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你是十年之约 / 第88章:敢不敢上我户口本

第88章:敢不敢上我户口本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杨丽萍脸上风波不动。
  李晓晨直起身:“到号了叫你。”
  他走了。
  痛痛快快,不回头。
  杨丽萍站在原地,眯眼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大门口,转身进了医院。
  进门碰上120中心的同事,杨丽萍问:“刚才有跟消防一道出车的吗?”
  “有啊,去了四辆车。”同事回答。
  “民众伤了很多?为什么受伤的消防员没有医护人员救治,后边甚至没车留在现场?”
  “哎,别提了。本来有车留在现场的,几个轻伤的平民处理过就好了,可非说不能呼吸,要全身检查,吵着闹着要来医院,我们也没办法。”
  杨丽萍没再多问,换了衣服下班了。
  ……
  杨丽萍一觉醒来,离上班时间还有三个多小时。她叫了份外卖坐在阳台上,看见高楼大厦中央一方矮矮平平的街区――滇池路街道。
  一片红墙白瓦间,不久前烧掉的那块还是黑黢黢的。
  杨丽萍也不知自己在想什么,回过神来的时候,人就到了路口。
  走进滇池路街道,瞬间从繁华都市坠入热闹小镇,青石板巷,砖瓦民居,阁楼上的风铃丁丁作响。
  她经过裁缝铺子,听见缝纫机吱吱呀呀飞速踩动,听见布匹撕裂,针线崩断;她经过香料铺子,老板娘和伙计们在门口站一排,拿筛子抖着八角茴香,筛香料,她听见香料如齐整的千军万马在竹筛中奔腾,唰――唰――;她经过理发铺子,剃头师傅手中的剃刀吱吱烫着开水,一反手,在铜水盆边沿上摩擦,她听见刺耳的金属撞击声;她经过小饭馆,满脸油光的厨师荡着铁锅,她听见锅铲翻动,瓢盆叮当;她经过猪肉铺子,听见老板磨刀霍霍;经过蔬菜店,听见卖菜姑娘洒水阵阵;经过米铺,零食铺……听见大人们讨价还价,邻里间八卦喧哗,小孩们叽叽喳喳。
  空气里弥漫着布料香,香料香,洗发水味,饭菜味,还有一树橘叶香,从高高的树梢晃晃悠悠飘荡到巷子里。
  杨丽萍走过繁忙的小街,意外发现这么多年过去,滇池路街道外的世界日新月异,这里头的一切却和当初一模一样――香料铺的老板娘嘴边还有那颗泪痣;裁缝铺的那个裁缝还爱穿长衫;理发铺的师傅依然留着寸头……
  而她也顺利找到通往李晓晨家的路,和回家一样熟悉,仿佛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李晓晨从小被他舅舅舅妈带大,家在滇池路街道深巷中,是一处四合院落。
  宅门上挂着“李记”的牌匾。
  木门大开,绕过影壁,游廊里、庭院里整整齐齐摞着各类木工。
  李晓晨的舅舅翟家老三是做木匠的,手艺精细,远近闻名,小到梳妆盒,大到整体衣柜,样样都能在他手中生出花来。
  杨丽萍站在少时宽阔的院子里,忽觉记忆中的院落不似此刻逼仄狭窄。
  红墙赭瓦,岁月沧桑。头顶一片青天。
  院落里有不大不小的电视节目声。
  正房两侧的枇杷树如今已亭亭如盖。而她当年种下的紫藤爬满了西厢房,垂垂如帘。
  那里是李晓晨的房间。
  一切都似乎没变。
  杨丽萍轻轻抚摸手边的木头,她记得,在这里,翟舅舅曾教过她木工,刨子往长木头上一推,成片的木头花翻滚着飞出来,她高兴地咯咯笑。
  她说:“李晓晨,我好喜欢你家。”
  少年的李晓晨蹲在木桩上,两指间夹着一支烟,习惯性地歪头瞅着她,笑:“光说没用,敢不敢上我户口本?”
  杨丽萍停下一切,也停了笑,一瞬不眨看着他。
  他凑近她:“老子保证,这辈子就往死里头疼你。”
  舅舅过来,一巴掌拍在李晓晨后脑勺上:“又在家抽烟,把房子点着了你舅妈不宰了你!”
  现实世界里传来脚步声,把杨丽萍拉回现实。
  李祥忠看见院内的人影,从正房走出来:“要做木工?”
  杨丽萍扭头。
  舅舅老了啊。
  也就是在那一瞬间,在时光中凝滞的院子突然变化起来,有什么东西很明确地在时光里褪色了。她终于看清,墙上的赭红被经年累月的日照晒得浅淡,屋顶的鎏金瓦也被雨打得斑驳。
  李祥忠脸上的笑容在一刻间凝固,扭曲,又压抑,平复。
  杨丽萍吸一口气:“舅舅。”
  “哦,孟小姐啊。”李祥忠恢复了客气,“这突然上门,有事儿?”
  杨丽萍:“我找李晓晨……”
  话音未落,表妹李晓燕从屋里蹦出来:“你这坏女人,还有脸来找我哥?当年你差点把他害死还不够,你……”
  舅妈走出来,连推带搡把李晓燕推进屋。
  杨丽萍没太听清李晓燕的话,上前一步:“刚才她说……”
  舅妈打断:“他不住这儿。”
  杨丽萍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西边的房间,房门紧锁,木窗紧闭。墙壁上赤漆掉了色,片片灰白,只有屋檐上紫藤疯长。
  “他现在住哪儿?”杨丽萍问,“方便告诉我吗?”
  “方便的。”舅妈微笑,说,“他现在是消防员,军队管理,住营地。――意思就是,出不来的。”
  见不着了。
  不像当年那么容易,找他他就在这里。
  杨丽萍一整个星期都平平静静,如常工作,如常生活。
  市庆放假期间门诊轮休放假,急诊照常上班。
  一到节假,醉酒的、暴饮暴食各种纵欲过度发病的、遭遇意外让110送来的,整个急诊部就没有停下的时候。
  深夜又送来一对醉酒的男女,杨丽萍进留观室时,两人躺在隔壁床上讲话。
  杨丽萍叫护士给两人量血压,男孩儿正和女孩儿说话呢,一眼瞅见杨丽萍了,嘿嘿笑:“天使姐姐,你长得真好看呀。”
  女孩儿就指着男孩儿哈哈大笑:“你个傻逼,喝醉了吧,我才是天使,我在这儿呢!”
  男孩儿不服气:“你他妈才醉了,老子千杯不醉。”
  女孩儿:“闭嘴!信不信我亲一口,把你变成石头。”
  男孩儿掀被子要下床:“来啊,亲啊,谁不亲谁是孙子!”
  护士们费了好大劲把两人摁床上。
  杨丽萍看了一下两人,交代护士:“常规的监护输液就行。”说完阖上诊断本收起笔,出了留观室。
  小南紧随其后。
  杨丽萍:“这两人认识?”
  小南:“不认识,从两个方向送来的。”
  杨丽萍:“倒是自来熟。”
  小南:“这俩还算好的,昨天那几个抱在一起滚,床上全是尿。”
  杨丽萍淡淡道:“国家就不该给假期,人这种动物,一脱离束缚就不懂节制。”
  小南默默提醒:“杨医生,那我们也会没假期,然后累死。”
  杨丽萍想了想:“……哦……”
  而不过几个小时,小南再一次深刻地体会了不懂节制的意思。
  那是凌晨两点,杨丽萍和另外几个外科医生,以及几位护士站在会诊室灿白的灯光下,看着同一个方向,每个人都眉心紧蹙。
  一位男病人躺在检查床上,面部涨红,双腿蜷起,**上套着一个内径狭小的短钢管。
  经初步会诊,这位病人因生理性冲动,把**塞入短管中以寻求刺激,但卡在里头出不来了。**因压迫充血无法软化,坚挺了几小时,疼得人都快虚脱。病人要死要活,不断哭求:“一定要救救我啊医生,我还没生孩子呢,九代单传,这命根子可不能废了啊。”
  “九代单传你不悠着点?”
  杨丽萍他们商量后试着给人打了几针,然而那东西就是不软,尝试拔管子也不可能,那地方稍稍一动病人就疼得鬼哭狼嚎。
  一筹莫展之际,杨丽萍说:“叫消防员来吧。”见众人纳闷,她补充道,“他们有专业的工具。像小孩手卡在玩具里,成年人腿卡在旋转门里,手指卡住小号戒指,消防员都能弄下来。还能抓蛇抓野生动物什么的。”
  众人一副大开眼界的样子。那病人还有心思插嘴,嘲笑:“我去,什么傻逼会把腿卡在旋转门里?”
  杨丽萍缓缓看了他一眼。
  小南去打119了。
  李医生感叹:“我还不知道消防员可以做这些。”
  杨丽萍道:“消防员也是一个见识奇葩……”看见众人的眼神,换了个用词,“……开拓眼界的职业。”
  没过多久,车来了。
  杨丽萍在办公室的窗口看见一队男人下了车,这一次,他们穿着橙色的制服,不似救火时冷静的墨蓝,这一抹橙在夜色中格外明媚。
  她没看出哪个是李晓晨,或许制服太过标准统一。
  等消防员们赶来会诊室,一群陌生的面孔里没有李晓晨。
  杨丽萍介绍完情况,多问了一句:“你们哪个消防队的?”
  “白沙河中队。”
  李晓晨队里的。看来是轮班了。也对,二十四小时服务,谁吃得消。
  杨丽萍沉默地退到一旁,望向窗外的救援车。他也不会在那里。
  尖嘴钳,剪切钳,电动磨光机……消防员们花了一个半小时,终于把套在那男人身上的短钢管取了下来,人交给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等事情告一段落,伤者想答谢消防员时,队伍早就撤了。
  外头已是天光大亮。
  ……
  营地里,李晓晨正带着官兵们上训练课。
  老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再好的身手,离个十天八天不训练也会生疏。上了火场千钧一发,极小的失误都会致命。
  消防中队制定的训练日程本身就很紧,体能训练、技能训练、知识和心理训练,不一而足。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