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知道儿子这样说是为了尊重自己,高金香虽有点无奈,但也颇感欣慰,于是就说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会遇到或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我不知别人都是怎么过的,反正我是经常会遇到事情,总感觉身边是有解决不完的问题。
曾听老人讲过,这‘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二三’,当真是没有说错的。
我希望通过自己听到的故事,让你那个同学的爸爸知道,生活再不如意,也要卸下压在心头的包袱,让自己努力活的精彩。
一旦用心去打理自己的生活了,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奋斗的事情。”
冯立朝着母亲竖起了大拇指,“妈,说的好!”
“别光知道讲好,也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个故事的吧!”
看来不管怎么说,高金香还是很想听听儿子是怎么想的。
“妈,我说一下是可以的。但在我说完之后,您可要告诉我,您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我是尊重他人的一个人,好吗?”
对于冯立所讲的事情,高金香故作惊奇道:“哦!你还记得这件事啊?我以为你忘了。”
“这是关于我的好事情,怎么会忘呢?”冯立调皮地对母亲眨了眨眼。
“好!那我答应你了。”
“那咱们可一言为定,您要给我一个答案,否则可就是在糊弄小孩儿啦!”
“你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在跟我这里小孩儿小孩儿的,不害臊吗?”
“您之前可是说了,甭管我和我姐是多大的人了,在您面前永远都是孩子,怎么现在又这样说我?”
高金香被冯立的话给逗笑了,“妈刚才是在故意逗你,怎么你还当真了?”
冯立也笑了,“您才是当真了,终于被我给骗到了。”
母子二人会心地笑了一会儿之后,冯立才继续开口道:“我觉得太姥姥的故事,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只要愿意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处处充满着希望的人,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没有别的了?”
“我总结的就是这样了,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在胡说了。”
“嗯!这样简洁也好,让人一听就明白故事讲的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就是我告诉你该让你知道的事情了。”
听到母亲这样讲,冯立忙打起了精神,认真听着母亲即将说出来的话。
“你同学的爸爸那日对我讲,你的儿子是个好孩子。我当时觉得有些诧异,他怎么会这样说,难道他对你是比较了解的吗?
直到后面他说的话,才让我是恍然大悟的,原来关于你的评价,都是他听自己的儿子这么说的。
你的这个同学虽然在智商方面有些问题,脑子想问题是比较慢的,可你在学校里从来没有瞧不起过他,跟那些经常取笑戏弄他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你同学的爸爸也对我讲了自己孩子的真实情况,不知是什么原因,孩子的智力从五岁起就不再提高了,整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头脑像是被封在那个年纪上了。
除去反应不像已经长大的智力水平正常的孩子一样那么迅速,其实你的同学人是不傻的,能分辨得清楚是非对错,知道谁好谁坏的。
对于他说的事情,他的爸爸是完全相信的。
所以他才会对我说起你的事情,好好地表扬了你一番。”
高金香一边回忆着当年同那个因为生活的重压而心力交瘁,满脸疲惫不堪的男人沟通的往昔,一边向自己的儿子娓娓道来他们当年一番交谈的大致内容。
“妈,您也是像那位叔叔这么看我的吗?”
冯立没想到自己当年只是出于本性的善意举动,竟会给自己的同学留下如此好的体验。
而因为他们母子之前从未有涉及过这一类的话题,所以现在的他更想知道在母亲的眼里,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你对同学究竟是怎样的,孩子的话是不作假的。
即使没有从别人的口里听说,我其实一直以来也都是知道我的儿子是什么样的脾气和性格。
只不过当我亲耳从外人的口里听到了对你的夸赞时,还是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的。”
“我真的是知足了,能得到您的肯定,我真是太开心。”冯立说着话,不禁伸手握住了母亲的手,显得有些激动。
高金香拍了拍儿子的手,云淡风轻地说道:“这有什么可激动的呀?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样的人,不是做父母的人应该知道的事情吗?”
“这可不一样。我很看重来自于您和我爸爸的肯定意见的,只可惜在爸爸生前的时候,我没有听到过他对我的认可。”
“你怎么知道你爸爸没有夸赞过你呢?”
“有吗?可我怎么想不起有过这样的事情呢?”
“你爸爸没有当着你的面表扬过你,这件事情的确是没有发生过,但他对我却是有说起过你来的。”
母亲的话复又让冯立那本来已经逐渐平静下来的心情,再次变得激动起来。
对于自己的父亲,冯立是十分尊重和钦佩的。
父亲少小之时就跟着到村里招工的队伍离开家,在胶济铁路线上一干就是三年,其所经历过的艰苦工作环境,绝非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何况那个时候的冯浩钦还只有十四岁的年纪,本是不够济南铁路局青岛分局招工条件的。
但冯浩钦当年似乎是铁了心,一心想着要出去做工,爷爷奶奶即便是万般舍不得,最后也只能是随他去了。
所以在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年龄,往上虚报了两岁年纪之后,冯浩钦是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铁路工人。
这还是发生在1958年的事情了。
曾经冯立就这件改大了自己的年龄也要出去的事情,问过父亲是因为怎样的缘由才会这样去做。
而父亲对此的回答是让冯立有些啼笑皆非的。
他坚持要出去,竟然是为了不再吃奶奶做的饭。
人们每日里都要吃的一日三餐,竟然会成为促使父亲走出自己的村落,即便小小的年纪也要到外面打拼的原因。
面对着这样的答案,冯立真不知该说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