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踏入殿内,花满楼就立刻恭敬的行礼,说道:“拜见父王。”紧接着,他的头顶就响起了一声威严的声音:“免礼。”
这一声之后,花满楼才抬起头来,看向自己穿越过来后的父亲秦王政。看着那个坐在高台上的未来的始皇帝,他忍不住在心中感慨着:父亲真的是越来越有威势了。
不过这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毕竟秦国越来越强盛了。手中的权力越多,秦王政身上的威势就越重。当初荆轲刺秦是因为太子丹感受到了威胁,生怕秦国会攻打燕国,才出此下策。可是这几年过去,燕国虽然还没有灭亡,但原本军事力量和秦国不相上下的赵国却已经被灭了一次,只有前太子赵嘉逃到了代地,然后说是复国,可是新赵国的力量却弱了很多。
之前最强大的对手已经不足为虑,天下一统眼看指日可待,秦王政身上的威势不就越来越重了吗?权可以养帝王身上的势,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了。
花满楼现在看秦王政,就仿佛在看一座越发巍峨险峻的高山。以前的秦王政虽然也是高山,可这天下终究还是有几座山能够跟他比肩的。然而现在,秦王政这座山真的是越来越高,越来越险峻,快要成为天际间那“一览众山小”的一座山了。
可是明明秦王政看起来比几年前荆轲刺秦的时候还要可怕的多,花满楼却没有像几年前那么害怕他了。当秦王政问他来做什么的时候,花满楼大大方方的就告诉他说:“父王,儿臣决定去做天下游历,亲眼见证一下这天下到底是什么样的。”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吗?”
秦王政沉默了一会,声音陡然严肃了起来。可是花满楼却并不怎么害怕担心,依旧镇定的说:“知道,我是大秦的长公子。”
“既然你知道你是大秦的长公子,你就应该知道,你有着你身上的责任,你不应该任性。”
秦王政继续说道,可是花满楼听了这话之后,却忍不住嘴角微微勾起,然后回答说:“可是,我正是因为知道我的身份,才知道我可以这么做啊!我是大秦的长公子,也是您的长公子。我确实可以离开咸阳,去这天下游历。”
这话对于一个帝王来说,真的是太过出格了,然而花满楼就是如此心安理得的说了出来。他笃定地看着台上的秦王政,也就是自己这一世的父亲,一点都不担心会被拒绝。
秦王政看着非常威严严肃,却是一个会关心儿女的人。秦王政出了名的宠爱着阴嫚公主,还会因为自己的儿子走到宫殿来累了而赐驾,也会在每年换季的时候关心儿女的衣物是否足够。当初花满楼向秦王见讨要泥土的时候其实是有点不妥的,但他最后还不是给了吗?而且还是精挑细选了一批好种的土地、会种地的宫人等,把各种细节都为花满楼考虑到了,足可以看出他的用心。
这样一位父亲,哪怕是威严的帝王,又有什么好怕的呢?此时此刻,花满楼就心安理得的用自己作为对方孩子的身份,理所当然的认为秦王政会帮他解决他大秦长公子身份的问题,放他去天下游历。
秦国到底是不是暴秦,花满楼还需要亲眼见证一下才能够得出评价来。可是秦王政到底暴不暴虐?作为他的子女,花满楼没有办法这么说。
作为一个父亲,秦王政总是沉默不语,却会在行动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秦王政这座山对于外人来说或许过于高大险峻了,可是对于他的儿女来说,却一直在替他们遮风挡雨,提供足够的庇护。看着这威严的大山,他们不会觉得害怕,只会觉得安心。
而果然,高台上的秦王政沉默了一会,就忍不住叹息了一声,语气透露出了一点无奈的问道:“那么,你想去哪里?”
“我想去南方看看,听说那里都是山林,也有很多特殊的植物。”花满楼早就想好了,恭敬的回答。
“那你就去百越吧。若是想回来了,就写信给我。”秦王政说。
花满楼恭敬的行了一个礼,退了下去。临走之前,他最后转头看了一眼秦王政,看着这座巍峨的大山。然后,花满楼突然叹息了一声。
对于这样一位父亲,就算这秦国真的是暴秦,和花满楼道不同不相为谋,花满楼也做不出扯后腿的事情吧,也许依旧会时不时的出手帮忙一下。说到底,他成为了做大秦的长公子,这秦始皇也对他不错呢。
花满楼没有办法不对自己的家人感到偏心,哪怕觉得他们的行为有些不对,也有可能会默默放任,就像以前对他的那些哥哥一样。他现在只希望秦王政的污名是污蔑,其他国家也只是对秦国有着偏见,而不是真正的暴虐。这样的话,花满楼就不会两难了吧?
不管如何,自己作为子女受到了秦王政的庇护,也要为秦王政进行反哺才是。
花满楼看着这座大山,觉得他虽然很巍峨高大,却因为这些年历经风雨吹打而身上光秃秃一片,难怪旁人看着就会害怕。山已经足够高了,但是还缺少了一些让人觉得繁荣的生机,威严是威严了,却让人怀疑他会不会什么时候就突然倒塌,终究被风雨吹垮。
所以既然有高山,自然也应该有树林,为这高山装点一二,也让这高山的土地越发的坚实饱满。不过没关系,这不是还有花满楼吗?花满楼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为了给这高山,添一点生机的。
下定了决心,花满楼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打算回宫收拾东西去百越做准备了。在路上,他听到秦国的百姓正在歌唱,唱着这样一句流传已久的歌——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