我从始至终都没有变,想要靠着这张蹩脚的车票上时代的列车,显得如此滑稽,不是说没有机会,而是我的一生就只剩下这个了。
没有时间喝酒金钱来常识其他的了,只好排队等着检票,这仅有的一条路,我算是明白了。可能说找个小厂进去学点东西,混完自己的一生,我确实想过,如果这张车票不通过。那也差不多是这样了。
本来我不是悲观的,那是在我认知还不够,不知道自己定位的时候,我幻想着和百分之80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出了社会大家都只能靠自己,全是自己这一代人的事情,父母帮不了什么忙的!
当我策底清醒后,我知道自己自大了,三代人的努力、家人都帮助、给安排好的工作!这些席卷而来的时候,我才发现,像我这样一小撮的人,其实应该不读的。
应该是,这些会读书的人,在餐桌上谈完事情后,我去实施。这也看出了融入他人圈子有多难,不仅是资源对等,更是认知的考研。如果认知不够,那也只能说过客了,这些圈子资源跟自己没有关系。
要么是提前成熟,要么你是靠着那机种改变自己阶层的方式(婚姻、贵人相助),不然你还是要回到自己原有的地方。
我对先前老师说,敲门砖的事给哄住了,这也是我交学费的一个地方。老师们和社会脱节太久了,或者说他们已经不适应社会了。甚至很多都没接触过几个行业,就盯着老师考了!
真是悲哀,一直为交认知的学费,花了这么长时间,在这种无意义的地方。不属于我的地方。也许我上社会,还来的快很多。其实先前我还有事没提,那就是我的父母没有去外面打拼过,他们的认知,快仅有本能了。
或许最大的提升,就是以前看看电视。这也导致了我,这样交学费,我也知道他们那一辈的人,又在这样的地方。实在是没办法,村子里没有一个在外面混出事业的,不然还可以和同学亲戚一样,带着一个乡里的人出去。
好了,现在全靠我自己了,24岁,带着这些基础的东西踏上社会。说实话,我不输谁输!在私企,全是竞争,利润就出在员工身上,我要提现自己的价值,但这样的状态,怎么形容呢?
像是逃难到那些企业,希望他们收留。不然就要开始漂泊了,也只有一种性质的企业能成为我这样的人的港湾。但全是一流院校抢着进,可能他们读书的意义也是为了这个。抹平和减少普通人与中层人的差距。
我也只是恰巧不会读书而已,这样的企业容不下我。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我不会读书,我怎么也看不懂书上的内容,反复看、熬夜看在字里行间,只看见了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