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 第二百九十六章黄河决口

第二百九十六章黄河决口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朱靖垵闻言,脸上的表情顿时变了。原本的冷静和淡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懵逼和不敢置信。啥玩意?谁家好人能打仗打不过就扒黄河大堤啊!这特么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深吸一口气,朱靖垵开口说道。“将详细军报给孤取来!”张进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份军报,递交给了朱靖垵。“请殿下过目!”朱靖垵接过军报,然后翻看了起来。自从前年大明在湖广决战中打出声势之后,天下人都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满清大厦将倾。各地的野心家们纷纷不甘落于人后的冒出头来。河南虽为中原腹心之地,但由于清廷在河南没有多少驻军,自然也会有起义爆发。去年明军进攻江南的时候,河南的起义也是搞得有声有色的。义军一度蟠踞许州府,汝宁府等地。在今年的战事打响之后,清廷为了增兵湖北和淮南,将河南的驻军调出了一部分。然后,河南的义军便看到了可乘之机。企图趁虚而入,攻下开封这样的大城,来打出自己的声势。只是可惜,清廷的河南提督于向武乃是一员知兵的老将,率部死守开封,然后在山西绿营的援兵抵达之后,出城展开反击,里应外合大破义军。然后,就是朱靖垵现在所了解到的,义军兵败之后,掘开了黄河大堤,企图以水代兵,阻击清军的追击。根据军报上所汇报的内容,朱靖垵可知,义军在黄河大堤上挖开一个缺口之后,黄河大堤便发生了溃堤,缺口从刚开始的几米,几十米,直接扩大到了成百上千米。黄河这条地上悬河,化作了一条怒龙,肆无忌惮的吞噬着沿途所遇到的一切事物。城镇,村庄,农田,山丘,树林……在决口的黄河面前,一切的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整个开封府已经变成了一片泽国。且大水还在向着河南其余各府疯狂的蔓延……朱靖垵知道,接下来的几年,河南的日子怕是要不好过了。深吸一口气,他合上了手中的军报,脸色冷硬的吓人。不管是谁都能看得出来现在朱靖垵的心情非常的不好!扬州城墙上的气氛一阵严肃冷然,朱靖垵四周的众人连呼吸都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生怕因此而触怒了朱靖垵。最终,还是张进鼓起勇气询问道。“殿下,此事我大明该如何应对?”虽然决口的黄河现在是在河南肆虐,而河南是清廷治下,这件事好似和大明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这支胆大包天掘开黄河大堤的河南的义军,是曾经接受过大明的招安,然后被大明授予了官职的。也就是说,这支义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算做是明军的一员。如此一来的话,黄河大堤被掘开的事情,大明其实也脱不开关系。清军如果宣传得当,是能将这口屎盆子给扣在大明的脑袋上的。张进的话音落下,朱靖垵的脸色依旧阴沉。但思索一阵之后,他语气幽幽的说道。“看来我大明这次是得大义灭亲了……”朱靖垵的意思很明确,别等满清扣屎盆子,大明得先把这口黑锅给甩出去。即使现在无法拿下掘开黄河的罪魁祸首治罪,也必须得摆明车马,和那支掘开黄河大堤的河南义军一刀两断。朱靖垵宁愿背上一个背信弃义的骂名,也不想背上这么一个纵容部下掘开黄河大堤的大黑锅。在想通了这点之后,朱靖垵忽然意识到。这次黄河大堤被掘开,对大明而言其实也并非完全没有好处。怎么说呢,在湖北被明军彻底攻取后,清廷那边便陷入了缺粮的窘境。现在,随着黄河大堤被掘开,大半个河南化为一片泽国,数百万百姓失去了家园,变成了无家可归的灾民。数年之内,河南都别想恢复元气。河南恢复不了元气,自然也不可能再继续给清廷提供粮食。若是河南这个产粮大省都不能再继续给清廷提供粮食了的话,那清廷所要面临的缺粮问题就会越发严峻。再加上黄河决口后所产生的数百万灾民……清廷这波可要比大明难受的多了。怎么说呢,数百万灾民失去了家园,衣食无着,嗷嗷待哺,清廷肯定赈济不过来。数百万灾民要想活命,打土豪分田地或许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到时候,这数百万嗷嗷待哺的灾民,那就是数百万义军。清廷可头疼去吧!当然了,大明也是可以为那数百万灾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的。嗯,就比如说向灾民提供一批生产工具,让他们可以自力更生(刀矛枪炮)。比如说帮助灾民组织起来让,他们可以互帮互助(收编义军册封官职)。再比如说向灾民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派出专业人员,指导他们该如何谋生(提供军事教官)。助人为乐嘛,这事情朱靖垵最喜欢了!……清军大营!朱靖垵刚接到黄河大堤被掘开的消息没多久,扬州城外的丰升额便也接到了消息。然后,丰升额便整个人都不好了。如果说黄河决口之事,对大明来说是有利有弊,甚至利大于弊。但对满清来说,那可就真正是全特么坏处,一点好处都没有了。在黄河决口之前,河南可是满清在失去湖广之后,最重要的粮食来源。甚至是没有之一!这下可好,啪的一声,粮食来源又没了。还有就是,在此之前虽然河南府境内的叛乱此起彼伏,但总体局势上却勉强还算是在大清的控制之内。可现在呢?这凭空出现的数百万灾民,将会是河南局势最大的催化剂,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接下来,河南局势怕是要彻底败坏了。大清再想要再控制河南局势,除非杀光那数百万灾民,否则的话,断然不可能。而一但河南局势彻底败坏,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现在正在江北的丰升额自己。因为,现在丰升额所部的粮草正是由河南和山东两方面共同提供的。
  现在河南那边局势败坏,光凭山东一省根本无法保证丰升额所部的粮草供应不出问题。而丰升额所部现在正在和明军激战于扬州城外,一但这个时候大军的粮草供应出了问题。那个后果是丰升额所不敢想的……要知道,现在丰升额手上所握着的,可是清廷最后的一支主力部队。要是这支主力也折在战场上了,那清廷的灭亡也就可以开始倒计时了。这是丰升额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思索着这些,丰升额咬牙说道。“传令给察泰,让他加快挖掘壕沟的进度,尽快挖通我军进攻扬州城所需的壕沟。”“然后让各部向扬州城发起进攻,攻取扬州城。”事已至此,该发生的不该发生都已经发生了。河南的局势已然不可挽回。丰升额现在所能做的也就只有河南那边的噩耗传开之前,攻下扬州城,获得明军囤积于扬州城内的粮草辎重。才能稍稍挽回当前大清所面临的困境。否则的话,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丰升额手上的这支大清的主力兵团,就要因为断粮而不战自溃了。再次深吸一口气,丰升额脸上的表情满是凝重。……北京,紫禁城!养心殿内,乾隆愤怒的将手边的一尊翡翠白菜给甩到了地上。咚的一声,一尊价值千金的翡翠白菜被摔在了养心殿内的金砖上,发出一声金铁交鸣的脆响。随即,这尊翡翠白菜便变成了一堆碎片。紧接着,便是一只只精美的花瓶瓷器,一只只古董摆件……而在乾隆的面前,李侍尧,梁国治,袁守侗,庆桂等军机大臣跪坐一团,在乾隆面前瑟瑟发抖的请罪。这里面,庆桂是满洲镶黄旗出身,是乾隆在丰升额,和珅等军机大臣被外派之后,提拔进军机处补位的。片刻之后,乾隆的怒火终于宣泄的差不多了,这才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开口询问众人道。“黄河大堤被毁,河南一省数府之地沦为泽国。”“诸位卿家都说说吧,对此,我大清该如何应对?”黄河大堤被毁,对清廷这条四处漏风的破船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大清现在应对同明贼之间的战争,应对全天下此起彼伏的叛乱就已经足够手忙脚乱了。现在又出了这么一件祸事,乾隆是真的感觉心力交瘁了。兵部尚书庆桂闻言,斟酌了一下话语,站出来开口说道。“启奏皇上,奴才觉得黄河大堤被毁之事虽然事关重大,但对我大清而言,当前最要紧的事情还是江北的战事。”“黄河大堤被毁,河南方面很难再继续给江北方面输送粮草。”“丰升额大人所统帅的大清主力,怕是会有断粮的危险啊!”庆桂作为兵部尚书,自然知道现在江北那边现在主要靠的就是河南和山东二省输粮。现如今,河南遭了水灾,肯定是无力再继续向江北输粮了。光靠山东一省输粮的话,江北前线必然缺粮。而军队一但缺粮了,可是有溃败的风险的。而丰升额所统帅的那只清军,可是现在大清的最后一只主力了。一但这只主力大军因为缺粮而崩溃,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是故,对现在的清廷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并非是如何妥善处理河南的灾情,而是该如何保证江北前线的粮草供给。乾隆闻言,脸色一阵阴晴不定。显然他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河南那边无所谓,黄河决口无非也就是淹死一些人,饿死一些人罢了,大清依旧是大清。可要是江北的清军主力因为断粮而崩溃了,那大清可就要亡国了。沉思一阵,乾隆询问庆桂道。“庆桂,你觉得我大清该如何保证江北大军的粮草供给?”庆桂闻言,开口说道。“启禀皇上,奴才共有三策,可供皇上参考。”“首先就是从北直隶和山东运粮,通过大运河南下直接送入军中。”“此策为应急之策,可以暂时保证江北方面的粮草供给不出问题。”庆桂的意思很明确,山东继续运粮,多出来的缺口先调动京城的存粮应急。满清为了保证京城的粮食供给,为了保证京城的几十万旗人不饿肚子,在京城周边修建了不少的常平仓。专门用于储粮!这些粮食虽然一般不会调用。但当前的局势危急,为了应急却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乾隆闻言,思索一阵觉得可行,随即微微颔首道。“第二策呢?”庆桂也不客气,直接了当的开口说道。“启奏皇上,微臣的第二策是从朝鲜调粮。”“现在我大清将大量的朝鲜人口都迁徙至辽东开垦,朝鲜的人口数量大减,粮食自然也就有了空余。”“我大清若能将那些多余的粮食都调到江北,绝对可以满足大军所需。”庆桂一本正经的扯着犊子。说的好像被满清迁徙至辽东开垦的朝鲜人就不用吃粮食了一样。但是,乾隆还是听懂了庆桂的意思。那就是压榨朝鲜!乾隆闻言,在此点头表示了认同。怎么说呢,大清好不容易拿下朝鲜这个大血包,自然该用就得用。庆桂的两策都算是言之有物的,乾隆继续询问道。“那第三策呢?”庆桂也不含糊,直接开口说道。“启奏皇上,”“江北江北的士绅百姓多是心向明贼的逆匪,奴才认为大军若是实在缺粮了,就食于敌也是一策。”“大不了,苦一苦百姓嘛!”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