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关外汉人全部被禁锢为军户,朝廷不许辽人私自入关。自此,辽人皆兵,又因胡汉混居,辽人尚武任侠,朝廷深感不安,因而压迫辽人,施以重税,区别对待,种种恶行,罄竹难书。致使辽人困苦,难以维持生计,此非天灾,实乃人祸。因此,辽人皆言四大恨:
军兴以来,援卒之欺凌诟谇,残辽无宁宇,辽人为一恨。军夫之破产卖儿,贻累车牛,辽人为再恨。至逐娼妓而并及张、刘、田三大族,拔二百年难动之室家,辽人为益恨。至收降夷而杂处民庐,令其淫污妻女,侵夺饮食,辽人为愈恨。
话说辽东铁岭卫有一个奇葩人物,有人说他是不世之功臣,也有人说他是千秋之罪首。此人姓李名成梁,家族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祖宗哲根穗是朝鲜理山郡斡朵里人。哲根穗因违背女真礼法,被迫离秃鲁江,投靠了东宁卫。后来,李英的子孙李把图理又收容了朝鲜逃来的穷亲戚,凑足了七十五户,归顺大明后,受封于铁岭卫。几代人后,李成梁的高祖父李英已经完全汉化,李成梁也成了根正苗红的汉人。
李成梁的爷爷叫着李春美,是一个干过大事的人,曾参与镇压刘六、刘七起义,却因贪污被免官。而李成梁的爸爸李泾就更惨了。有一次,明军要去打仗。出发前,李泾病了。于是,就让外甥顶替自己作战。后来,明军惨败,李泾外甥也连坐下狱。
李泾无奈,只好去认罪,换回了外甥,自己被流放戍边,李家也就败落了。
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朝廷腐败,剥削压迫辽人更甚,以至辽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辽东边备废弛。十年间,两任辽东总兵战死,辽兵老弱,辽地无将可用。
这年五月,辽东巡抚魏学曾选拔人才,不禁感慨:“辽人竟然被迫害成这样了,连选武举人的钱都弄不来了。”
于是,魏学曾只得破格提拔童生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了一个身材魁梧的老童生,弓马娴熟,与众不同。
“生员,你是何人?”
“小人李成梁,是铁岭那嘎达的,俺爷爷李春美是铁岭卫指挥佥事,俺爸爸叫李泾,也是指挥佥事。”
“既然是将门之后,为何一直做童生,不思报国,光宗耀祖?”
“不瞒大人,本来我可以做指挥佥事。只是俺爷爷因为贪污被革职,俺爹又因为打败仗被流放,家道中落,家里穷得叮当响,没钱去京城打点。”
“看你的样子,也有四十多了,还存不下进京的路费吗?”
“俺家口几十人,渔猎根本养活不了。况且辽东是苦寒之地,蒙古人经常来劫掠,也没法好好种地。吃顿饱饭都难,更别提存钱了。虽说,俺没能耐去承袭指挥佥事,正当的报国。但是,俺却从军二十多年了。说一句掉脑袋的话,俺爹还在的时候,俺就顶替老弱残兵去打仗,换点报酬养家糊口。俺是一心想要报效国家,就是没有门路。这次大人捡选童生,俺也不嫌弃自己年纪大,就厚着脸皮来了。”
“你顶替别人出战时,有没有立过功?”
“不瞒你说,我也噶不少蒙古鞑子和女真夷虏人头。只因为俺是顶替别人,所以颇受长官欺凌,但凡有所斩获,他们就威胁俺,说要揭露俺,将人头抢去。有良心的,会分给俺一些小钱。没良心的,还会嘲笑俺说,一个冒名顶替的,也挣不来两钱银子,这么卖命干嘛?所以,俺就盼望大人,别嫌弃我老,选中我。”
“我看你武艺不错,可知兵法?”
“略懂皮毛,俺读过《三国志通俗演义》,能背三十六计,还看过《百战奇谋》和《孙子兵法》。”
“你可懂行军布阵?”
“只会一字杀猪阵和二字杀猪阵。”
“……”
于是,李成梁就将祖辈猎杀野猪的一字阵和二字阵给魏学曾说了一说。
魏学曾也是九边的军户,对李成梁的遭遇感同身受,叫他来到僻静处,塞给他一张银票,说道:“梁子,你可以承袭指挥佥事,我能给你的职位太低了,会误了你的前程。我给你一个门路,这人姓张,也是咱们军户出身,然后你办好了世袭的职位,就赶紧回来,我给你安排给你带兵。”
李成梁感激涕零,道:“大人真是梁子的再生父母,日后梁子一定奋力报效国家,为大人赴汤蹈火。
几天之后,李成梁奔赴BJ,得到了世袭的职位。然后,他回到辽东任职。由于他认识了一些京官,避免了被辽东官员的欺压。几个月后,因为他有战功,升任了险山参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