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武林大会后,天下各门各派全都加入明教,或自愿或被自愿,最终的结果不以个人的意愿而有任何改变。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所有的社会闲散人员都加入了明教,成为了外门教徒。
而张凡则带着阿碧啊朱二位婢女以及明媒正娶的慕容夫人(王语嫣),来到了最南边的瑞州,因为遂宁郡王赵佶,将于近期进入封地管理一方水土。
赵佶如今不过年仅十岁的孩子,放在现代到门口上学,都要父母亲自送的娃娃,现在这个时代,赵佶已经是一方郡王,瑞州郡内的至高存在。
“公子,这里如此偏远荒僻,咱们来这里做什么?”阿碧忍了好久,最终还是问出了口。
“天机不可泄露,届时你便明白了。”张凡打了个哑谜,并没有说出自己的目的。
他的目的自然是赵佶,现在虽然看似是个最不受待见的皇子,但命运已经注定,他今生要当皇帝。
为了自己可以十分平稳、稳健的占据这大宋江山,他自然要好好抓住这个唯一的机会。
当然凭他现在的实力,再过上两年就算是武力叛乱,成功率也十分的高,毕竟凭借明教传授的高阶武功秘籍,个人实力绝对的一顶一百,组成战阵,数百人足以杀穿万人方阵。
更不用说他已经秘密让人制作出了火绳枪,乃至燧发枪也提上了研发日程。
但毕竟大宋的百姓是无辜的,如果可以和平占据这偌大江山,为什么要选择打打杀杀呢?
毕竟上兵伐谋,下兵才是伐城。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选。
这条道路也是经过验证的,上次的拟虚足以证明这条路是行的通的。
假如他再在暗中稍微做点手脚,让哲宗早点归天,相信这皇位还是会落在赵佶身上。
,再说他已经命人替换掉了当今的太后,换成明教之人,相信李秋水能做西夏的皇后,做大宋的太后也没什么不行。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赵佶上钩。
十月份,瑞州迎来了史上第一位王爷。
赵佶登临瑞州,正式接管平江、镇江以节度使的身份,驻扎在了瑞州。
略施小计,张凡成功接近了赵佶,并让他对他感恩戴德,毕竟救命之恩,怎么说也不算小恩小惠。
“微臣,拜见王爷。”张凡十分正式的躬身行礼道。
“啊,老师免礼,老师今后勿用如此多礼,这又不是皇宫,礼节没必要那么繁琐。”赵佶虽然年仅十岁,但毕竟是皇家子弟,说话做事还真像那么回事,说着还给张凡回了一礼。
张凡有理由怀疑,这小赵佶很有可能是为了不回他的礼,才如此说。
毕竟张凡现在名义上是赵佶的老师,学生向老师行礼问好,这是礼节之所在,从小接受的教育,小赵佶从内心深处奉为至高行为准则。
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只有从源头上掐断。
“好的,那微臣便依王爷的意思,今后在内府你我便行简单问候礼,在外人面前,礼节却是不能失。”张凡一本正经的说道。
小赵佶虽然内心很想说,就算有外人也没事的,但是他看到老师那一脸的认真,把溢到嘴边的话给咽回了肚子里,闷声闷气的说道:“依老师所言便是。”
时光冉冉,岁月流逝。
一晃时间来到了91年六月份,仅仅当了六年零两个月皇帝的赵煦,在后花园游玩之时,意外落水溺亡。
经过一番讨论,决定让远在南边瑞州的赵佶继承大统。
毕竟车劳舟顿去了瑞州,还能活蹦乱跳的人,身体绝对很棒,这点还是比较重要的。
刚刚上任不足八个月的赵佶再次返回了京都‘开封府’。
张凡这次并没有留在瑞州当知府,而是跟随赵佶北上,直接入京为官。
这一世的谋划可比上一世精密了许多,在皇宫之内有皇后‘李秋水’作为后盾,再加上赵佶对他言听计从,掌控朝局,可以说易如反掌。
实时也是如此,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94年五月份,张凡再次被人黄袍加身,成功完成了改朝换代的伟业。
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这种事也不算多大的事,毕竟赵宋也是这么来的,之前的十数个国家也都是这样过来的。
虽然北宋当的时间稍微久了一丢丢,但毕竟还是没能守住基业覆了前尘。
94年六月份,张凡正式登基为帝,改国号‘燕’,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功德康皇帝’年号‘武康元年’。
时间比上一世提前了十二年。
虽然掌控了大部分朝堂以及军队,但还是有些许偏远地区要为大宋尽忠,张凡无奈让明教中人,对这些人进行了人道毁灭,送他们了一个忠义的名称,至于青史留名,就算了,毕竟没有激起一点浪花,便步入了坟墓,可以说是死的无声无息。
远在北方的大辽皇帝耶律洪基,初闻大宋没了顿时愣在当场,怎么恍惚间南边大宋就改换了门庭,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大宋没这么弱吧!不然也不能和大辽对打这些年还存在?
“贤弟,这大宋就这么没了?”耶律洪基,招来了南院大王萧峰问话。
“大王,实时如此,那慕容复早在三年前便控制了大宋整个武林,武功深不可测,为人诡计多端,没想到他竟然不满足于一统武林,时至今日我才知道,其竟然剑指天下大统!”萧峰一脸凝重的说道。
“难道以贤弟的武功,也抵不过那慕容复?”耶律洪基并没有见过慕容复的武功,但是可是亲眼见过萧峰的厉害,简直犹如仙人在世。
飞檐走壁、一招降龙十八掌,可击杀方圆数丈之人,开山裂石完全不在话下,威猛的一塌糊涂。
“我远远不是那慕容复的对手,三年前他便已经达到天人合一之境,一手六脉神剑,可以顺发十数丈远,我两个要是交手,我还没有近人家身,身上就得被射成马蜂窝。”萧峰如是感叹道。
耶律洪基也想起了萧峰为何来的大辽,就是为了躲避来自大宋明教的压迫,不对,现在应该叫‘大燕’。
“报!”
这时,外面传来了急切的通报声。
耶律洪基眉头微皱,威严道:“进来。”
“拜见吾皇,那南边大燕的皇帝,给您的书信。”
耶律洪基对着近侍挥了挥手,站在一边的太监便明白了其意,接过信封,挥了挥手让那通报之人退了下去,随之打开信封答题浏览一遍,就要念,却被信上的内容惊的愕然愣在了当场。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念。”耶律洪基呵斥道。
“吾皇,还请恕我无罪。”太监颤抖道。
“本王,恕你无罪!别磨磨唧唧的,快点念。”耶律洪基十分不耐烦的呵斥道。
“耶律洪基,你若识相,早日臣服我大燕,奉上所有领土交付我大燕代为管辖,可让尔不死!”老太监如是念道。
信上就这么短短数十个字,但其中的内容,却堪称惊世骇俗。
这些年来,大辽的国力十分强盛,每次国境争端,基本以大辽胜利为结局,而大燕的皇帝,不过刚刚窃取了大宋赵家的基业,竟然敢如此目中无人,说话咄咄逼人,真是不当人子!
“混蛋!岂有此理!”耶律洪基顿时暴怒道。
“大王息怒!”萧峰劝解道。
“那慕容小儿欺人太甚,他刚刚登基,位置恐怕还没有坐稳,竟然敢让我大辽俯首称臣,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贤弟,你立刻返回南院,筹集二十万大军,给我攻打大宋!”耶律洪基脸色十分难堪的吩咐道,语气十分坚决,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大王,粮草还有军饷,我南院无法短时间内筹集到足够二十万大军所用,还希望……”萧峰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耶律洪基打断。
“粮草军饷,你回去看看缺多少,汇报户部,让户部给你补齐,我要你三个月内,攻破大燕国都,让那慕容复成为结下之囚。”耶律洪基几乎失去了理智。
萧峰很想说,这天下恐怕没有人可以擒住慕容教主。
这件事,他自然没必要对耶律洪基说,毕竟自己也是明教派来的棋子,只为能不伤一兵一卒拿下大辽。
慕容教主可是下了好大一盘棋,占据大宋富裕之地,只是开始。
北方的大辽、西北的西夏、西边的吐蕃、西南的大理、再往南的吴国,将来都会成为大燕的国土。
慕容教主的野心,可不是仅限大宋一地,他要的是征服整个天下,实现大秦立国之时的豪言壮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萧峰对此没有任何疑虑,以慕容教主的城府胆识,浩瀚不见底的智慧,征服所有国家,只是时间问题。
要知道教主可是在数年前,便制造出了普通人就可以射出三十丈远杀敌的利器!
如今已经部署一万人部队,这一万人部队,以大辽等国家十分古老的战略战术,根本就是以卵击石,别说二十万,就是五十万,也可以在短短数十天之内,击溃之。
萧峰低头抱拳退了下去,内心想的是,如果顺利,或许只需月余,大辽就会成为过去式,教主的横空出世,这世道变了啊。
顺者昌逆者亡,没有其他路可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