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写在前面:
迷迷茫茫,忙忙碌碌,无所归处。
现在若去寻问长辈们,在年轻的时候感到迷茫将要怎么办时,想必更多的答案是,先去好好努力吧,别想太多。(正文)
面对选择时该怎么办,多半又是些教你先做自己,再去根据自己的内心想法去做选择的劝导。
我们一直都在寻求自我和尝试独立的道路上。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知识似乎都在帮助我们找到自己。
方法和知识倒是学了很多,但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又真正有几分呢?
纵使了解,我们的了解又会是怎样的呢?
无非是知识的简单实践,或是对行为的及时复盘,或是对过往的经验总结。
在试着了解自己并独立的同时,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似乎与别人的联结变少了,我们可以说是真正活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
乍一看看,貌似每个人都变得十分独立了,但仔细去观察,其并非是在独立,而更像是在隔离。
当然,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的说明问题,总之,独立相对而言肯定是有的,但与之发生的更多是一种内心的孤立无援,而非真正的成熟与独立。
这自然也是一种猜想,只是从目前所接受到的信息来看便是如此。
既然提到独立了,就很有必要去说说“独立“到底是什么了。
你们觉得“独立“会是什么呢?
现在的年轻一代能真正做到独立吗?
换个问题,试问,我们真的有独立过吗?
想必能做到之人也是少之又少吧,自然,我也没能做到。
接下来我且就说说我所认为的独立吧:
第一,首先你得有自己的体系,认知系统和价值体系。这个过程可以慢慢培养,但必须去做,不能不做。
第二,就是你得摆脱心里的依赖,自己的内心能够独立且强大起来。
第三,不去依赖其他力量,从而达到一种自己也有能力去解决自己所遇到问题的状态。
当然,这一点相对而言是比较难的,尤其对于学生的我们而言,毕竟,经济这一点上就已经受限了。
能够在学生时期便不向父母伸手要钱的又能有多少呢?
当然,这是个人在学生时代对“独立“的自己的见解,日后,必然还会有其他的方面去做补充。
独立,不论在哪个阶段都是个永恒的话题。
但独立更多的是关乎自己的,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处理融洽。
向内向内,大量的向内已经占据了太多时间。
在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融洽的同时,也有可能会疏忽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和联结。
这时,就会牵扯到二者之间的关系了。在自己与别人之间的选择,我想我会选择自己本身,但也不能了与他人关系的联话。
这样说还是有点不准确的,站在本身的角度而言是这样的。
但站在社会层面去看时,与别人关系的建立相对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了。
虽说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但我觉得其并不冲突,不过还是需要一个主次来做去别的。
而我们并不能简单的去说谁轻谁重,毕竟站的角度不同,其结果自然也就不同。
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个个体是个体,多个个体便可以是社会。
不论在哪一个层面落下了功课,影响都是巨大的。
不过就现在而言,我们的侧重点还应是自身的独立,当出了校园,想必侧重点就应向联结方面偏移一些了。
发现的这个问题一时半会也说不明白。
看见校园内的男女同学们都在以小群体出现,却很少有独行者。
而自己也很少有机会与新的人相识,或者说是不知怎么去认识,兜卿转转还是老样子。
当然,这些都是自己身边能切实感受到的。
在假想,如果很多人都这样认为的话,那么那些清醒且勇敢的人该怎么办呢?
有时候想的和做的真的很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