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不出所料。
朱元璋从离开苏怀后,便早已经来到此地。
只是今天。
跟他一块来到,是蜀王朱椿。
至于皇太孙朱允蚊,则是并没有来此。
听见苏怀的话。
让蜀王朱椿意外的是,现在的父皇,甚至连表情都没有多少变化。
他不禁诧异。
父皇这是……已经适应了。
不过一想到,在那富桂庄遇到的事情。
他又缓缓坐回位置。
“苏怀,你现在虽是主审,但也该记住,徇私枉法,恶意构陷君上,也是大罪!”
群臣之内。
詹事府翰林黄子澄走出,怒声大喝:
“昨日有人敲击登闻鼓,才让你顺着天香楼审出李赫。”
“可今日……”
苏怀直接将其打断。
“今日同样是因为天香楼,审出其它的人!”
说着。
苏怀已经不再浪费时间。
而是看先身后。
一众老卒站的笔直,而他们围拢的中心之地,则有数道身影。
其中最显眼的。
是一位微胖的员外。
另一位则是青色官袍,七品知县。
“今日为查清楚《李赫案》!”
“也是为了给昨日敲击登闻鼓的沈镜茹一个交代。”
“所以前去富桂庄,可这才发现,富桂庄明明是这些北伐老卒的修养之地,却为何被这当地的方员外,一人所得!”
“根据卷宗,蓝玉一案涉及的农田,基本上都在六合县内,这也是当初他们北伐大元后进入京城之后所得。”
“其它田产怎么获得的我还没审。”
“但富桂庄,这座之前被蓝玉案波及,导致如沈镜茹的一样的遗孤,全被带走。”
“贩卖的贩卖,残害的残害,不知所踪的不知所踪!”
“而仅剩的,曾为国征战的老卒,却也要被搜刮进最后一亩田产。”
“强买强卖,吞并田产!却是我亲眼所见!”
此时。
因为海瑞模板的缘故。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他天然就体会到一种直冲肺腑的怒火。
故而!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更是传荡在了百姓之间。
顿时。
门外的一众百姓,纷纷有了不小的动静。
已经有低声的喝骂响起。
而在其中,朱允蚊却故意留在百姓之间。
四周则全身詹事府的成员,将他和百姓隔开。
他没有进去。
而是就在门外,也是想从另一个角度。
看看苏怀到底要做什么?
而此时。
苏海继续的喝问,也同时响起。
“既然同是蓝玉案涉及的田产,为何会被一介私人富户所得?”
“为何不依法查办?”
“《大明律》可有明文规定,案犯所涉及之田产,在陛下还未亲自勾笔画朱之前,就能流落于私人之手?”
“这到底是不是蓝玉案涉及的田产?”
此话一出。
那跪在一众老卒之前的员外,和知县,二人,顿时身体一颤。
然而。
那知县谭少锦,只是在片刻的恍惚之后。
就很快回过神来。
他不仅将刚才的恐惧进去。
反而还怒喝道:“你就是那苏怀?”
“本县虽然是七品知县,但也是经过科举,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
“你不过一个百户,虽有圣上之命!”
“但不问青红皂白,却直接将我押来这都察院!”
“朝廷威严何在?”
“百官威严何在?”
“这一路而来,我已经得知此事,诸位大人……”
“事情并非他说的如此。”
“而是另有隐情。”
此人不愧是知县,口舌极为出色。
话音刚落。
他已经看向詹徽等人。
苦口婆心道:“诸位大人,微臣只是六合县知县,是一地的父母官。”
"如今这马上就要秋收..
“而蓝玉案发,但他们的田产,却还有收成。”
“朝廷是没有明文:让案犯所涉及之私产,流落于私人之手。”
“但朝廷也有明文:倘若因为私情,导致秋收出现差错,粮食减产,一地知县也有不可饶恕的罪孽!”
“本县自然要为整个县的粮食着想。”
“这蓝玉案已经案发,因为此案涉及极大,如果等着陛下勾笔画朱,微臣是实在不知道,该等到什么时候去。”
“是以,这才和方员外商量,让其差遣百姓,在农忙之时,将这些粮食全部收取。”
说到这里。
这位知县,已经一脸的悲愤和哀伤。
“诸位大人,有很多也是从下方一步步走过来的。”
“自然知道,对于百姓而言,一年的收成意味着什么?”
“此人乃粗鄙武夫,不要性命、不尊君上,其家庭岁俸更是百姓承担。”
“孤儿不知民间之苦。”
“可本县身为一地父母官,岂能看着那些粮食荒废田野!”
“难道帮助这些老卒快速收粮,难道也有错吗?”
此话一出。
一众臣子纷纷皱眉,但也有人眼睛一亮。
毕竟。
他们还真是第一次发现,在这公堂之上,能真的堂而皇之的反驳苏怀的。
只要能削减一下后者的气焰。
他们也乐得如此。
顿时。
黄子澄连忙帮衬道:“百户!谭知县所言,也有不可忽视的道理。”
“你便不要强词夺理。”
“正是!"大理寺少卿崔庭知也冷喝道:“夏收、秋收,乃我大明国朝最重要的阶段,耽误了收成,让百姓饿肚子,谁来担当这个罪?”
“苏怀,你勿要无理取闹。”
“竟然将谭知县一片拳拳为国为民之心,等同于李赫等十恶不赦大罪!”
大理寺这位少卿。
一看就是久经官场的人物。
一番话,先将知县抬到高处。
而另一番,则间接的,再在贵戚李赫的头上,踩了一脚。
“放屁!”
然而,此时还没等苏怀说话。
早已经忍耐不住,在后面排成队列,各自站着的独臂老者。
却怒道:“明明是狼狈为奸,强买强卖,他们甚至派出家丁,为了收购我们田产,抓走了不少人!”
詹徽皱眉道:“此人是谁?”
老者猛地回道:
“你问俺们是谁?”
“哈哈!”
“俺们在为大明立功的时候,尔等还不知道在哪里喝奶呢!”
“洪武三年,大明立国,俺跟随常遇春大将军大破元军!”
“洪武九年,跟随国朝颖国公傅友德、当今沐王爷,收复云南!”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