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六零一所和六零二所,这两个所只差了一个数字,但却是有着天壤之别。
六零一所是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所了,是中国歼击机的摇篮,一九六一年便正式成立了,实际上在此之前的第一飞机设计研究室,也算是它的前身了。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之初,那些杰出的飞机设计师,都在六零一所工作过,从最早测绘仿制的歼六战斗机,歼七战斗机,再到自主研制歼八战斗机,六零一所可以说成为了航空工业的主力军。
再到后来,三代机竞标六零一所虽然说输给了六一一所,但实际上六一一所也是从六零一所分出去的。
根据军方的需要,六零一所开始在引进的苏二七重型战斗机的基础上,设计研制了国产第三代重型战斗机,歼十一战斗机,同时在第四代隐身战斗机的预先研制方面,六零一所也是领军者。
九十年代漂亮国的F22战斗机试飞,可是震惊了全世界,这种隐身四代机的出现,意味着三代机很快也会成为小甜甜。但现在呢中国航空工业都还没有真正的研制出自己的三代机来。
在三月份的时候,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单发单座中型三代机,歼十战斗机才完成首飞而已,这个进度是非常落后了。要知道在去年也就是一九九七年夏天,漂亮国的F22战斗机就首飞成功了,因此中国航空工业是整整落后了别人一代。
李念白希望自己可以改变中国航空工业的未来,有了这个超强大脑,再加上穿越和系统的优势,就应该为国家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六零二所是中国唯一的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成立于一九六九年,实际上也没有比六零一所晚多少年。
只不过在九十年代,中国的直升机工业,还处于一个非常落后的时代。
在八十年代蜜月期,中国与漂亮国签订了二十四架黑鹰直升机的引进合同,而接下来六零二所接到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测绘仿制黑鹰直升机。
只是测绘仿制黑鹰直升机的任务,最终失败了。
原因就是黑鹰直升机的技术,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来说,太先进了!毕竟在八十年代,中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直六都下马了,这款直升机的技术水平,还远远落后于黑鹰。
直六多用途直升机存在发动机功率低、高温高原性能差、载荷较小等缺点,不能完全满足部队的需求,正因为如此才引进了能够上高原的黑鹰直升机。
在放弃直六的同时,中国航空工业还在引进的法制超黄蜂直升机基础上,测绘仿制直八中型直升机,但同样也是非常的不顺,有很多技术上的问题需要时间来解决。
所以现在六零二所的任务其实是比较重的,正是需要大量技术人才的时候。
李念白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跟六一一所的杨威总师一样,也是初中毕业就直接参加了高考,并且考上了这所著名的大学,现在可是硕士研究生毕业了。
因此李念白被分配到六零二所,可以说所里的领导那是相当的重视,毕竟嘛像李念白这样的优秀人才,真的是不好找的,所以来一个就要当成宝贝疙瘩的。
不过所领导们不知道,这次他们即将迎来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研究生了,而是一个有着特斯拉一样大脑的天才,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带着外挂的穿越者,这是李念白最大的秘密,这绝对不会让任何人知道的,即使是自己的父母,李念白也不会告诉他们。
吃完一根冰棍,李念白的思绪也从航空工业,回到了现实中。
现在肚子还有点饿了,李念白背着包,走进了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面馆,要了一碗干担面,大口的吃了起来。
想不到在这瓷都,也能吃到家乡的干担面,李念白还是有些意外的。
没错,李念白也是川省人,跟杨威总师算是老乡了,只不过杨威是资阳人,而李念白呢是川北人。
川北的干担面那是出了名的,麻辣香味俱全。
美美的吃了一碗家乡的面,李念白这才起身,问了一下火车站的保安。
“大哥,从这到六零二所怎么走,您知道吗?”李念白大大方方的问道。
这保安大哥是本地人,对六零二所自然是很熟悉了,因为这是瓷都最有名的单位之一了。
保安大哥在这火车站,可是见多识广的,一看就知道这是来六零二所报道的女大学生了。
他打量了一下李念白,露出了笑容:“小同志,去六零二所报道吗?那你是问对人了,去那里可远着呢,你要是舍得花钱呢,就直接打一辆出租车,但是不要在火车站前后打车,因为肯定要挨宰的,你得走到城区里面再打。如果你想省钱呢,也可以坐二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再打一个摩的。”
李念白连忙道:“我知道了,谢谢大哥!”
保安笑道:“不客气,你们这些大学生啊,是国之栋梁,可不像咱们这些没有本事的大老粗!”
李念白跟热情的保安说了声再见,便决定打车去报道,毕竟这样安全些。
现在还得走到离火车站远一点的地方,再打出租车,才不会挨宰。
李念白也不是什么书呆子,对于社会上的事情,他也是门儿清的,毕竟这个脑子也不是白长的。
瓷都的发展,还是不错的,比起老家川北要好多了,这当然是因为有著名的陶瓷。
而将来肯定也会因为六零二所,因为直升机工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李念白已经在畅想未来了。
作为一名在大学进修了五年的,不断跳级的天才,加之又重生回来了,李念白对于现在的中国航空工业,还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充分的了解的。
航空工业整体来说,与欧美航空强国,差距还是很大的,至少是二十年以上的差距。
在直升机领域,差距还要更大一些,起码是三十年到四十年的差距。
李念白很清楚,现在中国航空工业,还没有一个完全自主设计研制成功的直升机型号呢。
无论是直八,还是直九,直十一,它们都是仿制国外的型号,甚至连仿制都还算不上,实际上是引进了国外的技术,包括全套图纸来进行仿制,却是遇到了不少的技术问题,有些还没有得到解决。
而直八也好,直九也好,其实都不算先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