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忙完合并这摊子事。
有点脸大。
打杂,打杂。
在江汉的使命结束,也该打道回府了。
心情无比愉悦。
终于可以陪儿子骑马马了。
“兄弟,你可终于回来了,我这头都大了。”
一见面,韩波就开始吐苦水。
“咋的了,波哥,给小弟讲讲。”
这才见几次面,就开始称兄道弟?
肤浅了不是。
男人之间,喝酒那可是最好的催化剂。
在江汉,两人可没少喝。
去一次,喝一次。
喝一次,大一次!
革命友谊那是“蹭蹭蹭”往上涨。
“咳!”
“哥哥,能不能别老叹气,兄弟间,有事说事,搞得定就搞,搞不定小弟也给你搞定,磨磨唧唧干啥。”
“还不是被校园招聘给弄的,你说都这时候了,营销非要我给他们招几个管培生。”
“啥?招管培生?这时候?难度不小咧。”
这是哪个营销领导提的,信不信,我给你个大比兜。
是不是大学没毕业?
现在都六月中旬了,你给我说要去学校搞校园招聘,还招营销!
净扯犊子。
校园招聘,一般都是十一之后开始跑。
早一点的,九月大学一开学,不少公司就开始跑。
为的就是先下手为强,把好一点的苗子先薅了。
比如华伟,那薅的叫一个狠,全班一起薅。
这也不得不服,人家就是财大气租。
你能咋滴。
拼啥你也拼不过人家。
啥,拼命?
那都是战斗机中的战斗机。
通宵熬夜,人家是越战越兴奋。
为国而战!
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你拼命熬夜,是为啥?
总得为了个啥去拼吧。
不扯远了,就说校园招聘这事。
十月、十一月,校招高峰期,十二月次之,来年一月就更少了。
年关将近,基本都回公司了。
次年三、四月是次高峰期。
你这都六月中了,人家马上就要毕业,实习的实习,回家的回家。
你给我说要招人。
还有,营销这个岗位,量最大,但最难招。
为啥?
很简单,谁愿意去干销售?
风吹雨打、日晒雨淋。
坐坐办公室,吹吹空调,不香吗?
你愿意干
爸妈也不愿意。
七大姑八大姨、左邻右舍。
要是听说你去干销售了,指不定怎么埋汰你咧。
“哟哟,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去卖房子,那还用的去上大学?我看老张家这学费是白花了。”
你叫爸妈怎么抬得起头。
卖房子咋啦,我一不偷二不抢。
理是这个理。
但有时候,这传统观念,它害死人。
一点招没有。
除非后面你发达了。
“我说吧,老张家那孩子就不是一般人,当年我就说了,人家卖房子也能挣大钱。”
地产行业管培生素来以高薪、晋升快而出名。
难度还能稍微降低一点。
比如万可地产“新动力”、众海“海之子”。
圈内那是出了名的牛。
其他门派管培生也做得不错。
古墓派女掌门人龙胡-仕官生,华山派许辉-旭日生,丐帮毕桂园-毕业生,星宿派荣创-创想家。
华兴当然也有自己的管培生品牌。
华彩生。
待遇也非常不错。
非营销起薪8K,营销起薪6K,加上年底奖金,杂七杂八补贴。
轻轻松松过万!
刚毕业,“万元户”!
你就说牛不牛吧。
羡慕归羡慕。
但营销岗,还是不受待见。
那些个就业处的处长、辅导员。
听见说营销岗。
第一反应就是直摇脑袋瓜。
想让他们助力,你觉得真出力、假出力。
事就是这么个事,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那,波哥,现在我们准备校招物资,这也来不及啊,没有半个月,物资来不了,等到那时候,学校真没人了,神仙来都只能叹气啊。”
“那个物资都有,就在仓库里放着咧,就是,唉,就是还没开始搞。”
你这有两个招聘专岗,就算一个离职,这不还有一个嘛。
加上你也是猎头出身,招聘也是你强项。
这两大活人,活全放在这。
我回来第一天,就在我面前长吁短叹。
得,就是说给我听的呗。
官大一级压死人。
领导动动嘴,底下跑断腿。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这活不接,能行?
“行,波哥,这事我俩在这叹一天也甩不掉,招人本来就是我们的活,加上营销人家刚卖十个亿,财神爷,人家提要求,咱们能说不?”
营销这次确实干的漂亮!
当初张泽人还在江汉,那边就有不少同事再议论。
“华府首开秒罄,二开二磬。”
华府就是中昌公司目前唯一的项目,四十四万方,规划全是高层住宅。
两次开盘,全年任务达成,就剩几十套顶底、四、十八这些楼层,还有半年,零星卖着呗。
营销现在就是财神爷,要啥,领导给啥。
更别说要几个管培生,这还是正事。
“西峡大学就业处处长,我以前在铁坝一公司校招时,打过几次交道,时间紧急,咱们今天先过去拜访下,先看下情况。”
说行动就行动。
支持领导工作,别老动嘴皮子。
真刀真枪干!
西峡大学,中昌唯一的重点一本,政府心头肉,全力扶持对象。
招生就业办处长,余正波。
铁坝集团出身中昌,后面集团总部搬迁到江汉,两家单位的战略伙伴地位却一直未变。
当时也是沾了蔡福的光,所以和他吃过饭,互相留过电话,仅此而已。
出发前,得打个电话确认在不在校,免得白跑一趟。
接通电话,稍微帮忙缕缕一年前的记忆。
还好,人家能想起张泽这号人。
约好时间,两人直奔西峡大学就业办。
到了地方,三人互相握了握手。
余正波问候了下蔡福近况。
“蔡总,上次我去探望,身体还好,最近调到集团了。”
“哦哦,我是说,怎么好久没看见他了咧。”
发现没,国人寒暄。
第一步总是从共同认识的人找话题切入。
这样,往下谈,气氛才能缓和。
不然,有点尬聊。
聊完蔡福,聊正题。
刚开了个头。
余正波直摆手。
“你们这来得太晚了,大四的学生基本都出去实习了,学校真没几个人。”
要的就是你来当这个捧哏。
不然,怎么显得事难办咧。
有些话,第三人比你这个下属说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