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
入冬,山上还只剩下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绿的,其他都基本掉光了,寂静的山路上,方中天骑着马儿悠悠的看着冬天的景色,感觉冷时拿起酒葫芦喝一小口酒,火辣辣的感觉让人感到充实。
从青城山跑下来后,方中天就顺着路南下,往蜀南方向而去,天气渐凉,给自己添置了厚衣服,再买了个很早就想要的酒葫芦,不大,两个拳头大小,表面黄亮,能装足足八两酒,方中天还不太会喝酒,这八两都够他喝上一两天了。
下山行至江边,但见江边有一老翁于江边垂钓,方中天来了兴趣,下马后把马系在旁边的树上,凑了上去笑着说:“老人家,中了几尾啊?“
那老翁见是个年轻的小伙,笑了笑回道:“呵呵,几尾杂鱼罢了。“
老翁虽然说着很轻松随意,但有过钓鱼经验的方中天看出老翁暗藏的喜悦。
“给瞅瞅?“
“哈哈,看看又不会少,笼子在下面泡着呢,自己看吧。“
方中天打开竹子编织的鱼笼,往里瞧了瞧,好几尾,鲋鱼、黄刺、土鲶。
“老人家,不错啊!有一两条差不多快半斤了呀。“
“哈哈,小鱼罢了,算不得大鱼!“
方中天见旁边有条小船:“老人家,这船是你的吗?“
“是我的。“
“那怎么不上船到水深的地方去呀?“
“唉,人老了,这椅子放在地上才踏实啊,哪天老头子要是走了,倒在地上就算埋了。“
老翁的话语让人感到人老之后,似乎连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哪天,阎王爷不高兴,就收了去。
方中天正欲回话,却见绑在鱼线上的浮草猛然下坠,看这鱼不小啊。
“上鱼了!“老翁赶忙抓紧了鱼竿,这手感,怎么也得有一斤多,老翁不敢松懈,也不敢抓的太紧,怕脱了沟。
僵持了一会那鱼还是不见力竭,老翁却是紧张了好久手有点酸。
方中天见此与那老翁说到:“老人家,要不换我来吧,那鱼一时半会儿怕是歇不了,我也钓过几年鱼。“
那老翁也怕这鱼溜了,但是现在自己有些脱力,再说鱼笼的鱼也够吃了,跑了就跑了吧。
“来吧,替我好好和它耗上一耗,跑了也没事。“
见老翁果断把鱼竿交过来,方中天内心感受到老翁的信任与洒脱,一般人可不会舍得把这机会让与别人。
一上手,方中天便觉得这鱼接近一斤半,力气确实大,这力道很是持久有力。
老翁看方中天拉鱼很有经验,稍微松了一口气。
方中天与那鱼斗了盏茶时间,那鱼终于松了力气,被拉了上来。
“桂鱼呀!好大一条!“老翁着实被这鱼惊到,现在刚入冬,都过了季节了,还能上一条这么大的桂鱼,让人心情大好。
“老人家,运气不错呀,这会还能上来一条桂鱼,这桂鱼不好好准备过冬,倒跑到你这来了,哈哈。“
“哪能光靠我的运气呀,这不还有你嘛,今天老头子高兴,小子,晚上一块尝尝这鱼的滋味?我一个人也吃不完。“
方中天对老翁笑了笑,拍了拍腰上的酒葫芦。
“哈哈!“
--
“嗯,中天,你尝尝这酸汤够味了吗?“老翁舀了一点锅里的汤水尝了尝。
“刘伯,我没事,你怎么习惯就怎么来。“方中天面前的锅里煎着今天钓来的桂鱼,这桂鱼肥美,红烧最好,加些香葱,香味扑鼻。
二人白天收拾了东西回到老翁的家中,老翁的家建在离江不远的一处山背下,黄泥混着干草做成的泥砖砌的房子,老翁就自己在家,二人相互到了姓名,中天称呼对方为刘伯。
回来后二人便将鱼拿出来杀好,码了盐,今晚打算好好喝几盅。
刘伯做了渔家人最常做的酸汤杂鱼,桂鱼让中天红烧了。
“刘伯,我这马上就出锅了,你那边好了吗?“
“马上就好了,我拿个炭炉,一会把酸汤架上去,免得一会凉了不好吃了。“
“好。“方中天将葱烧桂鱼端上桌,再把自己的酒葫芦放在了桌上。
入冬的天暗的早,刚做完菜,这天就暗了下来,刘伯把蜡烛拿出来点上放在桌旁便坐了下来。
“哦,忘了还有个东西没拿,你等我会。“刘伯又起身往房间里去翻找着什么。
“来了。“
却见两个小小的土陶杯放在了桌上,刘伯见中天有些疑惑的看向自己,笑了笑道:“一年到头也喝不上几回酒,所以喝酒时就用这小杯子,能喝的久些。“
方中天只觉鼻子有点酸,拿起酒葫芦倒上了酒,把酒杯端到刘伯面前。
“刘伯来尝尝我打的酒,我也没喝过几回酒,你帮我看看这酒好不好。“
“那行,我尝尝看,挺香的,这酒看着都不浑,比我以前喝的好多了,嗯...咝...好,这酒好啊。“
“好你就多喝点,我酒力不行。“方中天给刘伯添了一杯。
“哈哈,来尝尝我做的酸汤鱼,我就按我平时那么做了,也不知对不对你口味。“
方中天夹了一块鲋鱼肉尝了尝。
“嗯,很鲜,这酸汤很开胃呀,你也尝尝这葱烧桂鱼。“
“哈哈,喜欢就行,你这鱼烧的也不赖,家里是做吃食生意的?“
“也就是和人家学了几手而已,做的一般,来,刘伯,走一个。“
“好,走一个。“
辛酒下肚,二人便打开了话匣子。
“刘伯,这只有你一个人啊?“
“是啊,老伴前几年走了,儿子早些年掉江里去了,没捞着,这日子就凑合过吧。“
“世事难料,谁也不能说自己明天一定活着,只希望每天都有自己想做的事让自己的日子有点盼头,也不是盼自己要有多好,人生嘛,尽兴就好了。“
“对,尽兴就好了,来,走一个。“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何况一个孤独的平民老翁,几十年的心酸,说不尽的苦水,在酒的作用下,刘伯已有些迷糊,到后来都是刘伯在喝,大部分酒都倒给他了,中天就吃着鱼听着刘伯的人生...
夜深了,方中天将刘伯抱进房间,盖好了被子,自己出去把桌子收拾了,洗了碗筷,在外面望着江发呆。
夜晚的风带着寒意,江上的月如此明亮,风吹过微烫的脸颊,方中天长长的舒了口气,像刘伯这样的人在世上还有很多,有些是老来孤独,有些是青年或者小的时候就已无亲。年轻的还能找个差事,而老了的,勉强糊口罢了,要是残疾的话,更不敢想。
这世上从来不缺酸甜苦辣的味道,但只有少数人能把它们都感受一遍,更多的的是独享其中一两种,在脑海中,反复的回忆那些贫苦人不甘又希冀的眼神,方中天感到自己的能力是多么微小。现实则是苦难犹如搁浅的小鱼,根本就救不完,实在是太多了。
方中天回到房中,取了些烧剩下的碳拿火盆放在堂内,自己就在炭火微微的暖意下打坐歇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趁刘伯还没起留下一锭银子,出门骑马而去。
经历刘伯的事后,方中天越发的努力练功,休息的时候能打坐就打坐,他深知要步入中乘之境,内功非常重要,且内功的作用影响深远,意义非凡,能学到上乘心法清心决是方中天的福气,若是不能保持,勤加苦练,什么梦想就不过是说说而已。
这一日,来到蜀南宜宾,刚走上街,就能闻到酒糟的味道,这宜宾的酒生意应该挺好。
方中天记得张海说过宜宾就是他们家在的地方,既然来了,那就去找他,这地方他肯定熟悉。
方中天不太熟悉当地的规矩,既然张家是当地大户,登门拜访肯定要讲些礼数,何况还是第一次拜访,便找了一家卖特产及其他东西店面,进去后先听听掌柜的怎么说?
“掌柜的,你这有什么适合登门拜访送的东西吗?“
“这位爷,请问对方家世如何呀?“招呼的掌柜看着面相平和,不喜不怒,这种人做生意不会强买强卖。
“也算是大户人家,商贾之人。“方中天想了想。
“那要求就高些,可以准备几样珍贵的东西,再配上一些吃食,水果和家禽。“
“那掌柜的,您这店是否有推荐哪些好东西?“
“看这位爷面生,斗胆问您拜访哪一家?我在这开了二十年店了,这位爷信得过我的话,包差不了。“
方中天对买卖从来不喜欢讨价还价,看店家和老板就能决定自己要不要在那里买,确实被宰了,就宰了,下次不会在那里买就行了,有些东西争来争去没什么好的。
“我要拜访的是张家。“
“姓张之人较多,不知是哪一位?“
“张铁山,张大侠。“
“哦,原来是张大侠,那我知道了,你且等我片刻,我去拿东西出来。“
“好。“
方中天在等待中仔细看了看这家店面,这家店占地还算大,应该是自家的铺子,开了确实有些年头,杂物也好,精细物件和奢侈的都有,内容比较广泛。
一会,掌柜的就出来了,手上捧着几个精致的盒子。
“这位爷,您看看,十年老参一对、鹿茸一对、南海珍品珍珠十颗、犀牛角一只,人参和鹿茸为男性进补,珍珠既可以做饰品,也可以药用,这犀牛角可以做成犀角杯,剩余料还可以入药。我与张大侠也是认识的,既然拜访张家,我也算是做个人情,其他杂货我找人帮你一应买了,让人帮你挑到张府上,可好?“
“那就麻烦掌柜的了,如此也省得我好些功夫。“
“好,那我就差人了。“掌柜便叫了人去市场上买家禽以及其他杂物。
“这位爷,别怪我多嘴,您可备好拜帖了?“
“哦?还没有。“方中天也很爽快的答复到。
“那我便送爷一张贴吧。“
“多谢了。“
方中天觉得这种生意人挺好的,方中天不会觉得他会多挣多少,这种人有他的原则,挣多挣少无所谓,有时候甚至会倒贴,凭心而为,问心无愧,看对方爽快直接,掌柜的生意也会很舒坦,掌柜的自己应该也不太喜欢讲价的人,你觉得我的价格合适,你自己都不会去讲价,关键在于没有骗人的前提。
掌柜的简单应了一声客气了,就从柜台下取出一叠拜帖,从中挑了一个合适的出来。
“这位爷,可需我代写?“
方中天本想自己写,但是掌柜的经验多,还是让对方代写。
“劳烦您了。“
“不客气。“又拿出笔墨,在拜帖上书写。
“麻烦将您名讳告与我知。“
“方中天,大方的方,如日中天的中天。“
“这位爷名不错。“说完把落款写上方中天的名字。
“不足道尔。“
“您看看。“掌柜的将拜帖交给方中天查看,然后拿出算盘劈里啪啦的打了起来。
方中天接过拜帖,粗看下,字体老成有神,细看内容,礼仪俱到。
“好字!“
“只识得几个字罢了。“
“掌柜的多少钱?“
“八两银子。“掌柜在方中天看完拜帖后就打完了算盘,把帐理清楚了。
“好。“方中天付了钱后,等了一会,便见人挑着担子回来。
“爷,东西到了,让他给你挑过去,刚好也给你带路。“说完给那人交待了一声。
二人走了约莫一里才到张家府门前,方中天将拜帖交与门房,在门口等了一会后,便听见张海的声音传来。
“中天你来了直接来找我就是,不用搞得这么麻烦。“
话未说完,便见到张海到了前堂。
“第一次来,怎么敢呀,我怕我走不出宜宾呢。“
二人见面后,方中天便让挑夫把东西挑进来。
“来就来,还破什么费,来人,给挑进去。“
方中天见有人从挑夫手中接过担子,便拿了几文钱给挑夫做赏钱,本来这都在八两银子里出了,但是见他挑着担走了一里地还是满辛苦的。
“谢谢这位爷。“
“走,进去喝杯茶。“
张海热情的招呼着方中天。
--
厅上,张铁山坐在上首,张海和方中天坐在下首。
“哈哈,中天有空来玩就是,不必讲那套繁文缛节,咋们习武之人直接点,张海,这几天你好好陪中天玩玩。“
“那肯定的,后面就交给我吧,保证安排得当。“
方中天客气的回复着二人的对话,也说自己下山算是劳逸结合,对自己习武有好处,张铁山也点头称是,教训张海不够努力。
三人说了一会话后,张海的母亲张氏听到消息,便过来打一声招呼,感叹中天年少有为,自家张海还需要多多学习,中天也称赞婶婶是张大侠的贤内助,让张氏很高兴,说要亲自下厨给方中天接风。
--
晚饭过后,主客尽欢,方中天安排在客房休息,不胜酒力,粘床就睡着了。
第二天张海带着方中天游山玩水好不自在,上午带着方中天骑马绕了一圈,大致了解了这边的风土,下午带着方中天坐船渡江游玩,方中天没坐过大船,这次着实是好好享受了一回。
江船上,张海与方中天站在船头上,感受着两岸之景从眼角滑过,寻把躺椅一躺,让人心旷神怡。
“中天,这白天还缺些烟火气,待晚上灯火皆起之时,才能感受到景色的魅力。“
“是吗?那我晚上可要好好看看。“
夕阳西下,入夜,慢慢的可见各处灯火渐起,江边,街上都点起了灯火,在江中行舟观灯,确实美如画。
“张海,果真如你所说,这万家灯火燃起,再加上江景倒映,真是不可多得的夜景。“
“哈哈,你要是去中原,去那大城走一走,只会更好。“
张海虽然在这里长大,看多了夜景,但仍是很喜欢这夜景,或者是这种万家灯火的烟火气。
张海让船家往溢香楼最近的码头靠,还有一段距离,够方中天再看一会。
船至码头。
“中天,走,带你去溢香楼,今晚咋两不醉不休。“
方中天心中直叹,还喝呀,昨晚我昨晚都不知道是自己回的房间还是别人抬回去的。不过,昨晚的酒确实是好酒,第二天醒来也不头痛。
“老娄,上面靠南那个雅间留出来了吗?“一进溢香楼,掌柜的迎了上来,张海询问预留的雅间。
“少爷,早就留出来了,这边请。“那掌柜的亲自带路,带着张海和方中天上了楼。
民间建筑最多也就两三层,这溢香楼大厅采用砖石混砌,表面抹以石膏,部分墙面还会以书画做装饰,中间及转角处设有石柱支撑,这大厅虽不设雅间,但把石柱区域接上屏风,既能协调石柱的突兀,也可以分隔其他桌位,就当半个雅间,当地人们挺喜欢这种布置。
再看上楼之处,楼梯设在正厅上首的的位置,大梯直上,在半空中做了一个平台,两侧再开楼梯直上二楼,这平台宽大,有人包下酒楼办宴席之时,此处可作为宣告处,或者有说书、唱曲、起舞之地,甚是美观又大方。
上得二楼,中间的过道并未设置雅间,倒是放了几张椅子和放茶水的桌子,或许是给逃酒和等人的歇息之处,看二楼雅间还剩下一两间未亮灯,其余都有些许声音传出,掌柜的再领着二人往二楼侧面行去,路过雅间,看见门上皆贴有雅称,如听水轩、望云楼、桃花源等,让方中天也见识了一下雅间还能起这么个名,这二楼采用砖木混砌,雅间的下半部分用的是砖,上面用的实木,这二楼的外墙就纯用的砖。上三楼的梯子设在二楼的最两边,保持房子结构的稳定。
上得三楼,放眼望去,就只有四个雅间,雅间也约莫是普通雅间的两倍大,分别居于正四方位,且过道宽敞,摆有新鲜的花卉和盆栽,这三楼全是木制,每一间雅间的外观都各有不同,门上的名称不再是二楼的风格,只有一个字,分别是梅、兰、竹、菊。
掌柜领二人进的是居南位的梅字雅间,这三楼平时都是大户人家来的地方,所以有人在三楼用膳时,外面都会有训练得体的丫鬟做些端茶倒水的事,今晚得知张海要带客人来,店里便早早收拾了雅间,刚好今天没有其他人在三楼订位子,今晚就张海二人。
方中天进入梅字号雅间,刚进门就闻到了淡淡的花香,是特制的花香,在香粉中掺入晾干的花瓣,碾碎,燃之则可闻花香。入内后发现房间挺大的,还有茶桌以及在角落单独搭了一个洗手的地方,一应俱全,又见墙上或挂或直接书写梅花的字画,让方中天感叹有钱人过的日子确实不一样。
“你们都下去吧,一会菜来了上就是,拿几壶上好的长江浪,温一温。“
待其他人出门而去,张海邀方中天落座在茶桌客位,自己在主位沏茶,那茶桌旁边是一个炭炉,水已烧开。
“中天,坐吧,先喝口茶暖和一下,一会就上菜了,让你尝尝这蜀南的菜如何。”
“张海,不用搞的这么麻烦。”
“不用客气,远道而来,玩开心“
方中天坐在张海的对面,房间里有炭火,比较暖和,旁边的窗刚好看到江景,在高处看江边夜景,比在船上也不遑多让,再看张海熟练的将茶具先用开水烫了一遍,快速的洗了茶叶,第一泡就几息的时间,便赶紧将茶壶里的茶倒在另一个空壶中,再用盛茶汤的壶分别倒了两杯,茶汤出水润如油,这茶壶不错,茶汤色亮透黄,在洗茶时就已经散发出香味了,清香扑鼻。
“来,喝茶。张海双手递过茶杯,方中天赶忙双手接下。“
“多谢。“
“客气“
方中天接过茶杯,拿到近前,汤色黄润,闻一闻,茶香萦绕不去,先喝了小半杯,茶汤滑过舌头知道喉咙,再到腹中,闭上嘴后,还能感到口中回甘。
“好茶!“
方中天虽然没有机会能享受这些东西,但以前和老李头在一块时,老李头都会讲些自己的所见所闻。
“哈哈,喜欢的话,下次我差人送些去青城山。“
“那就不必了,物以稀为贵,来你这里喝才能感受到独有的韵味嘛,要是到哪都能喝上,也少了一番滋味,你说是不是?“
“哈哈,有道理,那你回去的时候,我把你酒壶装满,这总可以了吧?“
“哈哈,可以可以。“
几杯茶的时间,菜都已上齐,效率很高。
“中天,来,尝尝我们大厨的手艺如何。“
“还没尝,光看就很不错,让人胃口大开呀。“
溢香楼给二人准备了的菜都很不错,椒盐虾、卤水拼盘、药膳鸽子汤、红烧大鱼头、炉火烤鸡、还有一碟瓜果和一碟盐酥花生。四壶酒放在热水中,用小炭炉架着,放在一边,张海取出一壶,给方中天先满上。
方中天也起身给张海盛了一碗药膳汤,那汤是用的砂锅保温,那大鱼头也是有个小炭炉。
“中天,来,走一个,随意点,喝酒就不要讲那些了,今晚就咋们两个。“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走一个。“
温过的的长江浪在口中很温顺,入了肚中,便很快热了起来。
“吃菜吃菜,喝酒不吃菜,只会醉得快。“
“哈哈,这酒桌上的话语倒是不少,来,这两天麻烦你了,我敬你一杯。说罢就站起身来敬酒“。
张海忙起身拿起酒杯碰了一下,就要让方中天坐下喝。
“我给你说,站着喝不算,还得让你继续喝,弯腰也不想,屁股一抬,这杯作废,坐坐坐,不要讲那么多礼节。“
方中天还不太懂这些酒桌上的礼节,便只能按张海说的来。
二人喝了四壶后,二人酒劲就上来了,方中天最近内功有所提升,还堪堪清醒,但见张海让人再上四壶酒。
张海面色红润,但也是清醒的。
“今晚喝个尽兴,我长这么大,要不是我爹娘不让,不然我早就想醉一回了,你来了,刚好,奔着醉去的。“
方中天喝了两壶酒,脸色不怎么红,听到张海的话便说到:今“天是我喝过最多的一回,我也还没喝过几回,今天我就舍命陪君子,一醉方休。“
“好!你这个兄弟我认定了。“
“能与你做兄弟是我的福气。“
“好兄弟,来喝!“张海拿起新送来的酒壶,又给二人满上。
二人再各自喝了一杯后,方中天没让张海倒酒了,这一轮他来倒酒,张海也没说什么。二人谈天说地,从自己的家庭聊到江湖,谈到血魔的事情,二人都觉自身武功低微,未能尽自己的力,方中天又谈到自己南下的经历,说起了那位刘伯,张海说自己也只是吃祖业而已,要是自己一个人闯荡,可能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人生于天地之间,死后也还是归于天地。
张海说每个人其实都是在找死,找自己的死法,有些人想轰轰烈烈的死去;有的人想平淡的死去;有的人想死的有价值。
方中天点了点头,张海的这个说法虽然有点独特,但是是从结果出发。
张海继续说道:“每个人在过程中无论如何折腾,都在死后后人的评价中,是人是魔,都不是自己说了算,一切交给时间,自己的感受谁又能知道呢?很多人都想出人头地,我也是,我挺羡慕你有青城派内门弟子的身份,再怎么成就都会比我高。“
方中天想了想对张海说到:
“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烦恼,或者说到了每个阶段都会有烦恼,就像小孩子总想着长大,长大了就可以去做好多的事情,但是当你长大后,就会发现长大了,要成家立业,要娶妻生子,等熬到孩子长大了,自己也老了,又说要抱孙子,又怕自己身子骨不好哪一天撒手人寰,老天爷是公平的,有得就会有失,要是都想要,只会一事无成,误了自己。“
“人心本就是如此,我们在到达一个阶段后总会想着下一个阶段,就像练武之人辛勤苦练到了中乘之境,又怎么不会去想一窥上乘之风光?或是好胜、或是虚荣、亦或是不甘罢了。“
方中天拿起酒杯向着张海举了举,示意走一个。喝完这杯然后说到:“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改变自己才是最难的,但当你踏出去后,你就会发现你会收获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对自己狠才能走得更远。“
张海想了想后点点头:“看来我是对自己太好了。“
“我相信多年后的你会让张家更进一步,来,壶中酒!“
“那就借兄弟吉言,壶中酒就壶中酒,干了!“
---
“兄弟,保重,在外面不开心了,就回来,酒多的是。“
“你也保重,不用送了,天冷,赶紧回去吧。“
“你也别着凉了。“
“放心,这不还有你的酒吗?“
小雪天,方中天继续他的远行,张海在街头望着他远去,方中天时不时看向身后,看见张海还在,招了招手大声喊着回去吧。张海也招了招手,在确定方中天离去后,看向这慢慢飘洒的雪花,张海的内心还如那夜般炙热。
-
下雪天,刘伯拿着不多的钱财去买些过冬的东西,上次中天留下的银子帮了不少忙,回来后打开房门,却见桌上放着一个大葫芦,上前一看,却闻到阵阵酒香,刘伯轻轻打开葫芦塞,酒香弥漫,是那夜的味道,刘伯转头望向门外,能看到小雪已将地上覆盖,那江水也已不能行舟多日了...
雪下大了,风也开始刮...
方中天望向前路:
放眼望,北风呼啸霜满天,白雪茫茫路不见。
却看那,朱门酒樽敬丰年,农家衣薄麻作绵。
胎熟落地放声啼,未尝先闻人间苦。
年年直把岁月催,到老未明天伦意。
子过一世孙又来,凑得人生酒几壶?
今几朝?明何代?盼甘来,苦不断。
来世走人间,定将前世怜苦宣。
骏马宝剑如粪草,愿将剑指邪魔处。
剑断身死未曾虑,只消福德落人间。
昔时先贤躬尽瘁,未敢身将与圣齐。
望尔心中存仁义,莫将苍生作草芥。
力从心,心明正,欲要行事先修身,如一则得天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