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吕府大门前。
“县令夫人赠三个翡翠玉镯送于三位小姐,另随二千礼钱。”
“县丞夫人赠一幅珠玉耳环送于吕夫人,另随一千礼钱。”
账房先生坐在门前,一张案桌上摆着竹简、白作笔、墨研及其它物件,他喝口茶水,清清嗓子,又继续接着喊起来。
“走走走,咱们快快进去,我呀!就不想随我家县令一起来,跟妹妹在马车里一路聊,不知道有多开心。”县令夫人笑容满面,拉着县丞夫人边走边说。
“两位夫人请随我来,随我去后院女宾席。”一位丫鬟做着请的手势,走在前面引着路。
送礼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泗水亭亭长刘邦,随一万……礼钱。”账房先生神情有些奇怪地高声喊道,他不敢相信会有人随这么多。
一瞬间就炸开锅,所有人都停下脚步,看向来人。
只见来人穿着干净的棉麻衣衫,腰带系得紧紧的,头发用一根素银簪束着,身材挺拔,脸庞俊朗,气质很是不凡,有一种不怒而威的‘王者之气’。
一瞬间,周围的人们议论纷纷。
“一万礼钱?没听错吧!”
“这么有钱吗?”
……
众人都围上来,纷纷看着刘邦七嘴八舌。
但也有不爱看热闹的,先行进去拉着其他人,讲给他们听。
一会儿,刘邦随一万钱迅速在吕府上下传开。
“没听错,我当然有,回头请府上人去我家拿。”
刘邦扒开围观的人,迈着很自信的步伐,昂着头,挺着胸,踏了进去。
昨日,在返回家的路上,他背着他的赤霄剑遇上一老者,老者与他说,想买下他的剑,出一万钱,他不同意,但老者说他会同意的,又说些莫名其妙但听着感觉有些高深莫测的话,并说出个地址,让他想明白后来找他。
今日,他本想掏一千钱,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奉禄,但鬼使神差的却喊一万钱,他也不知为何,或许他是真的动了心?或许是其它?
那赤霄剑剑身三尺,有花纹,饰有七彩珠和九华玉,是把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宝剑,是他祖上传下来的。
正厅摆着宴席,摆着许许多多的几案,来宾跽坐在几案前,坐得是满满的,几乎没一个空位。
吕叔平与胡县令、萧何一几案,并与胡县令天南地北地聊着,萧何偶尔会说上一两句。
“外面闹翻了天,你们知道吗?”
正厅里的人们议论纷纷,嘈杂的声音也传入吕叔平他们的耳朵。
几人停下聊天,竖起耳朵听着人们议论。
“发生了何事?”
“有人啦!随一万礼钱,说回头让人去他家里拿。”
“该不是假的吧?来赠吃的吧,让他进来了吗?这人是谁呀?”
“进来了,听说呀!是泗水亭亭长刘邦。”
“一个亭长能这么有钱?”
……
吕叔平、胡县令、萧何三人面面相觑。
“刘邦?”胡县令听到这,很是有些吃惊。
“刘三哥这是发财了吗?”萧何同样很吃惊,嘴巴张得很大,但很快又平静下来。
“怎么,你们都认识?”吕叔平非常诧异这两人怎会认识一亭长?
“认识倒认识,他是泗水亭亭长,工作态度可以,为人也正直,但他一下哪来的这么多钱?”胡县令谈自己对刘邦的看法,并称赞他,只是还有些疑问。
如果胡县令知道后面发生的事,一定会后悔死说上这番话。
“刘三哥家境也可以,咱秦朝不许目不识丁者和家中贫穷者为官为史,而且刘三哥家老二和老四早早就和他们妻子在隔壁县买房落户,刘三哥想必这些年手上应该也是有些积蓄的。”萧何极力向吕叔平夸赞着刘邦。
“这个刘邦呀!我也是很满意的,能力很不错,我也有打算提拔他,但这小子一下子就发了吗?”胡县令心中满是疑问。
“走,咱们出去瞧瞧,可好?”
吕叔平起身,询问着两人。
两人点点头,也想去看看刘邦在搞什么名堂?
刘邦己走到院中,吕叔平、胡县令、萧何三人站在正厅檐下,一同看着正慢慢走来的刘邦。
吕叔平只见来人气宇轩昂,英俊挺拔,贵气十足,又生得一幅好相貌。
吕叔平犹豫片刻,似乎是打定什么主意,随后喜笑颜开,忙忙上前。
“快,快,快,刘贤侄,里面请。”
“吕公客气,谢谢吕公。”刘邦抱拳恭敬道,但他很是疑惑为何称自己为贤侄?
四人一同来到正厅,吕公招呼着他们一一落座在一起。
“刘贤侄,真是生得一幅好相貌,不输我当年呀!”吕公对刘邦很有好感,夸赞得刘邦都有些不好意思。
“吕公风彩依旧,依旧呀!”刘邦抬手行礼,很是客气,很是谦虚。
“而且我们刘三哥才情也好,他自己作过几首歌,闲着之时候呀!经常唱呢!我唱与吕公听。”萧何说罢,配合着手上动作,很有气势地唱一两首。
“不错,不错,甚是不错,没想到刘贤侄还才情横溢呀!”吕公拍手叫好,脸上喜悦更甚。
“刘贤侄可有婚配?刘贤侄今年贵庚?”
吕公一连问两个问题,脸上全是期待。
“回吕公,不才还尚未娶妻,不才今年三十有二。”刘邦抱拳行礼,毕恭毕敬。
胡县令脸色一黑,满脸不悦地瞪两人一眼,随即很快敛去,恢复常色。
“但看上去很年轻呀!保养得真好。”吕叔平称赞道,然后犹豫片刻,慎重看向刘邦,“我呀!有一女儿名娥姁,也称吕雉,我想将她嫁给刘贤侄,刘贤侄可否愿意?”
刘邦微愣,随即欣喜若狂,展露于脸,“承蒙吕公抬爱,刘某求之不得。”
很快,刘邦感觉自己神色如此不太好,轻咳一声,很快恢复平静。
“哈哈……那一万礼钱呀!也不用了,留着你们自己过日子吧。”吕公哈哈笑开,还没问女儿同不同意,便已把刘邦当做自己人。
胡县令拍拍大腿,那叫个后悔,狠瞪刘邦一眼,又假笑开。
吕雉闺房,吕家三姐妹正在一起唠嗑。
本来是萧湘在后院招呼女宾客,但萧湘说临时有事,让她们三人帮忙招呼下。
后来萧湘回来后,她们便来到吕雉闺房。
“三位小姐,三位小姐,你们听说吗?前面……”小蝶一脸神秘地走进来。
“听说什么?小蝶,快快过来,与我们说道说道。”吕媭一脸八卦的模样。
小蝶走近站定,清清嗓子,“有一人要随一万礼钱,我在正厅门口向里瞅一下,那人模样还很是不错,听人说好像叫……叫……”
小蝶努力回想着,“叫刘邦,对,叫刘邦。”
吕长姁一脸惊讶,“刘邦……随一万礼钱?”
“他……是不是……”吕媭有些坏笑地看向吕雉,没有再说下去。
“莫不是他看上二妹,掏空家底也要在咱父亲面前留个好印象?”吕长姁嬉笑一句,起身跑向吕媭背后,她像吕媭打听过,再加上自己所见,对刘邦印象还算不错。
“大姐,你胡说什么呢?”吕雉追上,吕长姁一边躲一边跑,吕雉一边追一边轻打吕长姁,“大姐这嘴越来越讨厌呢!”
吕雉忽然停下脚步,神情略带有忧伤,她心中对刘邦有些好感又微有些不认可,也没完全忘记周勋,心中是五味杂陈。
吕长姁看着吕雉神情,大约也知道吕雉的心思,本想上前宽慰她,耳畔就传来小蝶一惊一乍的声音,“而且好像说要把二小姐嫁给他。”
“这……?”吕长姁不知该如何接话,有些担忧地看向吕雉。
“我……”吕雉想把自己心中感觉说出来,却不知该怎么说出来。
……
后院中,一郡妇人正在闲聊。
萧湘在招呼着她们,随后也入座。
“你们知道吗?前面呀!炸了开锅呢!”县丞夫人煞有其事地说。
“听说是刘邦随一万礼钱。”说话之人是一袭淡绿衣衫的妇人。
“泗水亭亭长刘邦?”县令夫人一脸的不可置信。
“你们知道吗?他的名声可差呢!,他嫂子呀!经常在外抱怨他,说他好吃懒做又游手好闲,而且他还有一个外妇,是个寡妇。”县丞夫人给众人八卦着。
“我刚不久经过正厅,你们猜我听到什么?”说话之人是一袭明蓝衣衫的妇人,话说到一半,故意吊人胃口。
众人都看向她,期待着下文。
“正厅里面说呀!要把吕家二小姐嫁给刘邦。”
“什么?怎么可以?名声那么差,他大嫂也不喜他,这样的人,怎么能……怎么能?”萧湘从座位上跳起来,“不行,我要去前厅看看。”
说罢,就气势凶凶地朝前厅方向大步走去。
县令夫人的脸色已沉下去,黑得像乌鸦般拒绝自已儿子,竟要嫁那么一人?
众人都将注意力投到萧湘身上,所以就没人注意到她。
“快回来!回来!别冲动,现在前厅人多,这不是只是说说嘛!晚些时候呀!你们一家人在商议,现在去闹得多难看呀!”县丞夫人起身上前,用力拉住萧湘。
PS——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刘邦一生,有这两首诗歌流传于世,或许他这辈子只写过这两首,又或者写过许许多多,只是最后只有这两首被传诵下来。
刘邦不是一个文盲,是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而且还有一定的文化素养。