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 / 第140章 致命的陷阱!!!

第140章 致命的陷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他就像个苍蝇一样,一直在自己面前飞来飞去,不仅要铲除自己刚刚收服的应天府知府,范京!
  竟然还要让蓝玉等人脱罪!
  痴心妄想!
  内堂!
  “果然!”
  朱元璋刚才就觉得不对劲,现在再听到。
  顿时一拍桌子。
  让旁边朱椿有些惊奇的是。
  此时的父皇,不仅没有半点儿的愤怒,甚至还一脸的振奋。
  “咱就知道930,此獠绝没有那么简单!”
  “之前明着说着最简单的问题,原来最后憋这么一个问题!”
  “不过……”
  “这到底是围点打援?还是声东击西?”
  旁边。
  朱椿适时问道:“围点打援?声东击西?”
  “哼!”
  “你还看不明白吗?”
  “今日咱们去那富桂庄,要抓那个知县,当然是人证物证俱在?”
  “要除掉他一个,此獠不是手到擒来?”
  “但此獠的根本目的,只是为了给富桂庄平冤吗?”
  “错!”
  “他的真正目的,是涉及到这个知县的背后之人,还有蓝玉案!”
  “可是!”
  “范京到底是应天府的知府,让他乖乖认罪,除非一查到底,可他要是
  抗衡之下,此獠只是一个审案的,再加上国朝上下都知道他的目的,所以也根本不会帮助他。”
  “再加上……”说到这里,朱元璋深深的皱眉。
  “若是这知府范京,真的和咱的那个孙儿,有一些不可说的联系……”
  “就更是难如登天!”
  “而范京到来之后,看他的语气和表现,分明是早就清楚了此地发生的事情,从而有所准备。”
  “是以,此獠已经知道,用常规的审问,审问不出个所以然。”
  “这也是因此………”
  “他直接问出三个问题,前两个都异常简单……”
  “从而让这知府范京,放下警惕!”
  “直到第三个问题……”
  “直接图穷匕见!”
  朱元璋说到这儿。
  不禁露出一抹深深的感叹。
  “好小子!好小子,咱真是小看了他!”
  “此獠不是再问。”
  “而是从行动上,直接釜底抽薪。”
  “清查土地,清查土地……”
  在蜀王朱椿的目光里。
  眼下的父皇,对于苏怀的感官,明显再次改变了。
  而随着父皇重复的呢喃自语。
  忽的。
  他似乎想起什么,道:“你还记不记得,今日清晨,他给咱说的那些关于‘民收民解’的后患?”
  闻言。
  朱椿顿时点头,“当然记得!”
  “是了,这边是此獠第三个后手!”
  “呵!”
  “民收民解的后患,是咱原本定下的大明给军卒的“岁俸供给”,原本只
  是初定于天下富户。”
  “但现在,这六合县的事件就是明摆着告诉了咱……”
  “咱错了,他所说的后患,实实在在出现在咱的面前。”
  “富户吞并百姓田产,和当地官宦兰狼狈为奸,共同欺压咱大明的百姓,偏偏又不用付出,像个貔貅一样只进不出!”
  “元末的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豪绅是什么样?他们就是什么样?”
  朱元璋又愤恨,又惊叹道:
  “而这,也是他清查土地的目的!”
  “他就料定,咱一定会答应!”
  朱椿一边听着,也越发惊叹于那个年轻人的心思缜密。
  而他也不由得,对父皇的答案,非常好奇。
  “那父皇,会答应吗?”
  闻言。
  朱元璋并不回答,反而默默赞道:
  “如此人才,咱现在是越发惊叹了!”
  “这已经不是咱多少次,惊叹他的决断、眼光见识、甚至是急智……”
  “唉……”
  他沉沉一叹,过了许久。
  才蓦然睁开眼。
  “查!当然要查!”
  “当咱的眼皮子底下,出现一个老鼠的时候!”
  “这大明,已经不知道出现了多少个老鼠了?”
  “应天府,天子之地,八县之一的六合县,都敢如此胆大妄为,其它地方呢?”
  “砰”的一声。
  朱元璋立时低吼道:“咱为何不查?”
  然而此时。
  都察院正堂之中。
  知府范京像是刚刚反应过来。
  他当然察觉到了,苏怀此话之中的阴谋!
  “苏怀!”
  “陛下让你审蓝玉案,不是让你清查这应天府的土地?”
  “你以为,你是这应天府的知府不成?”
  “本官才是!”
  范京怒道:“眼下夏收在即,应天府到了农忙之时,这个时间段再去清查土地?”
  “这不是故意干扰百姓收成吗?”
  范京当然不会故意阻止。
  但是。
  他却可以从其它方向阻拦。
  “再者言:大明立国才不过二十六年,要清查的,早就清查了。”
  “现在浪费人力物力,岂非多此一举?”
  苏怀却表情不变。
  他只是冷笑道:“是不是多此一举,不是知府大人你嘴上说的。”
  “正如你所言,大明不过立国二十六年,就有了一个在京师之地……天子和百官共同监审的国朝大部分勋贵……”
  “如此惊心动魄的案件,一个区区知县都能插手!”
  “可想而知,五年时间都会变样,十年时间会大变样!”
  “二十多年,光是知府任期,都够换四五次了。”
  “为何不能查?”
  苏怀冷笑一声。
  所幸直接看向百姓。
  “诸位,在尔等眼里,这大明的土地,应不应该从上到下再清查一次?”
  此话一出。
  当即!
  整个都察院的门口。
  直接传来一声声,惊心动魄的欢呼声。
  “当然应该清查!”
  “对!早就该清查了。”
  “再锋利的刀,放着不用,一两个月就变钝了。”
  “家里的被褥,不抽着时间晒晒,也变味了。”
  “苏怀说的对,这么多年过去,谁知道这鱼鳞册上的土地,还是一如当初啊?”
  “凉国公一案,直接就定了一个扩充产业、吞并田产的罪名!我看……这时候查的时候,可没有一点儿阻力。”
  “现在这知县勾结富户,贪污为国南征北伐老卒的土地,可是正在审问哪,现在倒是什么理由都上来了?”
  “嘿嘿……真有意思!”
  这一刻。
  百姓讨论的声音,分外刺耳。
  但凡听到的百官,无一不感到剧烈的麻烦!
  “(cbcg)苏怀!”
  这时候,詹徽觉得,自己必须下场了。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