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三变的一首《望海潮》,将杭州城的富庶与繁华跃然于纸上,却也为金朝皇帝完颜亮下决心进攻定都于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南宋埋下了伏笔。不知屯田郎泉下有知该作何感想。
北宋钦宗靖康二年,距李商隐带着凤蛋归隐蓝田已经将近三百年。也就在这一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北宋自此灭亡。史称“靖康之难”。
不过各位看官倒也不必为李商隐和凤蛋担忧,改名为陆游的李商隐早已于宋徽宗宣和七年带着凤蛋跑到会稽山隐居去了。(会稽山,王羲之《兰亭集序》有云:“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另,既然李商隐已经改名为陆游,那下文就以陆游称之。)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可能会问了,为啥这陆游会在如此合适的时机跑到会稽山去呢?难道他知道过两年北宋就被金朝灭了,然后宋高宗就到临安府称皇帝建立南宋了?
没错,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那颗凤蛋能够感应祸福吉凶,而且这已经是它第三次感应到了。而凤蛋的三次感应都感应到了什么?请各位看官继续往下。
其实早在北宋哲宗年间和北宋徽宗年间,这颗凤蛋就有了两次感应。
第一次感应是北宋哲宗元祐五年,宋朝著名大奸臣秦桧出生。秦桧者,黄州人也,字会之。穷奇精魄转世。穷奇者,恶兽也。毁信恶忠,崇饰恶言,与混沌、梼杌、饕餮并称为远古“四大凶兽”。每降生于世,必遭大乱。凤蛋感应为凶。
而第二次感应,则是到了北宋徽宗崇宁二年,宋朝著名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降生。岳飞者,相州人也,字鹏举。刑天精魄转世。刑天者,执干戚而舞者也。有勇有谋。凤蛋感应为福。
神话传说里的刑天,上古奇书《山海经》有记录。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和黄帝争位,被斩去头颅。失了首级后,以自身双乳作眼、肚脐为嘴的形态存活,双手各持一柄利斧和一面盾牌作战。(“形夭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第三次感应便是北宋徽宗宣和六年,西北有天狼星坠落。凤蛋感应为祸!而在昆仑仙山恢复灵性的凤也掐指算出天下将要大乱,异族恐要在中原称王。于是凤便找到在蓝田隐居的陆游,指引陆游到会稽山去。如此便有了历史上的陆放翁!(至于是不是真正的陆放翁,是也不是。)
天狼星自然也是个典故。天狼星是夜晚最亮的恒星,中国古人早早便注意上了这颗亮星。在中国古代,这颗星指代入侵的异族,它的明暗变化预示了边疆的安危。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曾在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对此进行了形象的描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话说北宋钦宗靖康二年,也就是陆游带着凤蛋跑到了会稽山,并在山里隐居的第二年,北方异族建立的金朝攻破北宋都城汴京。金军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也一并掳走了宋徽宗身边的宠臣秦桧。宋钦宗之弟宋高宗临时称帝仓皇南逃,一路逃到临安府。
宋高宗逃跑至临安府后,见此地繁华兴和,人气兴旺。于是便定都于此,复建宋制,改元建炎。史称南宋。此时足以改变金宋二朝局势的两个人物,秦桧和岳飞,还在北方尚未南下。我们故事的主人公,陆游和凤蛋还在会稽山里隐居。
陆游虽是隐居,却也知天下大事。因为这颗凤蛋对穷奇精魄和刑天精魄有特殊感应,可以投射出有关于穷奇精魄转世的秦桧和刑天精魄转世的岳飞的影像。陆游还能够借助凤蛋的神通影响画面中的秦桧、岳飞且与他们两个有关联的人的潜意识。
各位看官看到此处不免会发出疑问,既然陆游一直在会稽山隐居,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陆游的事迹还有陆游的传世作品该怎么办?各位看官且往下。人间另有陆游按照历史上的轨迹行走。
陆游在蓝田隐居之时,凤给了陆游两颗西王母的仙丹。吃一颗便可让精神振奋三百年,且还有返老还童之功效。等陆游到了会稽山之后,发现仙丹还另有妙用。
陆游在蓝田时将仙丹吃了一颗,如今手里还有一颗。陆游就将手里这一颗输送到历史上的陆游生母唐氏的腹中,唐氏怀孕生下了陆游的人间体,这个人间体便是历史上的陆游。
当然这个人间体陆游不具备陆游的一切记忆,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人,可能会比常人更聪明一点吧。而等到人间体陆游去世之后,会重新变成一颗仙丹。
下面是陆游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放翁的由来便是为回应主和派攻击他“颓放”、“狂放”,便自号“放翁”,进行反击。
陆游与范成大,辛弃疾等人交好,引为知己。陆游有史书作品《两朝实录》、《三朝史》、《南唐书》等;有诗歌作品集《剑南诗稿》等;有散文作品《入蜀记》、《老学庵笔记》、《祭雷池神文》等;有词作《钗头凤·红酥手》、《卜算子·咏梅》、《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等。
陆游的诗歌《书愤》能窥得其志向。原文如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