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 / 第149章 大明的钱,到底去哪里了?

第149章 大明的钱,到底去哪里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可他自己却非常清楚!
  天子脚下的一县之地,和大明整个国祚背后出现的“隐患”……
  这是何等大的比例!
  每每想到这些。
  他都感觉到惊心动魄。
  而苏怀对于民收民解的补充,对他而言就更是至关重要了。
  “快些说……我还要等着给陛下复命!”
  苏怀感受到了对方的迫不及待。
  他也并没有再多浪费时间。
  “当今陛下制定的民收民解,认真说来……”
  “只是国朝某个根本制度的一小方面。”
  “从大方面来说,要改的制度,可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岁俸支出问题。”
  “而从小方面而言,由朝廷负责卫所的岁俸,也就是官收官解……这远远要比民收民解’节省下来的财权,还要多!甚至不是几倍,是数十倍“!”
  苏怀说到这里。
  正色道:“这是蚂蚁和巨象、土堆和大山、更是池塘和海洋的差距!”
  然而此话一出。
  面前的老者却当即反驳道:
  “不可能!”
  “你知道地方卫所,一年要耗费多少的支出吗?”
  “那是数百万石的粮食……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贯的钱财!”
  “岁俸钱粮分给富户,这已经是陛下开源节流了,刨除掉六合县出现的豪绅、权贵、官府联合起来贪污、吞并……”
  “如果没有这些贪污吞并,这个制度无疑不是最完美的。”
  苏怀看着对方郑重的样子。
  不由得嗤笑道:“完美个屁!”
  "你……"
  朱元璋怒极,而一旁的蓝玉也不由得抬起头,心脏不由得一颤。
  “就算刨除掉你所说的……那些贪污吞并之事。”
  “但权力呢?”
  “当今陛下知不知道,他每一次的发俸、放粮,都相当于国朝对卫所,位于士卒的一次权力加强?”
  “朝廷将这权力放给私人富户,可私人富户根本就没有得到这个权力的资本。"
  “那么就相当于,陛下把这个权力,白白的消耗……”
  “可权力不会无故消失,它只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
  “因此,这些权力,便会被某个卫所的百户、千户、指挥使……直到当地的官府瓜分的干干净净。”
  “而来自于朝廷的威慑,长久以往,就会成为白纸。”
  说到这里,苏怀看向对方。
  “我之前在《鸣冤书》中就说过,当今陛下治国如治家,握小权而放大权,岂非矛盾?”
  “当今陛下也该清楚……”
  “有些东西,可不是用价值就能衡量的。”
  “这朝廷的权力和威信,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刻。
  老者明显是被这一番话,气的面红耳赤。
  但他自己也陷入沉思。
  联系到苏怀之前所说的……
  “你……你给咱说个清楚!”
  “你刚才分明是从大、小两个方面谈!”
  “这是小方面!”
  “那大方面呢?”
  “看来大人现在也终于学会思考了。”苏怀笑了笑,所幸便继续道:
  “陛下,还有大人所问的民收民解,属于国朝的哪个一环?”
  嗯?
  面对这个疑问。
  老者明显是愣住了。
  他思考良久,这才试探说道:“发俸啊!”
  “错!”
  “发俸又属于哪一环?”
  这一次,朱元璋沉吟许久。
  “发俸……发俸是由户部……”
  “罢了!”苏怀见此,只能摇了摇头,无奈道:“那就换个话题……”
  “发俸的钱从哪里来,国朝的钱从哪里来?”
  得到提醒。
  朱元璋猛地醒悟过来。
  他看向苏怀,瞬间回答道:“税收!”
  “你说的是税收?”
  苏怀这才点了点头,“不错,正是税收!”
  “这也是我当初为何要说,为何占据一半天下的南宋的税收要比大明的税收,多出数倍!”
  “税收!”
  “这就是其中最为根本的一环!”
  苏怀说着。
  察觉到语言,并不足以在接下来的解释中,能更好的诠释。
  故而。
  苏怀所幸从一旁的桌子上,随便拿这一杯茶水。
  以手指代茶水。
  而后在桌子上,直接画了一个等腰三角形。
  而后……
  他又将这等腰三角形,分为六个部分。
  最底下的那个最大。
  最上面的只有一个尖角。
  “大人看到了吗?”
  朱元璋站起身,凑近一看。
  “这……不就是个三角形吗?”
  “呵!”苏怀无奈的笑了笑。
  察觉到,这等腰三角形似乎也不能更好的诠释。
  他眼珠子一转。
  目光一亮。
  所幸直接看向指着远处天空……
  “大人看到,那座宝塔了吗?”
  其实从这都察院,朝其看去,只能看到隐约的一角。
  朱元璋当过和尚。
  故而大明立国之后,对于佛教也有一定程度的宽容。
  因此民间的一些佛门,也都有类似的建筑。
  朱元璋循声望去。
  苏怀这才道:“大人可将刚才三角形,和这宝塔连接起来。”
  “底座无限之大,到了塔尖就无限之小!”
  “比如想象一座七层宝塔……”
  闻言。
  朱元璋缓缓点头,“你且继续说……”
  而苏怀接下来的一句话。
  就直接让朱元璋只感觉“醍酮灌顶!”
  “当今陛下,就是那塔尖!一人至高无上!”
  “而藩王,就是在七层宝塔的第二层!”
  “国朝的勋贵,诸如没有被抓进牢狱的凉国公的勋贵武将;以及朝堂中枢,能参与朝政会议的文武百官、布政使司,在第三层!”
  “地方的知府、地方官,军事卫所在第四层!”
  “如此往下……知县、地方豪绅、最普通的百姓,则占据了最后的五、六、七层!”
  “也就是说,最底座,占据最广的……代表天下百姓!”
  说完这些。
  苏怀这才看向面前的老人,“如此划分,大人知道了吗?”
  几乎是瞬间。
  朱元璋的脑海中,就具象化出了这个结构。
  他点了点头。
  “假设,这几层的人,都处于自己的位置……”
  “最上面的拥有无限的权力和威严……依次往下,到了最底下的百姓,则是最普通,没有丝毫威严,只能种地提供粮食……”
  “为了维持这个秩序不崩,也为了维持其稳定的运行。”
  “百姓负责了最大的粮食产出,也需要供养这宝塔之上的六层。”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