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我的1994 / 第3章 开学

第3章 开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成才接到王海忠的通知后跟弟弟在家里帮父母干了一天农活儿就去上课了。
  他来到学校门口看着眼前熟悉的场景心里五味杂陈,整整蹲了五年依旧是这里的学生。
  与其他在校生相比他是当之无愧的“前辈”,当走进教室看到几个师兄全部到位后这种感觉荡然无存。
  他们正在打扫教室,见李成才进来全都是一脸羡慕的目光。
  “成才行啊!这次你考的最高比俺还多三分。”
  说话的名叫张百禄,他比李成才早一年在复课班已经熬过三个春秋。
  还有几个跟他一样不过考的分数更低。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个瘦高个,脸上挂着厚厚的眼镜,下巴的胡茬清晰可见。
  “欢迎大师兄归位!”
  张百禄一脸兴奋地喊道,仿佛看到这个人他瞬间就燃起了希望。
  “没想到哥几个都来了,咱们这是不把板凳坐穿死不休呀。”
  此人名叫林飞,在复课班当属元老级人物,连续奋战四年依旧岿然不倒。
  “飞哥就是榜样,你红旗不倒俺们就得往前冲。”
  “俺都奔二十了,你们还年轻明年大有可为。”
  “咱们也就是能熬,不然一般人还真扛不住。”
  “王老师不经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惜今年谁都没争气让他吃了个鸡蛋,咱们得好好总结下争取来年一锅端。”
  或许是经历多了,在林飞身上丝毫看不出颓废之色反而摆出一副成熟老练的姿态。
  他毕竟看到了希望,因为这次考中专只差了两分。
  此话一出引得众人哄堂大笑,一锅端?那不过是白日做梦。
  紧接着又陆陆续续走进几个新面孔,他们都是今年毕业的应届生,在班级个个出类拔萃,因为选择报考中专最后全都来这里集合了。
  跟这帮“元老”相比分数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但他们坚信只要蹲上几年早晚有出头之日。
  复课班的队伍向来是以老带新,这届也不例外,骨干力量还是以林飞为首的一帮“老蹲”。
  全体成员到齐后共有二十三人,其中也不乏女同学,人数不多只有五个。
  两个“大龄”女青年格外显眼,里外透着成熟气息,如果不复读估计就回家生孩子去了。
  对于王海忠来说这样的队伍很难带,主要是年龄参差不齐,大的已经二十出头,小的才十六七岁。
  他必须做到统揽全局在教学上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在管理上还要防止出现“互恋”问题。
  尤其那些年龄偏大的复读生,一旦出现问题就不是早恋那般简单。
  以前不是没有教训,两个男女生没考上中专最后一起回家抱孩子去了。
  虽说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这种问题他绝不允许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第二次。
  复课班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不是谈情说爱的地方,一经发现务必扼杀在萌芽之中,轻则做检查写保证书,屡教不改者勒令退学。
  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整个班级泾渭分明人才济济。
  李成才开启了第三年的复读之旅。
  开班当天王海忠满怀激情为大家进行了一次发自肺腑的“演讲”。
  他是语文老师全校公认的学科带头人,曾被评为“县优秀教师”,恢复高考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师范学院。
  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三合里乡认教,论口才不亚于大学教授。
  他担任乡中学复课班班主任已经四年,与此同时还兼任初三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老师。
  李成文就是他门下得意弟子。
  王海忠教书育人十几年始终初心不变,他的名气在三合里乡人人皆知,当年本有机会留在城里工作但他依旧选择了农村。
  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及对这片故土的热爱用行动证明了一切。
  班里的这些“老同志”对他十分敬重,即便像林飞这样元老级人物也是心服口服。
  像这种“老油条”现在的复读就相当于个人复习,几年来其他课目的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虽然都是优中选拔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
  唯独王老师在心目中永远都是第一。
  “林飞,你到我办公室一趟。”
  王海忠每逢开学都免不了找他一叙,即便对方不提林飞似乎也已料到。
  两人没有去办公室而是操场。
  “这届复课班的班长还是由你来担任,有些话不用我多说了吧。”
  其实自打王海忠接任复课班班主任以来林飞一直就是他手下班长。
  “王老师有啥话直说,俺全听您的。”
  “带烟没?”
  “带了,你也不抽呀。”
  “来一根。”
  林飞也不知道自己啥时候学会抽烟了,但他从来不当着同学面抽。
  “破烟,您抽不惯。”
  “哪儿这么多废话,等你考上中专再请我抽好的。”
  林飞无奈从兜里掏出一盒两块钱的“菊花”。
  “啥时候上档次了?你平时不是抽大前门吗。”
  “这都知道!差两分自己庆贺下。”
  “你小子现在啥也不差,来年肯定没问题。”
  王海忠以前从未对他说过这种话,毕竟期盼越高摔得越狠。
  “俺跟了您四年总算说句暖心话。”
  “你们赶上好年代,中专毕业就包分配,尤其在农村可这是难得的机会。”
  “确实好,俺连续努力四年都没抓住这样的机会。”
  “咳……啥破烟这么大劲儿。”
  “劲儿大才过瘾。”
  “没少抽呀。”
  “俺在学校一根也没抽。”林飞立刻警觉起来。
  “当好班长我奖励你一条玉溪。”
  “保证完成任务!”
  “老林同学我知道你也不容易,这几年辛苦了。”王海忠语重心长地说。
  至于如何做好复课班的班长他只字未提,但这番话着实感动了林飞,闻名全校的复课班班主任居然也有折腰的时候。
  王海忠肩上的的压力有多大,作为“老部下”林飞比谁都清楚。
  几年的浴血奋战让两人的关系愈加紧密,既是师生也是朋友。
  ……
  一周后,李成文也迎来开学日,岳秀娥把咸菜疙瘩切成丝在锅里过油翻炒,吃起来香脆可口。
  李成文在县高中上学一个月只回家一趟,每次都会带上一瓶母亲炒好的咸菜丝。
  学校的饭菜固然可口但还是贵了些,馒头就咸菜也是不错的选择。
  家里那头肥猪卖了二三百块钱,这学期的学费有了着落。
  李家庄距县城有四十里路,家在农村的学生都会骑自行车返校。
  李成文把母亲换洗好的被褥和衣服用绳子捆在自行车后座上。
  他骑的是辆凤凰牌二八大杠,别看又老又破,这两年来全靠它当脚力,时间久了难免出“故障”,每次都是老李头亲自给修理。
  李成文推着自行车来到公路边,跟他一起上路的还有别村几个同学。
  车把上挂着个旧皮包里面除了那瓶咸菜还有一些日常用品,兜里揣着学费和这个月生活费。
  这次开学他就上高三了,对于高中生来说这是最苦最累的一年,熬过来年的黑色七月成败即见分晓。
  他们的命运也会从此改变,十年寒窗苦读能否如愿以偿在此一举。
  李成文读的是理科,语数外加物理和化学,每门学科150份,满分750。
  常言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对他来说还没想那么多,只要能考上大学就不负自己这三年的努力和父母艰辛的付出。
  那时候县高中还没有宿舍楼而是两排大瓦房,每间宿舍有上下大通铺,一排能睡六七个人。
  因为房子老旧下大雨的时候有的房顶还会漏雨,住在上铺的兄弟可就遭罪了。
  好在李成文住的是下铺无需担心这个问题。
  住校生都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他所在的宿舍共有12人,大部分不在一个班级。
  室友们陆陆续续赶到,整个宿舍充斥着浓浓的咸菜味其中还夹杂着腐乳以及臭豆腐的味道。
  因为来自农村家庭条件都不怎样,有的甚至还不如李成文。
  大伙吃住在一起,虽然不在一个班级但相互间的关系都很融洽。
  在这里没有攀比更没有乱七八糟的交往,他们把全部精力全都用在了学习上。
  刘大刚跟李成文是初中同学,两人一起考上高中又在一个班里关系既是发小又是好友。
  这次开学为了跟李成文住一块主动调换了宿舍,两人不仅都住在下铺而且还挨着。
  他家庭条件虽然比较优越但学习成绩跟对方差了一大截。
  “成文,俺这次厚着脸皮求人换铺现在就差跟你睡一个被窝了,以后在学习上得多帮帮俺。”
  “咱俩还客气啥,俺尽力吧不过你也得多用功。”李成文爽快答应。
  “嘿嘿,一定!晚饭俺请你搓一顿。”
  “用不着。”
  “操,跟俺客气啥,咱俩去吃牛肉拉面。”
  刘大刚说着拉起李成文就往外走,两人来到面馆对方点了两大碗牛肉面。
  一碗面三块相当于李成文一天的生活费。
  他现在每月的生活费也就一百块,早上五毛钱的豆浆油条,要么来个烧饼就咸菜。
  食堂中午有各种炒菜,素的五毛一份、肉菜一块,馒头五毛钱两个,有时会提供免费的青菜汤。
  晚上简单对付一口能填饱肚子就成。
  李成文现在已长成大小伙,好在不干体力活儿一天三块钱足以吃饱。
  如果在家干农活儿这显然不够,刘大刚见他平时舍不得吃偶尔也会带他开开荤。
  两人吃完牛肉面,只见刘大刚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
  “俺在教室里遇见周琳琳了。”
  “明天才开课她怎么来了?”
  “想你了呗。”
  “别胡说八道。”
  “你怎不信来。”
  刘大刚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张折叠的小纸条。
  “瞧,这是她让俺给你的。”
  李成文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晚上七点校门口见。”落款是周琳琳的名字。
  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让他心里不由得一紧。
  “我可没看只负责送到。”
  其实刘大刚干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两人之间的秘密他比谁都清楚。
  他们是同班同学,周琳琳是城里人,父亲在教育局工作,母亲在棉纺厂上班。
  十七八岁正值情窦初开的年龄,李成文文质彬彬又长得帅气,刚上高二对方就已经对他心生好感。
  全班有四十个学生,女生占了三分之一,要说周琳琳在班里可是出了名的美女而且而且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