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天放牛回家,父母告诉阿奋明天开始不用去放牛了
阿奋不解:“不放牛我能干啥,那牛咋办?”
父母笑了“明天开始,你就要跟着姐姐们去上学了。”
阿奋不理解上学什么意思,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姐姐们背着大书包,书包里装着当当响的铅笔盒,每天早上出发去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楼,下午又是背着大书包当当响地走回家,书里面有一些看不懂的符号和图片。阿奋喜欢趴在姐姐们的书桌上看着书里图片,唯独那些看不懂的符号(姐姐们称为“字”)他不喜欢。
第二天,他跟着姐姐们起床刷牙洗脸,穿上了父亲在镇上买的棕色的凉鞋,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由姐姐们带着往学校走去。
学校离家里大概15分钟,路上阿奋忧心忡忡,昨天发现的那块水草地本来打算今天放牛过去的,今天要上学,水草地不会让邻村的人发现了吧,那牛儿不就吃不上了。他正想着,突然听到熟悉的声音,有人在背后喊他。他扭头一看,原来阿业和阿达也跟着他们的哥哥姐姐们走着去学校的路上,三个小伙伴一碰头就有说不完的话,不过三句话不离“本行”,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块:家里的牛怎么办。他们都担心同一个问题,去学校了牛儿谁照顾,不会关在家里一天吧。
阿奋之前跟着父亲去集市,看到路边有一幢方方正正的大楼,矗立在田野边上,春天的时候,绿草和禾苗绿油油的,衬托着高楼显得非常雄伟,冬天的时候周围光秃秃的,淡黄色的土地上凭空拔出这一幢高大的火柴盒,显得非常威严。今天,阿奋终于走到了它的跟前,抬头往上一看,几十米高的大厦,好像直入天际,门口两边摆着两尊石狮子,门口写着四个大字,姐姐们教阿奋念到“第一小学”。阿奋从电视里学到第一就是最厉害的,跑步第一名是金牌,学习第一名是状元,打篮球第一名是冠军,都是能站到领奖台上最高那个位置的,阿奋想不到自己的学校也是站到最高位置的那个,一阵自豪感油然升起。不过后来阿奋才知道,“第一小学”从来没拿过第一,在镇上十几所小学当中排名中等,更别提和县上,市里的学校比了。
姐姐们把阿奋领到一个课室就走开了,跟阿奋一起的大概还有30来个同样眼神迷茫,皮肤黝黑的小男生小女生,身上穿着破破旧旧脏兮兮的衣服,手里拿着一张收据,那是证明他们交过学费的凭证。很快教室里进来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教师,她自我介绍是陈老师。
陈老师说:“同学们,欢迎你们入学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开始人生中第一节的教育课,在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华文化,数学,等你们再长大一点就可以学习到地理,生物,物理这些探索宇宙奥秘的学科,同学们期待嘛?好吧,那我们从第一步开始,首先我们去把书本领到,然后开始我们第一节课的学习。”
阿奋懵懵懂懂地听完,觉得很新鲜,尽管不是很明白。随后他跟着长长的队伍去领取了教材,老师说一本书叫《语文》,一本叫《数学》。
张老师站在讲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先学习《语文》,我们先翻开第一页,从最基础的”一二三四“开始学起,大家跟着我念,一二三四。”教室里开始响起朗朗的读书声,清脆而响亮,阿奋被这种声音迷倒了,这可比放牛有意思。
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阿奋从懵懂的一年级到了三年级,上学已经不再陌生,他很喜欢上学,凭借自身的努力和专注,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经历过“粮所事件”后,他多了一份成熟和眼界,因为他知道如果不好好读书,那他很有可能会跟父亲一样留在农村伺候土地,重复着现在的生活。父母和姐姐看到他学习很自觉,也都觉得很欣慰。唯一的不足是,打小体质不好,阿奋的体育成绩很差,跑步跳绳都排在全班男生后面,仅仅领先部分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