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重生80当首富:从明末争霸开始 / 第36章:临时工的反击

第36章:临时工的反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梁小凤进了办公室,便噼里啪啦开始说,说的都是正经事,让刘月朝和薛盈仓无从打断。
  “装配车间和我说,生产的所有罐头,现在都不让贴铭牌、不让做包装。这怎么卖呀?”
  “上次和你说了老半天,再不生产好卖出去,厂子里工资都要发不出去啦。这才终于用了旧包装弄了两百箱。
  然后我求爷爷告奶奶一样,找了县里商业公司,百货大楼,还有供销社。
  磨破了嘴皮子,他们也就只要了五十箱答应先卖着,连原来一半的销量都没有。”
  薛盈仓神色有些神色不对劲地问道:“那你搞清楚为什么只有一半了吗?”
  梁小凤瞥了个白眼:“你是谁吗?一个临时工,也那么多话吗?”
  薛盈仓脸色涨红,他发了狠,反而忍着嘲讽不吭声,但也硬是不肯走了。
  梁小凤见薛盈仓今非昔比,穿着不太合身的西服,脚踏牛皮靴,十里八乡收购水果看起来本事不小。
  见他不走,也不好真动手撵他。
  这时,刘月朝也问道:“那究竟是为什么销量下降呢?”
  一把手发问,没奈何,梁小凤只好不管薛盈仓,忍着脾气性子说道:
  “还能是因为什么?还不是咱们坏了规矩,提了价钱。
  从前橘子罐头一块一个,现在要卖一块一,还有个黄桃罐头,要卖一块八块。
  价钱提了,人家不放心卖得出去,不愿意再定了,我们能怎么办呀?”
  刘月朝解释说道:“不一样,从前我们用的都是些普通的橘子,味道一般。
  现在用的是连河蜜橘、连阳黄桃,比起那些普通橘子都不一样了,分量也比往前多了些。”
  梁小凤摇头,叹气地说着:“这我就管不着了,人家国营店不肯卖,我还能拿着刀子过去逼他们吗?
  经理,按我估算:厂子里的罐头,是绝不能再继续生产了。
  这原料,也必须停止采购。再这么乱搞下去,指定要玩完!”
  说着,她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咱们厂虽然不大,就几十号人。
  但每个月的工资款都是定数,一定要按时发出去的。
  要是发不出去,那大家都要闹翻天了。”
  “而且,生产车间也就那十几号人在动弹干活。
  仓库里的果子都用不完呢,何必还继续买呢?”
  刘月朝心中十万个不开心,这个梁小凤这么语气强势,指手画脚,直接推门而入,实在是有些不尊重他这个厂里的一把手。
  但是,就是这么个梁小凤,在厂办里对他的态度,竟然也算得上是不坏的了。
  至少她一心为公,做事情上还算认真。
  还有一些更加过分,要么无视他,要么就是当面锣对面鼓。
  就连这次采购原料生产新罐头的事情,也让她不得不行使拍桌子,甩脸子,几乎是强压着,这才通过大批量购买原材料,大批量生产的决定。
  要知道,这笔钱压根就不多。一个月买两千块左右的原料多吗?
  根本就不多,一个八九十号人的厂子,每年销售额三四十万,水果原材料每个月都有上万块。两千块根本不多。
  心中不爽,刘月朝面上,还是维持住了体面,她解释说道:
  “万事开头难。国营商店既然不愿意多进,那就先等等。
  等顾客喜欢了,想多要了,自然就会多进一些。
  再说,总厂那边也说了,会支持日月罐头厂,今年的年货,也会采购厂里的罐头。”
  梁小凤听了,脸色大喜,惊道:“是吗?那可就太好了。
  这么一来,今年应该不会拖太久发工资了。
  总厂里好几千人呢,按一万块的订单算,咱们厂里能赚个一千多块,足够把拖了好几个月的奖金,还有一些医药费给报销一些了。”
  这年月还是计划经济盛行的时代,价格定得死板,梁小凤对于赚钱的概念,就只剩下这么点了。
  顿了顿,梁小凤又说:“不过啊,你还是得抓紧看着车间里的工人。
  他们啊,拖欠的工资,比厂办的还要多呢。
  厂办还只是少发,拖发了一些奖金,可有些工人,那是连基本工资都陆陆续续有些拖延呢。”
  梁小凤说完,就打算撤,但有人一句话却让她又留了会。
  薛盈仓竟然一直没走,说道:“我刚刚问你,有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卖不出去呀?
  但你却是半瓶子水晃悠,搞不清楚。
  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诉你:厂子里的罐头为什么卖不出去!?”
  “这事也不怪国营商店不愿意吃进去,就是老百姓不爱买。
  原因也很简单:旧牌子生产的那批,包括最近生产的一批,质量都不行。”
  “如果不是刘经理新当了家,让我对新生产的罐头多了几分信心,换作我,我也不买!”
  “好大一个国营大厂下面的大集体,用着顶好的机器,一流的原料。
  生产出来的罐头,却是这个漏气变味,那个进了沙子、石头甚至还有香烟头的!”
  “这叫什么厂子吗?
  连村办的都不如!这也让老百姓愿意买吗?
  要不是大家没见过什么世面,卖得又便宜,要我说,看别说一百箱,就是五十箱都不该给卖出去!”
  “要说原来东家定下的办法就很好。
  原来那什么旧牌子早就砸了,就不该再拿出去卖。
  好好一个高档连阳蜜橘的罐头,一直卖不出去一直降价,都降到一块一罐了,利越来越薄!”
  薛盈仓一口气说出来,那梁小凤一开始还不以为意。
  但听他说起质量问题后,顿时面红耳赤,急赤白脸,却又说不出几句正经的话反驳。
  因为,她也听说过这些,只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正经一个大好的厂子,生产的质量却这么差。
  最终,梁小凤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丢下一句:“你又不懂生产,我去找总厂落实年货订单”就跑了。
  梁小凤走了,薛盈仓却没有多少斗嘴胜利的喜悦。
  他发现,刘月朝看起来比起梁小凤还要难过,他轻叹一口气,低声说:
  “我去找找东家,他鬼名堂多,肯定有主意帮你……”
  刘月朝点点头送别了薛盈仓,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看着总厂的方向,心道:改革,看起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想要办好厂子,靠着自己头脑发热,意气用事,只是一厢情愿……
  那么,怎么样才能办好厂子呢?
  刘月朝忽然想起来了“镜囊妙计”四个大字。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