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
有些艰难地上了楼,墨梓安在餐桌旁看见了端坐饮茶的归海铄。
“师父。”
“嗯。”归海铄笑着点了点头,指了指桌子上的食物,“赶紧吃吧,就知道你得是这副模样。”
说实话,饿急眼了的墨梓安还没上楼就已经闻见饭菜的香气了。
坐在位置上,甩开腮帮子,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整个餐桌,归海叶从锅里成了一碗浓香的鱼汤端给墨梓安。
时间不算太长,桌子上的饭菜被吃了个碟空碗净,墨梓安打了个饱嗝,感觉到暖意流遍全身,力量也逐渐恢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归海铄笑眯眯地看着墨梓安,“怎么,缓过来了?”
墨梓安有点尴尬的挠了挠头,“消耗太剧烈了。”
“正常,我看着这是直接进入高阶了?”
“是的。”墨梓安正色答道,然后冲归海铄微微颔首,“多谢师父。”
归海铄点了点头,“你我师徒就不必客气了。既然如此,为师就趁着这会儿空闲时间,再跟你仔细说道说道这武者的修炼吧。”
墨梓安坐直身体,“师父请讲。”
“咳咳......”归海铄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你清楚,咱们武者啊,讲究四门功课......”
归海铄说了很多,顺带喝下一整壶的清茶,其中的很多内容墨梓安早就听过,但现在听起来,却是有着不同的体悟。
简单来说,武者灵能修炼的第一门功课就是“练”。
“练”包括很多,包括了武技的训练、自身的训练等等内容,“手、眼、身、法、步”,一样都不能少。
第二门功课,是“坐”,意为打坐修炼,吸纳灵能。当然,这也是战斗或训练后,恢复灵能的主要手段。
第三门功课,是“战”,顾名思义这门功课便是实战,甚至是生死搏杀,只有在生死之间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自身成长。
至于第四门功课,便是“悟”,对于自身或对手的反省、归纳,对于灵能修炼的领悟。
武者的修炼道路在大陆上极为普遍,但大到各个国家、种族,小到每个个体,对于武者四门功课的理解和侧重都不同,修炼的方法、流派也很多,但总的来说,还是能根据地域、国家、种族等,总结出一些大概的群体特点。
至于武者的实力分级,其实并不严谨,甚至有些粗糙。
首先嘛,便是初阶武徒,普通人按照既定的流派吸收修炼灵能,成功觉醒灵能后,灵能成气态居于体内,灵能一般仅能运行上半身或者特定的身体部分,因种族和流派而异。
虽然说,几乎大陆上的所有人都能修炼灵能将灵能吸入体内,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储存利用灵能,一部分人吸收后的灵能只会慢慢逸散掉,这种人就算不上觉者,也就提不上什么初阶武徒。
之前墨梓安虽然因佩戴枷锁,从而被压制在了低阶武徒这一阶段,但是他四门功课并没有落下反而还异常扎实,这也就是墨梓安为什么能直接跨入高阶的主要原因。
初阶武徒之后就是高阶武徒,灵能成液态居于体内,这一阶段各方面实力大幅提升,灵能可以真正意义上的打通并运转全身,在光武帝国,被称作“周天”。
所以到了这个阶段,武者们开始以体内的存量灵能可以运行的周天数,衡量自身灵能水平的多寡,借此初步衡量自身实力。
一般来说,刚刚入门的高阶武徒周天数的平均水平在81上下。
下一步,自然就是“灵武者”。
在这一阶段,灵能不再弥散全身,而是凝结成某种近乎固体的形态,储存于身体的某个或者某些部位,影响因素有很多,但大体上可以根据种族来区分——
比如光武人、琛桓人以小腹为主,大陆东南的许多异族以心脏为主。
一个刚入门的最普通的灵武者,周天数至少在333次上下,综合实力会产生质的飞跃。
由于自身对灵能的掌控大大增强,身体与灵能的契合度达到了一个新台阶,灵武者甚至可以借由气血激发,让灵能形成一道坚实的护盾——
这是灵武者的标志,灵能盾。
但能成为觉者的人本就不算太多,能跨过【灵武者】这道门槛的人就更少了。
在光武帝国,觉者与普通人的比例,大约在四五百人出一个,但能达到灵武者这一层次的,则直接把这一比例扩大到了一万左右。
而光武帝国的人口,根据各地政务府的人口普查来看,有户籍的人口在4亿上下,实际的话差不多在5亿多.....
归海铄讲得很仔细,墨梓安听得很认真。
见墨梓安若有所思的模样,归海铄重新给自己的茶壶添了些水后,继续开口,“你今后的路还很长,其实灵武者往后就再没有什么等级分化了,因为修炼一途本身就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过程,这也就造成了灵武者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很可能极大。
而你现在才不过是高阶武徒刚刚入门,对了,你的周天数是多少,能大概估算出来吗?”
“大约在一百七八上下。”
墨梓安起床的时候就默默地运转了一个周天,然后根据一个周天的消耗量和体内总量,大约估算了一个数。
归海铄微微一愣,他想到了墨梓安天赋不错,但他没想到能超过平均水平近两倍。
“还不错,但切莫自满大意、好高骛远,体内的灵能量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单纯比杀人的话,一颗子弹或一瓶毒药更方便。”
“徒儿明白,会谨遵师父教诲。”
归海铄看着墨梓安眼神很清澈,心里暗暗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墨梓安却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从脖颈下掏出了母月徽章,开口道:“师父,这【母月】徽章......”
归海铄却是都没等墨梓安说完,便将母月徽章给推了回去,“这玩意儿你就留着吧,算是为师给你安然进阶的贺礼跟奖励,咱们师徒之间就莫要推辞了。”
墨梓安听闻此话也就没在磨叽,将母月徽章戴回,对着归海铄躬身施了一礼,“谢师父。”
“梓安呐......”
“师父还有何吩咐?”
“嗯......也没什么......你今后的路还长,砥砺奋进吧,而且你入了军门,将来注定要走一条与为师不同的道路。”
归海铄此时显得有些多愁善感。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负重前行罢了。”
“梓安,愿为其扛鼎者!”
归海铄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地笑意,用力地拍了拍墨梓安的肩膀。
师徒二人又简单地闲聊了几句关于今后家里的规划,时间不长,归海铄就扭头隔空看向大门的方向。
“好了,跟我下楼迎客吧,你珩树叔伯到了,咱们前天晚上接的活儿也该有着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