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苍鹰在空中盘旋,锐利的眼睛映照出连绵台榭式建筑。
灰蓝色的翅膀,在大地之上投下一团黑色的影子。
梧国宫殿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倚台逐层建木构房屋。
藉助土台,以聚合在一起的单层房屋。殿内梁上短柱画藻文,古典而又不失格调。
金丝楠木打造的卧榻上,身穿白色丝质衣裳的中年男人躺在其上。
双手叠放在明黄色被褥之上,漏出的衣袖之上绣着五爪龙纹。
男人脸上露出病态般的红晕,额头上渗出豆粒大的汗珠。
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皱起。嘴唇苍白,不断轻微开合呢喃细语。
眼睫毛轻微抖动,他浑身颤抖起来。男人缓慢的睁开沉重的眼皮,鼻腔嗅到淡雅的沉香气味。
中年人的意识渐渐清醒起来,刚想起身却发现浑身僵硬不听使唤。
用仅存的力气不断挣扎,身体不住地颤抖。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转动眼珠,侧目看着卧榻附近站立着仕女。
努力在口中开始发出声音,试图吸引一侧仕女的注意。
侍女身穿广袖曳地长袍,袖身肥大袖口缩敛。下侧弧线成垂胡状,腰束大带。
“大王醒了”侍女惊讶道。
侍女看到卧榻上的梧王睁开双眼,仿佛终于松了一口气。
梧王突发病倒,医官没有诊出所以然来。
宫廷规矩森严,事事有历可循。梧王若是猝死,陪王伴驾的侍女太监等人免不了陪葬。
如今突然看到王上苏醒,侍女一时之间忘了规矩露出喜悦神色。
或许是想到什么,眨眼间变得面无表情。转身急忙朝着寝宫门口方向的宦官示意,示意他速传医官。
梧王吃力睁开眼睛,透过些许烛光看到自己此时身处何地。良久,回想起自己在禁地内消耗太多心神。
可能躺的时间太久,下意识的想起身。
耳边隐隐约约听到那个宫装仕女呼喊“大王”,“传医者”和“公鸭嗓子传出的惊呼声”,然后眼前一黑。
宦官走在前方引路,身后跟着一个道人。道人身形,略显清癯。
宫殿之外,用悬挑梁板结构的走廊。走廊前方,侍女端着红黑两种色彩渲染图纹漆木盘。
看到走廊对面迎面走来的道人,纷纷停下相见行拜礼。侍女们居西先行拜礼,道人居东答拜。
发髻锁发,青袍裹身的道人目不斜视。即将越过侍女的时候,侍女近别又行揖礼。
殿内,一眼就看到色泽晶莹而温润的香炉。
烟雾在静定的空气里成缕成卷,渐渐地升腾消隐。
道人踏进大殿,做不经意状。抬头看了一眼台上,高台上梧王跪坐着。
“王上”
道人站在大殿中间,朝着台上相貌平凡的中年男子恭敬行四拜礼。
“免礼”
高台上的梧王不疾不徐的把手中泛黄竹简,轻放在身前案牍。
直了直身形,用清冷的目光俯视台下道人。
“诺”
道人被梧王气度所摄,失神片刻。很快就恢复先前仙风道骨的模样,似乎刚才失仪的不是他,然后低下头恭敬道。
梧王右手从案牍下方抬起,大袖朝着下方挥甩。
站在他身后的侍女和负责引路的宦官立刻弯腰低头,倒退出殿门。
力士持戈矗立门外,待殿内闲杂人等退出。
两侧力士转身,握着挂在朱红殿门的门环。伴随着轻的声响,殿门缓缓关闭。
左右持戈披甲的力士对视一眼,然后把手中青铜戈在殿门相互交叉。用无声的举动,严禁任何人靠近。
殿内道人等到力士缓缓关闭殿门,一反常态露出纠结的神色。
梧王面上不显,心中却开始不悦起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方外道人既然领职当差,应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觐见时仍是方外之人装扮,面圣时神色有异。
分明是不把皇权放在眼里,梧王想到这茬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或许是看到梧王神色变换,道人紧忙上奏梧王。
“天象告变,三星一线,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
国运有厄,先前王上突发恶疾便是前兆。如果不移祸,恐怕国家将陷于危难。
若不是梧王心有顾忌,此时定让这妖言惑众的道人五马分尸。
梧王没有接道人的话茬,反而面色变得平静起来。
看着高台上俯视他的梧王不言语,也没有其他的举动。
道人这才放心接着又到:“灾祸可转移,为保梧国国祚长久不如把灾祸移给百姓?”
听到这,梧王反而皱起了眉头睁大眼睛略显愤怒的说:“百姓是为君之本,此事不可。”
正所谓帝王一怒浮尸千里,道人虽然有些许修为在身,但身处龙庭所在被无形的龙脉压制,全身上下无处不有刀斧加身的感觉,顿时汗毛直立。
“大王要不移给年岁?”道人这才开始谨慎试探的回答。
“年岁不好,百姓就会困乏,我还给谁当君主啊!”梧王似笑非笑道。
似乎意识到梧王的耐心渐渐失去,道人又道:“移给相国吧?”
话毕,久久没听到殿内质疑和反对的言论。
朱红色描金的殿门,伴随着“吱,吱声”缓缓打开,落日余晖又重新照进宫殿。
翌日,宫殿上方朱红色的筒瓦,在初生的阳光照耀下灼灼生辉。宦官推开雕花精美的阁门,群臣鱼跃而入井然有序的落座,从台上放眼望去乌压压的跪坐一地。
朝臣行拜礼落座后,梧王立刻召丞相出列道:“本来孤认为你清明、勇敢,希望你能治理好国家,但是你十年为相,却给国家带来了灾难。你这样的丞相怎么能够辅佐我治理天下?”
言语中斥责他为相多年,不能调理好阴阳,导致天象变异。心中却早就定了丞相九族生死,若是不教而诛定会另群臣心生不满。
聆听宦官宣读梧国国君拟定的令书。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宦官对着行揖拜礼的朝臣,用公鸭嗓子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