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新燕国。
安休镇。
城南说书亭。
夏日炎炎,镇子安静得有些沉闷。
知了趴在街边的柳树上有一声无一声地呻鸣,直让镇子的安静更增添了几分。
说书亭内,周进合上一本书,失望地叹了口气,这本书同样没有他想要看到的。
转头看向台上说书的老先生,他铿锵有力的声音,是说书亭里唯一的主唱。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凌阳国淮帝即位,狂妄自大,不可一世,欲举全国之力,与我新燕国决一死战。新燕军正面不敌退至辽山,凌阳军四面包围,派遣矢锋军破开缺口直取帅营,新军主帅危在旦夕。”
说书先生右手拿着折扇一下又一下拍着左手心,摇头晃脑,唾沫横飞,指天画地,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先生从台上往下望去,发现邻近讲台的几张客桌空无一人,不由地皱起了眉头,扫过其他稍远处的客桌,见众人皆抬着头直勾勾地盯着他,期待他延续高潮继续讲下去,这才眉头稍缓。
啪的一声,先生拍了下讲桌,慢悠悠道:“欲知后事如何,请待下回讲解。”
此声一出,台下众人便不满意了。
“这方老头又他娘的搞这出。”
“还是城北的寇先生好,讲的故事那叫一个风流快活,还不纯心卡着恶心人。听了他的故事,晚上回去都能多战一刻钟呢。”
“我看大伙都别惯着他了,下次不来了,看他怎么着。走,下次咱们去城北寇先生那消遣消遣。”
“就你们这德行,早晚关门!”
台下观众七嘴八舌,让方才还很安静的亭子一下子吵闹了起来。啪的一声,方先生又是拍了一下桌子,声音很大,惊得观众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话本就是这样的,乡里十八镇的书亭也是这般,你们去哪都一样!”方老头吹胡子瞪眼,越说越生气。
“再说城北那寇流氓,他那是不卡人吗?只是风月那三两事不卡人罢了。只想着以风月娱人,而罔顾史经,辱没了圣人教化,妄为读书人!这要是当年拜入我老先生门下,早就被打死了……”
“老师,这话的内容讲完了,您看……要不您先下去休息吧?”一个小年轻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递过一件干净的手帕,俯身询问道。
方先生被打断讲话有些不高兴,不满地扫了旁边的学生,接过手帕擦拭嘴边茂密得有些杂乱的胡须上的口水,又看了看亭外三三两两相伴离开的客人,注意到说书亭外围的周进,这才微微点头示意,感叹一声“孺子不可教也,吾之所往,任重而道远”便要抬腿退至内室。
“诶,方秀才请留步。”
周进连忙叫住了说书先生。
老先生回身,见周进走了过来,连忙挥手道:“周秀才,我都说了,这里没有武功,更没有江湖,你还要我说几遍啊?”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周进尝试着安抚他的情绪,还是不死心地问道:“还是要跟你确认一下,这世间真的没有武功?就连你讲过的话本都没有?”
“话本有啊,还有上天入地,迎娶仙女的呢,你信不信?”老先生没好气地说道。
“……”
周进没有马上回答,不是因为难堪,而是一言难尽地看着眼前出现的一块方形透明荧幕。
【姓名】:周进
【属性】:臂力6,身法8,根骨20,内息3
【武学】:无
【内功】:无
【轻功】:无
【特殊】:1.先天重阳体(初级):每日丑时经验+10
【经验】:30/100
“真的,真的没有武功?”
周进不甘心地又问了一遍。
“哎,没有没有,就是没有。”
说罢,老先生便入了内室。
见先生离开,学生这才松了一口气,拿起早就准备好的抹布,清理客人留下的残藉。
不过,还是先从讲台前的几张桌子擦起,先生讲的也太忘我了吧,这前面桌子都全是口水,还老埋怨客人坐得远不愿意靠近他,学生只敢在心里吐槽两声。
见周进还站在那,学生只好客气说道:
“周秀才,您就不要执着于武功江湖了,那都是粗蛮莽夫干的事,就算有,那也不如科举为官啊。咱们读书人应以深究圣人哲学,进士及第为目标。苦学苦练,报效国家。”
学生边擦拭这本就不脏的桌子边学着先生的口吻。
“既然书已讲完,酒也喝完了,那我再去别处逛逛。”周进不想听之乎者也般的劝诫,没有再问学生,拍了拍衣服,起身离开。
少年身躯挺拔,长相端正俊秀,一头长发简单地束在后面,穿着一件朴素又较为细软的白衣,下面搭着宽大的裤子,脚口部位用绳子束着,看上去简单利落。虽不说是风度翩翩的公子,倒也算是个潇洒坦荡的俊俏书生。
学生看着周进漫步走出书亭,沿着街道走下去,四处观望,渐行渐远,终究是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他就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有那么好的天赋,仅仅用了三年便连过县试府试,成为秀才,在三个月前却突然宣布不读了,镇子里逢人便问有没武功江湖的,在后面更是去镇里林家的布衣坊当了个账房先生,算计那二两铜臭之物。
当然,连过两试考取秀才这般事迹也让众人对他轻视不起来,这也是方先生之所以重视周进的原因。
要知道,为了考上秀才,当年他可是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方才考上,在之后自感中举无望,便安居镇里做起了说书先生。便是不再考试的秀才,也自觉较于平民高人一等,一天天地盼想着通过说书实现圣人教化。
走到一条巷子口前,周进停下脚步,站在原地。
忽然,杂乱的踏踏的马蹄声传来,掀起一阵狂风,是镇子里的衙门捕快从巷子里奔袭而过,离周进恰恰只有两步的距离。
“佑儿,你去哪里了啊?”镇里一户人家的母亲在街边焦急地寻找儿子。
“黄婶,你可以去说书亭那找找。”
“周秀才说了在那,那就是在那了。谢谢周秀才啊。”黄婶闻言,如释重负地往说书亭走去,脚步也是轻缓了些。
说是小孩应该在那,其实方才在说书亭周进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孩子,只是天干暑热,孩子们大多都会聚集在凉快的地方呆上半天,不仅凉快,看到的人和事还多,镇子里的小孩都喜欢。况且,周进以往都有注意到镇子里的小孩都有在那不约而同聚集的趋势。
巷子里穿出来的捕快也是一样,若无要事,每日捕快都会挑上一条路逛巡镇子,若有心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规律,今日巡的便是眼前这条街。且不管是冬夏,他骑马的速度都会快上很多,只因为夏日想少晒下太阳或者冬日想快些使身体温暖起来。只有在春秋时分,他才会慢悠悠地开始转,甚至停留茶摊喝个几口。
生活在镇子里的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一直很平稳,甚至是一成不变,都有规律可寻。
周进在大街上沿着周旁的阴凉处漫无目的地走着,观察着镇子里的一切。砖墙,木梁,瓦檐,草鞋麻布衣,眼前熟悉的一切,无不提醒着他目前身处的环境。
自打身体有意识开始,便察觉到自己穿越到了这一方酷似古代的世界,十数年的岁月匆匆流逝,他早已记不清当时是怎么来到这方世界,原来世界的事物在脑海里也逐渐变得模糊不清。
起初对于这个新世界的热忱,在了解这只是一方普通的古代世界后,也随着时间冷淡,周进本想着科举为官,在地方当个闲散县令,娶个几房妻妾,平平淡淡过完一生,直到三个月前,他突然看到了那块面板。
只要意识一动便自主在眼前呈现的面板,每日增长的经验值也让他给自己的属性点加了几点,身体能真切地感受到变化。
是的,大多加到了身法上面,他已经做好闯荡江湖,行侠仗义,寻宝逃命的准备了。
这是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执念。
可是,为什么就没有武功呢,这个世界。
正值周进烦恼之际,入镇的路口处传来纷杂的马蹄声。
这可是突来的访客,周进十几年的经验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