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天
秦昊与任红昌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他俩已经去逍遥自在了。
只留下一堆烂摊子留给了秦晟。
只能说
不愧是“亲儿子”!
秦晟站在高耸的祭台上。
身着黑色礼服。
腰佩太阿剑。
看着眼前的文武百官。
秦晟终于有了一种可以争霸天下的感觉。
钟离,若陀,刘闯,凯莎,华强,敖烈这些属于自己的班底,站列在左侧。
上清派无当圣母,金灵圣母,龟灵圣母,赵公明,云霄等一众上清门徒同样站列在左侧。
张良,郭嘉,龙且,季布,虞子期,典韦,孙灵明,冯云山等一众大明文武群臣站列在右侧。
一干人等见秦晟缓缓出场,众人皆俯首下拜。
上清派的师兄弟们则是俯身行礼。
张良,龙且他们知道。
当秦晟以任红昌之子的身份出现后,并且进入大秦体系内。
那么他们
他们整个大明!
都会被打上秦晟的烙印。
所以,他们的选择与道路已经明了。
辅佐眼前的秦晟继承大秦。
他们已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过,还好。
秦晟的表现,目前来说毫无挑剔,可以说非常完美。
这样也好,只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要比一位昏庸智障的君主强得多!
祭台上的秦晟左手持大明帝印,右手扶太阿剑,对天高呼。
“呜呼,至亲者悲伤,至爱者痛心,至仁者悲思。
烈士远去空悠悠,留下英魂沉甸甸。
国之嘉封,烈士永垂,世人敬畏,族谱列位,后人敬仰,历史铭记,流芳万古。
英灵常在,鉴我此心。
诸君贤行,后世知音。
掩涕永哀,归道阻长。
升歌清庙,伏惟尚飨。
愿花飨逝者,春暖斯人,盼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众人默首。
“今国之贼,朱元璋!
身受国恩,然其私于国,使人释无辜,不辜之民之祸。
失民心者则失天下矣。
贼朱会逆众心,使民无诛。
然国有忠善之人,心存百姓之安危,为天下康宁,社稷之治乱,而身莫疾出。
迫隘之时,殷然出手,救此大厦之将倾,而济天下之民且苦之时也。
为国之安全,为民之福死己,易己之明日,则不易吾之明日。
其无双之功不忘者。
史官具录其报国,群臣竞效之,且以为法,百姓传以丹青之传奇。
吾亦将铭之以志,永不忘记。”
“故追封乌云仙为大明车骑大将军,赠紫金光禄大夫,封平阳侯。
追封金光仙为大明左将军,赠
紫金光禄大夫,封范阳侯。
追封毗卢仙为大明右将军,赠紫金光禄大夫,封雎阳侯。
追封圣主为大明护国上将军,追赠太师,封卫国公。
追封狮王为大明后将军,赠紫金光禄大夫,封浏阳侯。
追封。。。。。。。”
在黄门侍郎念完一众追封名单后,秦晟亲自为牺牲的众人整理遗容遗表。
不管别人是否会说秦晟做作。
但是秦晟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他们为我而死,理应有此待遇。
张良,郭嘉,龙且,赵公明等人见到秦晟的行为,内心不自点头,对于秦晟这个行为还是非常认可的。
一众明系将领因为秦晟这一招,明白了秦晟不会亏待为他真心办事的人,算是初步对秦晟给予认可了。
待事情忙完后,已经是深夜了。
大明皇宫
秦晟住处
秦晟正与张良,郭嘉,钟离,龙且四人秘密谋划如何处理好此次叛乱的大明之人。
处理好了,皆大欢喜。
处理不好了,大明即使表面一团和气,内里也是裂纹百露。
“三姥爷,奉孝军师,子岩师兄,龙且将军。”
“你们四位有何看法?”
“我觉得,把那些跟着叛乱的人全部杀了,以儆效尤。”
身为武人的龙且想到的自然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但是却也是利益最小化的解决方式。
钟离建言道。
“以普遍理性而论,不如将叛乱的头目之人重刑处罚,其他盲随之人从轻发落,既威慑了那些宵小,又树立了仁义之名。”
秦晟低头思考了一会。
而后摇了摇头,看向了张良,郭嘉两人。
“二位有何看法?”
两人相视一笑。
“公子不是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吗?”
秦晟听后也笑了起来。
宋太祖,对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